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第二节独特可贵的生命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一课时独特可贵的生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 能力: 通过认识生命的独特和可贵,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概括能力。 知识: 知道人类源于自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每个人生命的独特与可贵。 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 导入: 新闻回放: 2000 年,一架东方航空公司的班机在飞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空时突然发生故障,前起落架不能放下,飞机无法正常降落机场。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近 3 个小时,2 / 22 机组人员经过多次努力失败之后决定通知乘客做好逃生准备。从空中小姐忙碌的身影和有些紧张的语调中,机上的乘客们预感到了死亡的来临。有人嚎啕大哭,有人通过电话与家人永别,有人写下最后的遗言 最终飞机在油耗尽后紧急迫降,也就是强行降落。在靠近地面最后的一霎那,飞机擦着火花平安降落在了机场跑道上,惊魂未定的乘客走出机舱后与焦急守候的亲人纷纷抱头痛哭。 教师 设问:同学们,假设你当时就在这架飞机上,那么在经历了这一场生死劫难之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或者你最想对你的亲人和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做积极、肯定的评价,并指出:生命是可贵的。这就是我们今要探讨的内容 生命独特而可贵。 教师:刚才我们谈到了 “ 生命是可贵的 ” 话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教师可以以上画面中进行选择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这组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在蔚蓝色的大海里,海豚在飞跃;一群天鹅在蓝天展翅翱翔草地上,长颈鹿正踱着悠闲的步子 这个世 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美丽,生机盎然。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三 和第二 相关内容 (可用“ 知识抢答 ” 形式进行 )。 3 / 22 教师:知道了最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从何而来的吗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 的内容。 请学生交流自己填写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 “ 阅览人生 ” 中生命的感动一文。 教师小结、引导: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而我们每一个人以极小鲍概率,幸运地来到了这个世 界。既然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带到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同学们你是否意识到了自已生命的宝贵而独特呢 ? 自从地球上有了最早的生命,世界就变得如此美好。生命因自然面存在,自然因生命而美丽自然界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各具特点;千变万化的,同学们,回忆你的生活经历,回答教师的问题;你见过两只完相同的猫或狗,或者你看见过两个完全相同的苹果吗 ?两其类中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你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独特了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有趣的心理俸验吧。不一样,就是在其他的许多方面,我们每一个人 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请学生填写教材第一目第五 的个人资料表, -完成教材相关内容。 (目的: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既加深了同学间的了解,也让学生认识到了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 4 / 22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两个活动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生命是独特的。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说: “ 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 的确,每一个生命都有其不同的天赋、兴趣和气质,你的生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代替你 ! 每一个生命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有限的 。看过著名作家杨朔写的散文荔枝蜜吗 ? 学生朗读 (或播放录音 )教材第一目第五 ,荔枝蜜片断,完成教材相关内容。 学生交流感受后,教师出示一组资料或数据 (世界平均寿命、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所在地区人口的平均寿命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有限。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也正是因为它的有限和短暂才使得我们的生命更加可贵。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昵 ?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简要小结全课,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 是独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而生命是可贵的。记得有人说过,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给我们提供了种种机会,一让我们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花儿的美丽,去聆听鸟儿的歌唱,去仰5 / 22 望天上的星星 生命使我们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吧 ! 课后分析: 第二课时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能力: 对不同的生命观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知识: 知道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了解珍爱自己生命的行为表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难点:对不同的生命观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充满感情地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内容是: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儿,他常常悲观地问院长 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 院长总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儿一块石头,说: “ 明天早6 / 22 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 真卖 ,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 ,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发现有许多人想要买他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孤儿院里,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竞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这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儿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儿怎么都不卖,竟被传为 “ 稀世珍宝 ” 。 男孩儿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报告给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儿,徐徐说道 教师设问:故事到这里似乎还未结束,那么,你知道最后院长对男孩儿说了什么 吗 ?现在 假如你就是这位院长,你会对这位男孩儿说些什么呢 ? 给学生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自由议论,然后请同学回答。 教师评价:略。 教师点拨: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这位院长是怎么说的。院长对男孩儿说: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高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吗 ?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 珍爱自己的生7 / 22 命 ” 。 引入本课课题:珍爱自己的生命。 老师可设计三个板块的活动,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活动一: “ 议一议 ” 。 教师用多媒体或者投影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报上曾经有这样的事例报道: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孩子从火海中逃离出来,但老师发现少了两名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孩子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但一位学生却认为,他们俩一定在火海中没有出来,于是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去救那两个小伙伴,结果葬身火海了,而他要救的那两个学生早已顺利逃生。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学生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表扬和赞誉,相反,校方因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而受到地方当局的严厉处罚。 材料二:据有关材料报 道,全世界每年有 100 多万人自杀,自杀已成为人类的五大死因之一。 教师:看了这则材料。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 给学生 3 分钟的时间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在教室巡回了解同学们的讨论情况。讨论结束后,教师请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材料一中那位奋不顾身去抢救小伙伴的小学生的行为虽然是高尚的,但在火海中救人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结果无谓地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8 / 22 材料二中的轻生行为根本不可取,是忽视自己生命的轻率行为,是懦夫的行为,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活动一与活动二的过渡:既然生 命是可贵而美丽的,那么,我们对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怎样对待呢 ? 活动二: “ 说一说 ” 。 教师:不同的人对待生命有不同的态度,这种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对待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请同学们看投影 (也可让学生做情景表演 ): 小明是某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学业成绩也一般。家长和老师经常劝导他,他总认为自已的学习状况虽不好,但也不是很差,过得去就行了,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有时间还不如多玩会儿呢。 据某报报道, c 市一男子与妻子发生口角,妻子随后 离家出走数日不归,该男子一气之下竞抱着刚满两周岁的女儿从六楼跳下,父女二人当场死亡。 XX 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 非典 ” 考验着人们的生命。小王不幸感染上了 “ 非典 ”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他恢复了健康。经历了这场与病魔的搏斗后,小王更加觉得生命的可贵,更加热爱生活了。 有着高超画技的小芳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父母都非常爱她,对她倍加呵护。在浓浓亲情关爱下的小芳总觉得应9 / 22 该为父母做些什么,于是,她用她的画笔不断地描绘并装扮着这个温馨的家,一家人都沉浸在用爱绘成的美景中,父母更加为有小芳这个女儿而 感到自豪。 学生发表个人看法 (上述四个材料分别反映了对待生命的四种不同态度:得过且过、轻率放弃、倍加珍惜、让她更美好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一 的内容。 教师小结:生命是短暂的,如何对待有限的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得过且过,还是轻率放弃,都是对生命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人们普遍赞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珍爱这有限的生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更美好,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 “ 丽丽的故事 ” ,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自由讨论 3 分钟,请几位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丽丽这样的故事吗 ?请知道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 (设计此活动的目的:通过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以贴近学生自己生活的事例来加深对 “ 珍爱自己的生命 ” 的感受,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感悟的目的。 ) 教师引导、过渡:类似丽丽这样勇于同疾病或困难抗争,珍爱生命,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不仅需要理10 / 22 解,而且是应该赞美的,因为在与病魔或困难的抗争中更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你是否爱自己呢 ?只有爱自己,珍爱自己生命的人,才可能去爱别人,爱世间的 一切生命。 活动三: “ 测一测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三 相关内容。 (在完成时,可在第二个 后补充一个问题:除了以上各项内容之外,你觉得自己在珍爱生命方面还有哪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 教师小结:爱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通过以上的测试,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希望同学们能坚持和发扬自己好的方面,努力改进不足之处,使自己的生命之光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师简要小结全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 “ 我们懂得了应当珍爱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有 限而平凡的一生更 x 有意义。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对美好明天的祝福和向往 可以在明天会更好的歌曲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课后分析: 第三课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1 / 22 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能力: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的能力。 知识: 懂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难点: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前准备】 1请学生搜集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资 料或图片。 2请学生搜集自己曾经浏览过的风景名胜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以挂图:美丽的自然风光 (如九寨沟风光、当地的自然风光等 )。 教师设问: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听着美妙动听的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感受:略。 教师:大自然是美丽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生命,还要热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我们应当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我们12 / 22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引入本课课题: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老师可设计三个板块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活动一: “ 想一想 ” 。 学生观察教材第三目第一 漫画,完成教材相关内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第一组图侧重说明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第二组图通过人类对水的利用,侧重说明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以上两幅图画共同说明了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 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下面请同学们从衣、食、住、行等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衣:总结出: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 食: 住: 行: 其他: 教师小结: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 的怀抱中,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因此,人类必须懂得尊重自然。与此相反,许多时候,我们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这样做的结果势必是自然与人类的毁灭。不信请看: 13 / 22 活动二: “ 看一看 ” 。 学生观察教材第三目第二 漫画,完成教材相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再请学生看下列组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 )。 设计 l 请同学们看教材上的一组漫画: 图一:黄河首曲 图二:过度放牧 图三:沙漠化 组图说明:在高原阳光的印衬下,一条银色的飘带从天 际缓缓飘来,逶迤前行,茫茫草原上经过数个 “S” 形的转折后,又缓缓地向青海方向流去,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黄河首曲,水流和缓、清澈见底 (图一 )。但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转暖,风蚀作用的加剧,草原鼠害尤其是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已经在首曲两岸显现,牧民的天然草场正在被风沙一点一点地侵蚀 (图二、图三 )。更重要的是,黄河首曲的沙化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提问:从以上组图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见设计 2 小结。 设计 2 14 / 22 播放录像片断:人类捕杀野生动物的镜头:( 也可以请学生阅读教材 “ 阅览人生 ” 中拯救黑熊一文)。 学生谈谈看了这段录像 (或这篇文章 )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在地球上,人不是惟一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生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然而,人类为了自己享受使而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大片的原始森林和珍稀植物被砍伐,大批的野生动物被猎杀 大自然是慷慨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如果人类 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其结果势必是自然与人类的毁灭。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设计 l 和设计 2 分别 从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野生动物影响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认识人类一味向大自然索取所导致的后果,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情况加以选择采用。 )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首先要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 活动三: “ 说一说 ” 。 学生欣赏教材第三目第三 第一 下的动物图片。 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喜爱的动物的相关资料或图片,并简要介绍其可爱之处和生存环境。 (设计此项活动的目的:通过学生讲述所喜爱的动物,让学生从中懂得亲近动物,关心爱护动物,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15 / 22 和美妙。 ) 学生欣赏教材第三目第三 第二 下的自然风光图片。请学生展示并介绍风景名胜地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展示和介绍做积极的评价。 (设计此项活动的目的: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讲述,让学生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自然风光的魅力。 ) (以上两个不同的活动,都是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情况加以交叉采用。 ) 教师小结全课 :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各种动植物和其他生命共同组成了我们活的奇妙的世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我们必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最终达到人 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 与自然和谐相处。 课后分析: 第四课时走进自然 (一 )教师动员: 回归自然的呼声喊了很多年,却很少有家长教导孩子们接近自然。虽说现在城市越来越远离自然,但还是可以从书本上学到有关大自然的知识。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大自然的了解能有多少呢 ?回归自然不如先从阅读自然开始。 人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雪雨,向同学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发出声声呼16 / 22 唤。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家长对同学们更应实行“ 开放 ” 政策,打开家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这样,同 学们才能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激发求知欲,丰富知识,增强体魄,启迪智慧,同时还能养成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现代理念。 奇妙的大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天然课堂,更是我们成长的快乐园地。 那么,就让我们亲近自然,走进自然 ! 活动名称: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 活动目的: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 )过程与实施: 1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做一次调查,抽样观察每个物种及其生命个体的独特性。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并确定小组长,每组 4 6 人。 3各组通过讨论,选定一些当地比较常见,学生比较熟悉的植物、动物物种,并分头查阅与之相关的各种资料,如物种的学名、特征、生存的适宜条件、有关的传说、相关声像资料等等。教师应了解并根据各组所确定的调查对象进行协调,尽量做到不重复。 4、各组根据自己的调查对象,讨论拟订具体的活动计划,小组成员做适当分工,同时准备活动所需要的器械,需要的17 / 22 必要帮助等。 5各组在教师的组织,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预定计划进行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做好记录。 6活动结束后,各组将自己的调查结果、研究报告加以整理,用不同形 式展现出来,在班级内交流。 7师生共同选出优秀成果,同时请学生谈谈活动感受,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三 )活动报告: 我们小组选择的调查观察对象是: 我们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我们小组为此查阅了以下这些资料: 我们小组的具体活动计划是 (包括时间安排、活动方式、各种准备等 ): 1、 2、 3、 4、 5、 这些材料可以证明,我们的活动是有意义的 (附上记录、图片、音像、调查报告 ): 18 / 22 在活动中,我们见到了一些有趣的动植物: 我们小组出现了这 些有趣的事 (也可为花絮 ): 在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我们是这样解决困难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受到: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 二、活动拓展 (结合实际情况,供教师选择 ) 1栽花种草 很多孩子都喜欢植物,喜欢植物的孩子大都具有同情心,个性温和善良。在当今城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家长和孩子一起因家制宜地在阳台上种一些花草,既可美化家庭环境,又能增长孩子的知识,起到陶情益19 / 22 性的作用。有条件的家庭还可开辟一块空地 ,种些向日葵、西红柿、丝瓜、黄瓜等植物。播种时,先让孩子观看种子的形态、颜色,待出芽、长叶之后,引导他们继续观察,给他们讲述植物生长的规律,使他们了解阳光、水、空气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逐步培养孩子热爱生存环境的自然观。 2饲养小动物 根据家庭状况,家长可以在家中养蝈蝈、金鱼、小猫、小狗等小动物。让孩子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有助于孩子形成热爱科学的情趣。孩子亲眼见到小动物在自己的照料下成长,他们在体会劳动愉悦的同时,还能同小动物建立起良好亲善的情感,对小动物的爱恋、珍视之情会与日俱增,这种情感 还会潜移默化到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促进他们成为情感丰富的人。 3郊游休闲 郊游是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又一良方:家长应尽可能利用节假日、领 孩子去郊外踏青、远足、爬山、放风筝、游泳等;还可随时随地教他们认识田野中的五谷杂粮、蔬菜瓜果;教他们欣赏大自然中的秀美风景,进而不断增加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观念。 三、研究性学习的参考资料 (一 )相关知识 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内容 在生物分类学中,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20 / 22 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 (物种 )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 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 (超 )、亚纲、次纲、:总目 (超目 )、亚目、次目、总科 (超科 )、亚科等等。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 物种指一个动物或植物群,其所有成员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以至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些变异很小的相同的有机体,它们中的各个成员间可以正常交配并繁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繁殖的 基本单元。 特征对比是分类的基本方法。所谓对比是异同的对比:“ 异 ” 是区分种类的根据, “ 同 ” 是合并种类的根据。分析分类特征,首先要考虑反映共同起源的共同特征,但有同源和非同源的不同。例如鸟类的翼和兽类的前肢是同源器官,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先,是 “ 同源特征 ” 。恒温在鸟兽是个别起源,并非来自共同祖先,是 “ 非同源特征 ” 。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后果
- 算法交易对股市的影响研究
- 2025年编程原理试题及答案
- 奇葩语文拼音题目及答案
- 七年级数学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善意的谎言辩论反方资料
- CN222980409U 一种抗跌落型继电器 (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 CN120248362A 一种多孔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c3h6-c3h8混合气分离中的应用 (同济大学)
- 2025年职测题库及答案
- UPS服务安全培训课件
- 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学员个人学习计划
- 2025年携程笔试试题及答案
- 田径竞赛规则修改(2025-2026)
-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抗战胜利80周年爱国教育主题班会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学校食品供货协议书范本
- 《通信原理》课件第1讲通信概述
- 2025《煤矿安全规程》新旧对照专题培训
- 2025-2026学年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私车出差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