2016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16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16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16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16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2016 年七年级语文 5 月月考试题 (含答案 )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m 黄陂区部分学校七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五月联考试题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20分 第 卷(选择题,共 30分) 一、(共 12分,每小题 3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 组是() A仄歪臊子 (so)人声鼎沸揸开 (zh) B酌油赫然 (h)慷慨淋漓跳踉( ling) c弥高眼棱 (lng)励尽心血熹微 (x) D.拘谨家圃 (p)销声匿迹寒噤 (j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 ?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 _了生命的胚胎。 窗体顶端 A延伸萌生保持 B延续萌动保持 c延续萌生保存 D延伸萌动保存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 / 15 A.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B.政府只 有坚持改善民生,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c.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 D.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纪念建党 80 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 匙。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5-7 题。 “ 语文 ” 在不同时代中的流变 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 “ 语文 ” 含 “ 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 ” ,更要注重 “ 文3 / 15 义 ”“ 文法 ” 及 “ 作文 ” ,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 “ 国学 ” 的味道。此时“ 语文 ” 能在晚清 “ 废虚文兴实学 ” 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 “ 醉心欧化 ”“ 全盘西化 ” 的一个结果。 “ 五四 ” 时期改 “ 国文 ” 为 “ 国语 ” 时的 “ 语文 ” ,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在语 文教学中求得民族认同、开启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学起步之初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时的中学教科书,流行采取社会问题设置单元。 “ 读经 ” 已经废除,语文教学则凭借新 “ 经 ” 出现以让学生赶上前行的时代。这种 “ 语文 ” 理念在宏大的叙事氛围中承载了太多的 “ 非语文 ” 因素,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语言训练并未得到科学的体现。国人以学说为高、以求道为能,以工艺为末技的思想,造成语文课程不断与经学、与政治争地位,语文课倒向知识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专重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没得到适量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 建 国初期,曾把 “ 语文 ” 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可惜的是,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汉语课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语法体系固然完备,却忽略了学生 “ 能力养成 ” 。文学课和汉语课也没能结合起来。 4 / 15 也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 “ 美文 ” 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 “ 外语教学 ” 相对应的词,除了 “ 文学教学 ” ,还有 “ 母语教学 ” 。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 缺的识字缀文【注】、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 “ 人文性 ” 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 “ 工具性 ” 决定。 一个民族需要文学,也需要文学教育,面对当下中学语文“ 文学性失落 ” 的弊病,应当如何解决 ?在语文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被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注释】缀文:写文章,作文。 5下列对 1904年清朝时期 “ 语文 ”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政府颁布了奏定中学堂章程,从 此独立开设 “ 语文 ”这一门学科。 B “ 语文 ” 学习内容是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文义、文法及作文。 c自 “ 语文 ” 成为独立学科以来,语文教育的形态就有点像简装版 “ 国学 ” 。 D在晚清 “ 废虚文兴实学 ” 大背景下出现的 “ 语文 ” ,是5 / 15 崇洋媚外的结果。 6下列对 “ 五四 ” 时期 “ 语文 ”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因为民族国家建立, “ 五四 ” 时期将 “ 国文 ” 改为了“ 国语 ” 。 B “ 五四 ” 时期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时兴用社会问题来设置单元。 c语文教学废旧立新,虽然具有时代气息,但却忽视了语言训练。 D语文表现出思想与技术训练的不平衡,未使学生获得能力发展。 7下列对建国后 “ 语文 ”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国初,以语言学和文学的性质不同为依据,将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但这两门学科的教学都存在问题。 B文学课和汉语课各行其道,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而汉语课则忽略了学生的 “ 能力养成 ” 。 c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让学生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因此,将美文背诵下来就可以了,不用对结构、语法进行分析。 D文学教育的任务主要由语文人文性决定, 语文教育的任6 / 15 务主要由语文工具性决定,语文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三、(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 10题。 乌戒 乌于禽甚黠,伺人音色小异,辄去不留,非弹射所能得也。关中民狃乌黠,以为物无不以其黠见得,则之野,设饼食楮钱哭冢间,若祭者然。哭竟,裂钱弃饼而去。乌则争下啄,啄且尽,哭者已立他冢,裂钱弃饼如初。乌虽黠,不疑其诱也,益鸣搏争食。至三四皆飞从之益狎。迫于网,因举而获焉。 今夫世之人,自谓智足以周身,而不知祸藏于所伏者,几何其不见卖于哭者哉! 8.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辄去不留辄:就 B.伺人音色小异伺:等待 c.啄且尽且:将要 D.哭竟竟:完毕 9.为文中划线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至三四皆飞从之益狎 A.至 /三四皆飞 /从之 /益狎 B.至三四皆飞 /从之益狎 7 / 15 c.至三四 /皆飞从之 /益狎 D.至三四皆飞 /从之 /益狎 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鸦是鸟中很狡猾的一类,即使是用飞弹射击也捕获不了。 B.捕获乌鸦的老百姓故意到林间哭号,乌鸦听到之后就会争相飞下来啄食。 c.关中地区的老百姓已经摸透了乌鸦狡猾的性格。 D.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不要过于相信以前的经验,还要善于发现身边潜藏的危机。 第 卷(非选择题共 90分) 四、( 14分) 11.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乌虽黠,不疑其诱也,益鸣搏争食。 12填空。(共 10分,每空 2 分) ( 1)旧时王谢堂前燕,。 ( 2( 2),铜雀春深锁二乔。 ( 3)此中有真意,。 (4)归园田居(其三)中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两句中, “ 荷 ” 的意思 是。这首 诗抒发了作者 _的感情。 8 / 15 五、(共 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题。 一个人的阁楼 王英 叶嘉莹 先生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了很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她的很多学生,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但是现在叶先生也已经是八十四五岁的老人,已退休很多年了。二八年的初夏,我和几位朋友慕名去拜访她,几个学习中文和新闻的朋友还筹划着为叶先生拍摄日常生活的短片。叶先生退休之后,只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亚洲图书馆里,保留了一个很小的 工作室,基本上每天还来图书馆上班。亚洲图书馆是圆顶的木质建筑,远远看上去像是一个木质的小剧院,典雅秀美,但是里面的空间并不大,摆满了中文、日文、韩文等亚洲各国文字的书籍。图书馆的二楼开辟出一小块地方,隔成教师的工作室,叶先生工作的地方就在这小小的阁楼之上。一个夏天的正午,我们去拜访了这个小小的工作室,这个掩映于参天古木之中的小小阁楼。身处其间的叶先生,就像是在小小阁楼上专注而单纯地做着自己喜爱的游戏的孩子。 叶先生的工作室空间是令人惊叹的小,整个小屋还不足十平方米,屋里没有什么陈设,只有一个小书桌、一把椅子和一个书架。坐在桌前,伸手便可以触到两边的墙壁。四周的墙壁上都粘贴着她的备忘、读书笔记,还有新近列出的无数9 / 15 参考文献。她总是很仔细地写下著作者、书籍的名称、出版的地点和时间。她的文章全部是手写,用竖排的方格子本子,她还是习惯从右向左,写繁体的中文,字迹工整而娟秀。拿起她的手稿来阅读,几乎很难看到涂改的地方。她说,她下笔很谨慎,总是深思熟虑很久才会写下来。亚洲图书馆照例是下午五点下班,她会从早晨开始,在这里一直工 作到傍晚,等工作人员都走了之后,她甚至还会留在这里继续阅读、继续创作。很难想象,那样精雕细琢的文字,那样荡气回肠的古典诗文的赏析,那么多、那么多的著述,很多都是在这十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完成的;也很难想象,一位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会在这里,每天孤独地工作七八个小时,没有任何娱乐,也不借助任何电子设备,一个人,把文字静静地写在竖排的方格纸上。 她依旧在温哥华的华人社区里面讲诗词,每个暑假都会讲一个假期,不收报酬,自己开车去。讲台上,她一袭淡青色的纱衣,精神矍铄。她依然习惯一边讲课,一边写字,不过是用签字笔写在 老式的幻灯片上,然后打到大屏幕上给大家看。她非常愿意吟诵诗词,用拖着长长的唱音的腔调。她在得意处会微微地摇头微笑: “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 我想这应是她极爱的句子,因为每逢读到这里,她的声音总会略带着几分激扬。相视一笑,莫逆于心,这样的情怀与情景,人生能有几10 / 15 回? 记得有一次聊天,她说道: “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没有中国文化的感受,那样美好微妙的感情,那样曲折难言的情绪,大家都没有感觉了。这么美的东西,你看,这么美的东西,怎么能就这样白白地消失了呢?我现在是能做多少做 多少。 ” 八十多岁的老人,每次上课站着讲两个小时,写满满的板书。我没有见她坐下过,她的讲台上有椅子,但是讲课时她从来不坐。满腹文章、锦绣才华,通过学诗来感触生命内在流淌的节奏,通过学诗来充实精神世界,她所追求的唯有这晶莹剔透的华美精神世界。对她来说,这个世界对物质和利益的追逐终究是有限度的。人们追逐金钱名利,总有一天会回归到精神的高地,呼吸纯净的空气。无论她自己多么渺小,都不会放弃心中所追求的美好之地。 在亚洲图书馆,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向她那间小小的工作室,常常看见那里亮着灯。我有很多次想去敲门,但 都止住了。我宁可在门外猜测那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做什么,想象她满头白发伏案工作的情景。金岳霖曾经说,自己研究哲学,就像是一个人在小阁楼上做游戏。看见叶嘉莹的小工作室中亮着的那盏灯,我想自己终于懂得了,在那个小阁楼中做需要耐得住多年寂寞、冷清生活的游戏,其实对他们而言,是生活中最为严肃的事情。或者,像叶嘉莹说的,研究文学并11 / 15 不是一种职业,而是生命的渴求,是出自她心灵的一种本能。 (选自 21世纪年度散文选 XX 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注释】 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 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颜酡( tu):醉后脸泛红晕。 13文章第 段中,作者一连用了好几个 “ 小小 ” ,这样写有何深意?( 4 分) 14.叶先生为什么坚持在华人社区义务讲课?请你阅读 段,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4 分) 15.通读全文,分条概括你对叶先生的主要印象。( 4 分) 16.文章题目有多重含义,以简练的语言分条表述你对本文的标题 “ 一个人的阁楼 ” 的理解。( 6 分) 六、 (8分 ) 根据要求完成 17、 18题。 XX年 2 月 27日,武汉市成功当 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为了进一步展示文明城市的风貌,为了让校园更文明,崇文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 “ 共建文明校园 ”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学校 “ 志愿者协会 ” 准备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向大家征集活动建议。请思考在共建文明校园活动中 “ 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 这一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四条建议,并用12 / 15 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出来。(要求:所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应与 “ 中学生 ” 、 “ 共建文明校园 ” 和 “ 行动 ” 三个要素相符。)( 4 分) 18.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看见同学王睿闲来无事,以手指为画笔,在一辆路边停靠的私家车的车 窗玻璃上作画,走近一看,只见他画了一只猪头,并在旁侧写下 “ 猪头 ” 等字样,于是你上前善意劝说道:( 4 分) 七、作文( 50分)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面对错误,曾子说过 “ 吾日三省吾身 ” ,一个人如果学会反省自己,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每一次的犯错都能成为一种收获,让我们得到成长,走向成熟。 请以 “ 在错误中成长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黄陂区部分学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五月联考参考答案 c5 B6 D7 B 11.译:乌鸦虽然狡猾,不会怀疑这是引诱,更加鸣叫争斗抢食。 13( 4 分)【答案示例】连续几个 “ 小小 ” 形容词叠用,反复强调叶先生的工作室面积之小,反衬出叶先生对物质要求13 / 15 极低,兀兀穷年,心无旁骛,执着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可贵精神,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由衷的敬意。 14.( 4 分)【答案示例】因为叶先生她认为,现在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感受;她怕美好微妙的感情,曲折难言的情绪白白地消失了;她在执着追求着中国古典文学中华美的精神世界的同时,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者;希望引领人 们在商业化的时代回归精神高地,呼吸纯净的空气。 15.( 4 分)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或“ 挚爱中国古典诗词 ” 等); 对物质要求极低(或 “ 宁静淡泊 ”“ 淡泊名利 ”“ 耐得住多年寂寞、冷清生活 ” 等); 做学问勤奋严谨,一丝不苟(或 “ 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 ”“ 钻研学问,焚膏继晷,兀兀穷年 ”“ 具有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 执着求索的治学精神 ”“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地钻研中国古典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