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1页
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2页
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3页
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4页
2016年新教材七语上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2016 年新教材七语上 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 【导学目标】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课时计划】 2 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 “ 自学互研 ” 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 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 “ 自学互研 ” 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2 / 10 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 1 2 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 景导入 生成问题 A “ 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 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 B “ 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 c “ 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3 / 10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 提问:说出这样话的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人,让我们跟随他一起走进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瘫痪 (tnhun) 雁阵 (yn) 捶打 (chu) 翻来覆去 (f) 絮絮叨叨 (xdo)整宿 (xi)仿膳 (shn)烂漫 (mn) (2)词义 侍弄:经营照管 (庄稼、家禽、家畜等 )。 捶打: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 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转身体。形容多次重复,变化无常。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2作者名片 史铁生 (1951 XX),原籍河北涿县, 1951 年出生于北京,4 / 10 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1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 “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一 )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欣赏。 2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读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二 )整体感知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步骤三 深层探究,深入理解。 1借助表格,理清文路。 学法指导一: 针对步骤三中的概括事件 概括事件六要素法 语言要凝练。不需要面面俱到,时间和地点如果没有特别的含义可以忽略,关键是 “ 人事 ” 。 要点要全面。人物要抓住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交代清楚,然后再用通顺的语言组织在一起。 字数符合要求。有的题干中限制了字数的要特别注意不要超过范围。学法指导二: 5 / 10 针对步骤四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时令、季节、地点等。 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 烘托人物性格、情感、心理感。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和结局。 深化作品主题。 【交流点拨】 “ 我 ” 的情况母亲的表现母亲的话 “ 我 ” 的表现母亲的表现 第一次暴怒无常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不 ,我不去! ” 狠命捶打两条腿。扑过来抓住 “ 我 ” 的手,忍住哭声说: “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第二次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 “ 刷刷拉拉 ” 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什么时候? ”“ 好吧,就明天。 ” 喜出望外 2.课文写了母亲关心 “ 我 ” 的哪几件事? 【交流点拨】主要体现在四件小事上: (1)“ 我 ” 发脾气时,母亲抚慰 “ 我 ” 。 (2)母亲重病缠身时,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 “ 我 ” 去看花。 6 / 10 (4)母亲的临终嘱托。 3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 【交流点拨】 “ 我可活什么劲儿 ”( 绝望 )“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再生希望 )。 步骤四 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1品味细节描写的魅力。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交流点拨】一系列关于母亲的细节、动作描写都体现了深沉伟大又毫不张扬的母爱;躲出去是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听动静是担心儿子想不开;一切沉寂后再进来眼边红红的,是为儿子所承受的苦难而痛心;一直没有劝解是怕说错话伤及儿子 的自尊。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儿子心里的苦闷,知道要给他一个静静地平息暴怒的空间。 (2)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交流点拨】看似平淡无奇好像多余之笔的一句话,却写出了母亲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颗心全部放在了儿子身上。不能不让人为之深深感动。 (3)“ 看着窗外的树叶 刷刷拉拉 地飘落。母亲进来了,7 / 10 挡在窗前 ” ,母亲为什么 “ 挡 ” 在窗前? 【交流点拨】不想让多愁善感的 “ 我 ” 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 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4)“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 跑 和 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如何理解 “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 【交流点拨】她为自己出语不慎引起了儿子的伤心而懊悔不已,黯然神伤。她把儿子的自尊看得比什么都重,甚至在这一点上比儿子自己都敏感。所以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儿子。 2.品味景物描写的魅力。 文中有哪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并理解两个景物描写的作用。 【交流点拨】第一处景物描写:窗外的树叶 “ 刷刷拉拉 ” 地飘落。这里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 “ 我 ” 孤独 、痛苦、无望的心情。第二处景物描写: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 “ 我 ” 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过程。 步骤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主题 8 / 10 理解末段中包含的题旨: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交流点拨】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 的 “ 我 ” ,艳丽的色彩是对 “ 我 ” 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 好好儿活 ” 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2阅读下面史铁生的两段文字,体会他顽强乐观的性格特点。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 “ 更 ” 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9 / 10 足 病隙碎笔 【交流点拨】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很想对自己、或是对母亲、或是对史铁生说些什么? 【交流点拨】当苦难、逆境 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活得热烈而辉煌。但愿大家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爱,还能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 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