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子拳击64KG级运动员李泉龙技战术特征分析.doc_第1页
优秀男子拳击64KG级运动员李泉龙技战术特征分析.doc_第2页
优秀男子拳击64KG级运动员李泉龙技战术特征分析.doc_第3页
优秀男子拳击64KG级运动员李泉龙技战术特征分析.doc_第4页
优秀男子拳击64KG级运动员李泉龙技战术特征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秀男子拳击64KG级运动员李泉龙技战术特征分析 王坤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无锡214121) 摘要:采用数据统计法、访谈法、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拳击64KG级运动员李泉龙在xx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半决赛和决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为李泉龙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借鉴。 关键词:男子拳击;拳击运动员;技术;战术;李泉龙 :G886.1 :A :1672-268X(xx)02-0064-03 拳击是一项动作灵活多变、身体对抗性强、对运动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的竞技运动。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想获得胜利,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及全面的专项能力和技战术素质。随着国际业余拳击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业余拳击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逐渐成为一项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近年来,我国业余拳击运动也随着国际业余拳击的蓬勃发展而焕发出无限活力,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拳击运动之中,使得国内拳击比赛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推动了我国拳击运动技战术运用以及训练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为我国拳击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泉龙作为国内男子拳击64KG级优秀运动员之一,在xx年全国拳击冠军赛上获得了该级别的冠军。本文对李泉龙在xx年全国拳击冠军赛上的表现,及技战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xx年全国拳击冠军赛男子运动员64KG李泉龙,具体信息见表1。 1.2主要研究方法 对李泉龙xx年全国冠军赛半决赛和决赛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对其技、战术信息进行数据采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本研究采用的拳击技、战术分类 随着奥运拳击新规则的出台预示着我国现有的拳击技战术体系将会随之发生改变,运动员习惯的打法也将随之改变,以更好地适应新规则的要求。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拳击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咨询了相关的教练和专家,对其技术动作进行研究分析。在进攻方面,主要是单拳进攻和组合拳进攻,单拳技术有:前手直拳、后手直拳、前手勾拳、后手勾拳,前手摆拳、后手摆拳。组合拳分为两拳组合、三拳组合、四拳及以上组合三种。在防守、反击方面,主要是抱头防守反击、躲闪反击、拍击防守反击、格挡防守反击等。为了方便研究分析,选用的技战术有:防守反击战术、主动进攻战术、贴靠战术及边台角战术等。 2.2李泉龙比赛中技战术特征研究 2.2.1李泉龙比赛中技术特征分析 (1)进攻技术分析 表2统计数据显示,李泉龙比赛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前手直拳,使用率为25.4%,得9点,成功率占60%;其次为两拳组合技术,使用11次,得5点,成功率为45.5%。从表2中可以发现,比赛中李泉龙单拳运用的次数较多且得点率较高。但各种单拳技术在得分方面差距较大,在击出的59次单拳中,只有前手直拳、后手直拳和前手摆拳得点,共得15点,占进攻总得点数的65.2%。这说明李泉龙出拳具有一定盲目性,体力消耗过多,导致出击得分不多,并且采取的战术打法过于单调,组合拳相对较少,单拳较多。 (2)防守反击技术分析 由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李泉龙在防守反击技术的使用上较为全面,其中步伐防守反击技术使用次数较多,使用13次,使用率占34.2%。从失点数和失点率方面来看,失点主要集中在格挡防守、摇臂防守和贴靠防守反击技术的使用上。由此可知,李泉龙运用防守反击技术的成功率还有待提高,在日后的训练中应加强针对防守反击的训练。 比赛中擅长使用的战术,仅这两种战术的使用次数就高达58次,约占总使用率的62%;从得分方面看,得分主要集中在主动进攻战术和边角战术的使用上,且边角战术成功率最高,占66.7%。通过分析可知,李泉龙在比赛中有自己的得分优势,能够扬长避短,各种战术的运用比较合理,但是利用假动作的战术上效果不够理想。平时要提高对假动作的认识,增强运用假动作的意识,加大假动作训练在技战术训练中的比重。 (3)战术特征分析 表4的数据显示,李泉龙在比赛中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战术。其中主动进攻战术和贴靠战术是李泉龙 2.2.2李泉龙的特长及避短措施 李泉龙的特长是启动速度快、出拳快,打法凶悍,进攻节奏快。但其出拳也带有盲目性,且步伐移动较慢,线路单一,连贯性不强。比赛中连续组合拳的打击效果欠佳,不足以给对手造成足够的威胁。 避短措施:首先要根据对方进攻时的变化,掌握好与对手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灵活的步法,进行快速而有力的反击。在反击的同时仍应保持躲闪或退让的适宜距离,以便于在躲闪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进行二次进攻,做到有进有退,有攻有防。其次,要注意利用步法的移动调整身体位置,从而占据攻防时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比赛时若不主动移动,或者不去改变二者的距离,很可能遭到对手的攻击,而自己却无法进行有效反击。比赛时不仅脚步移动速度要快,而且还要配合各种步法和拳法,给对手制造压力,造成对手的恐慌。再次,可以结合假动作声东击西,指上打下,结合步伐移动攻击对手的进攻漏洞。在对手进攻时,尽可能第一时间抢占最佳反击的位置,在避其锋芒的同时并迅速作出反击,变被动为主动。最后,步法移动也是防守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灵活的步法和合理的防守技术,才能达到防守反击的双重目的。在比赛过程中,当发现对方下一个动作的意图时,就可以迅速做出反击动作,抢先用合理反击动作或躲闪动作,封堵其动作线路,达到扼制对手进攻的目的,做到在比赛中始终控制对手的进攻节奏,而这种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步伐的快捷与灵活和对攻防距离的精确把握。要在比赛中成功地防守住对手的进攻,除了要掌握正确合理的防守技术和适当的防守时机外,还要提高步伐的移动速度,以确保防守更趋合理,效果更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李泉龙的基本功扎实,其专项技术能力比较强,技战术掌握比较全面,心理素质很好,特别是在进攻战术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在比赛过程中,移动速度快,反映较快,出拳干净利落,打法凶悍,进攻意识较强,但打击精确度偏低,盲目性较大。进入比赛的状态比较慢,属于慢热型选手,在第一个回合中,往往技战术运用情况不佳,进攻节奏较慢,攻防转换衔接不够好,优势发挥不突出。 (2)李泉龙对于各种战术具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比赛中能够有效利用自己擅长的战术得分,但在运用假动作战术方面仍需提高。能够全面运用各项防守反击技术,但是防守反击技术的成功率较低。 (3)在整场比赛中,李泉龙的步伐移动方式较单一,缺乏连贯性,步伐跟不上进攻节奏,以致于数次丧失绝佳的进攻时机。3.2建议 (1)平时训练,应当强化步法移动和距离感的训练。有必要针对李泉龙的打法与技术特点增加连续拳技术的专项训练,提高其连续拳技术的运用与得分能力。 (2)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加实战和移动手靶的训练。同时,不断提高其对各项技战术的熟练运用程度,从而使其对技战术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 (3)针对李泉龙的特点,应为其增加快节奏的步伐移动训练和有助于提高距离感的移动打法训练,避免盲目出拳。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33-236. 2王海峰第29届奥运会拳击决赛中运动员防守技术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xx(3):82-86. 3张传良中国拳击项目的创新与实践J.体育科研,xx(4):30-33 4王德新世界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