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6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6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6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6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6例临床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6例临床分析 商爱清 河南省济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河南济源459000 【摘要】目的:分析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发白细胞减少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血常规白细胞数量低于治疗前,停止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药后,血常规中白细胞数量得到恢复。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引发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但通过有效的对症治疗能够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中的使用应谨慎。 关键词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白细胞减少;临床分析 【】R978.1【文献标志码】A【】1007-8517(xx)03-0080-02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是奥硝唑,是在替硝唑、甲硝唑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之一,主要用于毛滴虫、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厌氧菌细胞的DNA,对菌血症、败血症、脑部感染、外科感染、口腔感染、盆腔感染、腹部感染等严重厌氧菌感染和手术预防感染1。然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较多临床研究表明,奥硝唑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产生影响,会使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过敏反应、四肢麻木、头痛、呕吐、恶心等严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3。鉴于此,笔者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xx年1月至xx年6月在我院进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例患者均为女性,均由于阴道不规则出血伴腹部疼痛入院,患者中年龄最小26岁,年龄最大46岁,平均年龄(30.72.5)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尿检和临床检查进行诊断,其中有4例患者的诊断不排除宫外孕、贫血,尿检为阳性,血常规检验结果为:血红蛋白92g/L,血小板191109/L,白细胞数5.4109/L,中性粒细胞0.65,红细胞数4.31012/L。采用腹腔镜检查后给予手术治疗措施,术后诊断为输卵管妊娠流产和继发性贫血病症。有2例患者的诊断不排除宫内环或者盆腔内肿物,血常规检验结果为:血红蛋白128g/L,血小板282109/L,白细胞数9.8109/L,中性粒细胞0.76,红细胞数4.91012/L。采用腹腔镜检查后给予手术治疗措施,术后诊断为继发性贫血和宫外孕病症。 1.2治疗方法对患有输卵管妊娠流产和继发性贫血病症的患者,在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措施,给予100ml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1.5g/L头孢呋辛钠进行静脉滴注,其中奥硝唑0.5g,氯化钠0.9g,奥硝唑氯化钠每天滴注1次,头孢呋辛钠每天滴注2次。对患有继发性贫血和宫外孕病症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措施,采取0.5g奥硝唑氯化钠联合2.25g头孢呋辛钠进行静脉滴注,奥硝唑氯化钠每天滴注1次,头孢呋辛钠每天滴注2次。 2结果 患有输卵管妊娠流产和继发性贫血病症的患者在手术后第5天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血红蛋白69g/L,血小板188109/L,白细胞数3.3109/L,中性粒细胞0.63,红细胞数3.21012/L,停止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药3d后,进行血常规复查,结果显示为: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178109/L,白细胞数3.8109/L,中性粒细胞0.60,红细胞数2.61012/L。患有继发性贫血和宫外孕病症的患者在术后5d如没有发生感染现象则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为: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336109/L,白细胞数3.3109/L,中性粒细胞0.58,红细胞数3.71012/L。停止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药后给予患者利血生、维生素、鲨肝醇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治疗3d后进行血常规复查,结果显示为: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276109/L,白细胞数4.4109/L,中性粒细胞0.66,红细胞数3.61012/L。由此可见,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的血常规白细胞数量均低于治疗前,停止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药后,血常规中白细胞数量得到恢复。 3讨论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抗感染药的一种,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4。本研究表明,在临床的治疗中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能够引发患者发生术后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相关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因此,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治疗的应用中,医护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5-7: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力度,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如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应立即停止相关药物的使用,使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进行治疗,使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得到缓解;在进行联合用药时应避免药物间产生的毒性反应,例如硝基咪唑和头孢具有神经毒性,两种药物共同使用则会使反应加重;在用药前应对患者的用药史进行详细的询问,慎重考虑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如患者曾有过敏反应则不可以使用该药物;在用药的过程中应对医嘱严格遵循,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陈勇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61 【摘要】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头孢氨苄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以甲硝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孢氨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治疗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牙周,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硝唑片(哈药集团制药六厂,批号:xx1205)治疗,200g/d,分三次服用,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头孢氨苄片(北京北大药业有限公司,批号:xx0224),300mg/d,分三次服用,14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疼痛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 其中牙龈指数2:0表示牙龈健康;1表示牙龈轻度炎症:牙龈的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表示牙龈中等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表示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牙龈出血指数3:0表示牙龈健康,无炎症及出血;1表示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2表示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表示探诊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表示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表示自动出血。 1.4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按以下标准进行判定4: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牙龈无压痛、出血、溢脓等,牙周袋无红肿,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有效:牙龈无压痛、出血、溢脓等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指标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临床指标无明显改善。其中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进行卡方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表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49%,对照组总有效率74.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53.19%,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725(53.19)18(38.30)4(8.51)43(91.49) 对照组4720(42.56)15(31.91)12(25.53)35(74.4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治疗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2.680.62)mm、牙龈指数(0.920.12)、出血指数(2.202.05)、疼痛消失时间(17.342.14)h,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xs) 组别例数牙周袋深度 (mm)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疼痛消失 时间(h) 治疗组472.680.620.920.122.202.0517.342.14 对照组474.250.811.900.414.156.3227.423.6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牙科多发疾病,是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其发病与牙结石、菌斑、食物嵌塞、吸烟以及精神压力等密切相关。牙周炎患者口腔内发炎,牙龈肿痛,严重的患者甚至无法进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5。研究表明,牙龈卟啉单胞菌、齿蚀拟杆菌、普雷沃氏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感染是导致牙周炎的主要原因,它们通过菌毛吸附于牙齿表面,释放的内毒素、炎性介质或补体引起牙龈组织炎症,故有效抑制厌氧菌感染是治疗牙周炎的关键所在6-7。甲硝唑是治疗牙周炎的常用药物,其对厌氧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单用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效果不佳8,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甲硝唑治疗,患者的症状指数,疼痛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有效率均不高,这可能是由于牙周炎患者口腔内的细菌对甲硝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9。头孢氨苄属于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DNA中的拓扑异构酶和螺旋酶,从而抑制细菌增殖。另外,头孢氨苄能够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壁合成,从而细胞膨胀至内容物溶出,故头孢氨苄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是广谱抗菌药物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甲硝唑联合头孢氨苄较单用甲硝唑治疗疗效显著,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小于单用甲硝唑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甲硝唑联合头孢氨苄治疗牙周炎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向义方甲硝唑治疗牙周组织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xx,51(6):151-152 2陈震,文立亚,方杨,等.牙龈差距与龈成形术冠修复后牙龈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xx,26(3):169-171. 3王璇,刘静明,贾洪诚,等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牙龈出血指数的关系J.北京空腔医学,xx,19(6):326-328. 4丁丽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6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xx,6(25):133-134. 5于林祥,刘博甲硝唑联合氧氟沙星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xx,8(4):135-136. 6韩亮,慢性牙周炎的非手术治疗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xx,26(12):754-755. 7裴亚萍20%甘露醇结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xx,08(5):672-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