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堂环境研究.doc_第1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堂环境研究.doc_第2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堂环境研究.doc_第3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堂环境研究.doc_第4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堂环境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堂环境研究 周晴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411201) 摘要: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是进行积极课堂教学的前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课堂环境 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由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而课堂环境研究是近年来科学教育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课题,伯登和弗雷泽(Burden,Fraser,1993)提出,过去20多年来,教育者一直将学习过程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对学习成败的解释也从人的内在心理因素,逐渐转向对学习的整体背景进行评价的“系统定向”上。而当前我国的课堂环境存在许多的弊端,因此我们可以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我们课堂环境建设当中来1。 1当前我国课堂环境的现状及弊端 当前我国的课堂环境总的来说是:整个课堂环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课堂环境中是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课堂的氛围比较的单调,课堂的过程乏味,课堂的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我国课堂环境的现状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 (1)当前整个课堂环境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是因为在我国的教学中还普遍采用的三段式教学法,在三段式教学法中教授、练习、输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种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学生的真实需求得不到真实的反映,学生对教学决策过程没有参与的机会,学生真正参与交际的机会也不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相对来说更少,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课堂环境要依托一定的课堂目的,当前我国的课堂大部分是以应试为导向。这种课堂很大程度上成了语言知识课与语法分析课,只重视形式和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因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脱离整个课堂的目的来谈课堂环境是盲目的,因而我国的应试教育也是我国课堂环境的一大特点2。 (3)忽视课堂的情感活动。我国当前的课堂环境还是大部分沿用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不注重情感的交流,而实际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主导。由于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有着调控作用,所以充分注重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是营造良好课堂环境的关键。 2我国课堂环境形成的原因及创建积极课堂环境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课堂环境最大的弊端是教师的“一言堂”,其实质是“先生讲,学生听”从宏观上来看,我国课堂环境的现状的形成有其现实原因和文化根源。 2.1我国课堂环境现状形成的现实原因 (1)教师缺乏教学艺术。要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就要喜欢这门课,而喜欢一门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首先要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足以影响到课堂环境,甚至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效果。而要喜欢这门课的老师,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力量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现实情况表明,许多教师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也不愿意通过学习、锤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所以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率偏差。 (2)教学方法不创新。许多教师依然采用讲授法或一问一答的方法;有的课堂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环境沉闷,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有的课堂教师采用了“满堂问”,教师一问到底,学生只有“答对”了,教师才放手;教师习惯于“专制式”的教,学生习惯于“被动式”的学;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教师越俎代庖,学生惟命是从。本应是课堂主体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水平被置之度外,结果造成了学生不会学,不懂学,乃至学不好,课堂环境不好,学习效益低下。 (3)课堂教学缺少情绪感染。有些教师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不仅仅只是脑力劳动,还应包括情绪劳动,还应在情绪上感染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 2.2我国课堂环境现状形成的文化根源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科举制的国家,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先生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因此,发展到现代社会,许多的课堂还是沿用古人的方式这也是导致我国课堂环境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应试教育也是深深烙刻着历史的痕迹,古代的文人要走上仕途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这一条道路,而整个科举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人本身的能力就导致整个课堂侧重于培养考试型的人才,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的课堂都沿用传统的方式,整个课堂目的的偏离就导致了课堂环境的偏离,这也是我国课堂环境现状形成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国课堂环境受现实情况和文化条件的制约,课堂环境比较的单调,课堂的过程乏味,因而课堂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环境表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的生命向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课堂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人文性氛围;构建课堂生态;做到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共生。在这样一种新的课堂环境的价值取向下,创造积极的课堂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 而积极心理学在课堂环境中的运用,就是要帮助个体在积极的组织系统,即课堂环境中,不断聚集决定自身发展的积极力量,把个体的关注点转移到人固有的积极潜能上,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特质,通过个体不断壮大的积极力量,使其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这恰好是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来讨论课堂环境是一种必然。 3积极课堂环境 3.1积极课堂环境的概念 对于积极课堂环境的研究,国外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我国则是从近些年才开始的,国内外学者对于积极课堂环境的定义是指在课堂的教与学活动中,能够注重营造积极的氛围,教师拥有积极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并能够使用一定的方法,注意调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其常处于积极的状况,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思考,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取得上佳的教与学的效果3。 3.2积极课堂环境的基本特征 (1)积极课堂环境的师生互为主体性 积极课堂环境中的师生双方互为主体,即在某些情况下,某一方主动发起营造积极课堂环境,但一进入积极课堂环境,双方就进入互为主体的状态。传统的课堂环境是老师作为主体,学生是作为一个被动方;在积极课堂环境中学生不仅跳出了被动方的牢笼还可以“反客为主”成为课堂环境的主体,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来主宰课堂,甚至可以改为学生讲老师听,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 (2)积极课堂环境的情绪互动 积极课堂环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整个课堂环境中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在流动,老师的积极情绪带动学生,而学生的积极情绪反作用于老师,这就导致整个课堂在一个轻松惬意的氛围里完成。 (3)积极课堂环境的多元性 积极课堂环境的多元性既指教学方法的多元性,也指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交流的多元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是指在积极课堂中可以从传统的教学黑板到多媒体到电影教学等教学载体的改变,也可以是网络教学,在教室以外教学等;沟通交流的多元性是指老师可以充分融入到学生当中,从传统高高在上的姿态到蹲下来和学生以一个平等的姿态交流成为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4)积极课堂环境的反馈性 积极课堂环境中师生的交流是多向的,因此,其反馈的途径也具有多向性。 第一,在教师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反馈便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所做的反应、评价、建议、质疑等;第二,在学生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反馈便是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行为和问题所做的反应、评价、建议、质疑等;第三,在学生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反馈的则是同为积极课堂环境中教学信息的接受者的学生,对课堂教学信息的接收、积极课堂环境的感受所做的反应、评价、建议、质疑等。 4积极课堂环境建设 4.1建设积极的课堂物质环境 积极课堂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语言等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的课堂物质环境是进行积极课堂教学的前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提醒学生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地板、整齐的课桌、美观实用的板报等,使教师和学生置身于积极的环境之中,从而提高积极课堂教学的质量4。 4.2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中,积极的情绪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师保持着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有利于教师轻松的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情绪可以通过人的表情、目光、肢体等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学生可以从教师肢体语言的变化中窥见教师的心境,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己的肢体语言,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 4.3增强课堂趣味性 课堂趣味性的增加就会涉及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课堂中的时间是有趣、有意义、有收获的。教师对学生的文化了解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在学生感兴趣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就处于活跃状态。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共同阐述的空间,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内在动力。通过激发学生的思想观点,教师可以使学生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勇于担当、负责任的积极品质。 4.4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 积极的课堂环境不仅包括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包含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关系在积极课堂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学生间相互支持友好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尊和学习的动力,且有机会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教学能始于全班学生,中间贯穿小组学习,组后结束时有教师的课堂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组织活动来促进良好学生关系的建立。 5小结 对积极因素的探讨,是当今心理学领域最为值得关注与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积极因素的作用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与理解心理学的功能与性质,重新认识人类自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与角度。通过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培养教师积极的教学状态与学生的积极人格,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积极的课堂支持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现在还只是一种理念,仍然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师生互动、灵活多变的师生互动策略、教师的教学状态以及奋发的学习氛围都可以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春林,董奇.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xx(8) 【2】张娟,李静.论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J.新课程.小学.2012(6). 【3】黄敏.高校积极课堂环境建设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xx. 【4】张倩倩,田良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J心理健康教育.xx(3) 【5】陈丽.试论大学英语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