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十六字经_第1页
小学文言文教学十六字经_第2页
小学文言文教学十六字经_第3页
小学文言文教学十六字经_第4页
小学文言文教学十六字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小学文言文教学十六字经 小学文言文教学十六字经 作者 /王玲湘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写照和传承,是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凝练简约的文字、独具匠心的布局,深邃的思想、审美的情趣、价值的认同,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价值。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在各版本教材中的数量较少,以现行教材为例,人教版教材共选人 4 篇,北师大版教材共选人14 篇,其中小古文居多。目前小学文言文教学诟病颇多,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教什么”的阶段性教学目标不明。 课程标准中,除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之外,对文言文教学没有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文言文小学阶段性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了课堂教学深浅不2 / 6 一,深的语辞篇章一股脑儿塞,浅的读读背背而已。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目标到底如何定位?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说,“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这给我们提供了把握小学阶段文言文目标的思路。首都师范大学刘占泉教授,在文言教学的反思及建议中,钩沉了 20 世 纪后期 50 多年来的文言教学改革后,把高中毕业前的文言文学习分成“启蒙一入门一提高”三个阶段。小学中高学段,应定为“启蒙”阶段,以“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第二,“怎么教”的失却与偏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偏颇一边,有的陷入只见“章句”的泥潭 逐字逐句翻译,字句落实,教法呆板单调,课堂气氛沉闷,掐灭了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初 的热情火花;有的沉浸渲染“清议”的讲堂,关注诗句中的情感、价值观,关注人文内涵,大量拓展,无度开掘,课堂虽激情飞扬,但学生云里雾里,语言根基不牢,3 / 6 学完后,读不好也背不下来;有的课堂,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大量地播放动画片,为了某一观点展开辩论,大讲故事,课似乎热闹非凡,但文言文应有的古韵古味被破坏了。 我们对几个不同版本不同课例的文言文展开教学研究,在明晰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教什么”的基础上,探究“怎么教”,进而总结为“十六字经”,那就是:“源”“流”一脉、“趣”“味”合一、“文”“言”共生、“ 读”“背”并举。 一、“源”“流”一脉 文言文是先贤的宝贵遗产,教学上我们当辩证汲取古人的可贵经验。古代私塾先生教学,采用的是“训诂”,就是讲求明确字义,促进阅读的准确理解,这是符合汉字与汉语书面语内在规律的科学教学方法的。汉字“因义构形”,即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由字成词,由词成句,句而成段篇。从文本的关键文字出发,让学生触摸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的脉搏,了解汉字的音形义相糅合的构造 之美,嫁接起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传承之桥,对阅读文言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人教版六上伯牙绝弦,课题是文本的“眼睛”,从关键字“绝”突破,提领而顿,有助于推动学生对整体文本的感悟。笔者在教学中是这4 / 6 样展开的: 师:“绝”是什么意思?(断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看注释) 师: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这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绝弦”是什么意思呢?(割断琴弦) 师:既然是割断琴弦,为什么不用“断弦”,而用“绝弦”呢 7 生:用“绝”字 ,表明割得更坚决。 师:我们一起来追溯“绝”的小篆写法(出示: *),右下“ *”是古代跪坐的人形,右上是“刀”,左偏旁 *(纟)是一束丝(不是一根丝),“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一丝不剩。 师:伯牙弹的古琴有七根弦,七根弦全断了,才叫 5 / 6 生:绝弦。 师:一根不剩,这就表明他绝不再弹琴了。 通过对“绝”字小篆写法的观察与分析,学生对“绝弦”的理解更感性、更具体。当学生学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对俞伯 牙“绝”的动作、失知音之痛的程度感同身受,进而深入感悟到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 二、“趣”“昧”合一 文言文离小学生的日常语言较远,艰涩难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也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教学更需要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论文 )但激发兴趣不能为兴趣而兴趣,失去文言文应有的韵味。趣味、韵味犹如文言文课堂的双翼,轻轻扇动起来,则趣满课堂,情满课堂。 首先,可以还原情境,“趣”“味”合一。杨氏之子是人教版第一篇小古文,以下是笔者的开课一 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 一下。我姓王,同学们喊我 6 / 6 (王老师);比我大的喊我“小王”,比我小点的,喊我“王姐”。我呀,认识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他特逗,向别人介绍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