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胶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应用.doc_第1页
桂枝茯苓胶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应用.doc_第2页
桂枝茯苓胶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应用.doc_第3页
桂枝茯苓胶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应用.doc_第4页
桂枝茯苓胶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枝茯苓胶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应用 张瑞芬 新沂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江苏新沂221400 摘要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xx年10月xx年1月该院收治的6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29%,高于对照组的58.82%(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子宫附件的其他肿瘤及肌瘤恶变;桂枝茯苓胶囊服用禁忌症患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关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3,而且经过妇科检查及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近3月未进行激素治疗,也未使用任何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米非司酮(生产批号:060105,规格:25mg6片/盒)治疗,12.5mg/次,1次/d,月经第2天服用,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生产批号:050101,规格:0.31g/粒)月经干净后治疗,饭后口服,3粒/次,3次/d,月经期间停止服用,连续进行3个月的治疗。疗程结束后来院复查,了解患者月经量,并进行盆腔彩色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及子宫内膜情况。 1.3疗效判定 依据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4。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肿瘤消散及子宫体积恢复正常称为痊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肿瘤直径显著减小或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三径之和减少2.5cm以上称为显效;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肿瘤直径无明显减小,或子宫三径之和减少1.52.5cm称为有效;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称为无效。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所有患者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行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例数29例,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0例,有效率为58.82%,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肛门出血,总发生率为8.82%,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腹腔镜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妇科病的治疗,腹腔镜治疗的优势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保留子宫,越来越多肌瘤患者要求进行肌瘤剔除术,特别是5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因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成为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且由以上结果可知,6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其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观察组分别为9例、12例,8例、5例,总有效率为29(85.29%);对照组分别为4例、6例、10例、14例,总有效率为20(58.82%),观察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张肃,尹定丛7等在关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使用垂体后叶素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及并发症预防中所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具有临床意义。 腹腔镜对5.0cm以上的子宫肌瘤的剥除效果较差,因为肌壁间肌瘤体积较大、创面深,尤其是7cm以上的肌瘤,在肌瘤剔除后不易缝合,肌壁间容易留下空隙,出现腔内少量积液或积血致使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肌壁间肌瘤剔除后局部组织水肿,导致子宫体积增大,因此,短时间内子宫大小不能迅速恢复正常体积。过去常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它虽具有很好地缩小子宫的效果,但是其治疗费用昂贵,大多数人难以接受。 米非司酮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为拮抗孕激素,下调雌、孕激素受体。谭鹰5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服用抗孕酮作用的米非司酮,在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的同时也可使在位内膜暴露于无孕酮对抗的雌激素环境中,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桂枝茯苓胶囊的成分组成有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桂枝,味辛甘,入肺、心、膀胱经,具有有效的镇痛和抗癌防癌作用;丹皮具有抗炎、抑菌、抗凝、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及抑制子宫颈癌功效,且其在抗炎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体液免疫;因此,丹皮治疗血滞闭经和痛经疗效显著。芍药的药理作用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因此,桂枝茯苓胶囊可使血液粘稠度及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管弹性改善,血液通畅,能防止瘀血的形成与加重,促进瘀血的消散6;能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性损伤,抑制炎症的发展,减少和抑制粘连的发生,促进损伤组织修复7。桂枝茯苓胶囊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使子宫收缩规律性加强,促进子宫复旧8。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与刘洪鸽9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有利于子宫恢复,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家兴.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xx,34(21):4228-4229. 2王红艳.经阴道非脱垂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临床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xx,19(10):789. 3贡桂华.桂枝茯苓胶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的临床应用(附66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xx(20):98. 4宋雪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xx(17):171. 5魏金彩.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与保健,xx(2):77. 6张菊连.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xx,(1):97-98. 7张肃,尹定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使用垂体后叶素的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