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教案_第1页
2016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教案_第2页
2016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教案_第3页
2016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教案_第4页
2016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1 2016 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周次课题 17 触摸春天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17 触 摸春天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欣赏图片,感受春天的美! 那么一些双目失明、失去视觉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会是怎样2 / 31 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没有视力的盲人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是他们心中得春天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灵出触摸春天。 (交流 “ 假如我是一名盲人 ” 体验活动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开火车认读词语,并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2、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助互学,将课文读准、读通。 3.、指名朗读,进行评议。 4、理解词语。 流畅:流利;通畅。小径:狭窄的道路;小路。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磕磕绊绊:因道路不平坦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方便。 权利: “ 义务 ” 的对称。法律对公民或法人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并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 缤纷:多而杂乱的样子。 清香袅袅:形容香气缭绕不绝。 5、指导书写。瞬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自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 的印象。 3 / 31 2.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边读边在书上做出标注: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 3.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读后感受,重点围绕 “ 盲女安静特殊在哪儿 ” 来谈。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 二、研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读文思考: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发生了哪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一)学习安静 “ 抓住蝴蝶 ” 这部分内容。 1盲女孩安静抓住了一只蝴蝶,创造了奇迹。找出写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以下三个句子,体会感悟 )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 1)生说说理由,为什么认为这是奇迹?(抓住 “ 流畅 ”一词) ( 2)体会安静活泼聪慧,热爱春天,指导朗读。 ( 3)说一说:安静是那么的热爱春天,你能说说安静在触摸到春天以前对春天的感觉吗? “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4 / 31 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 ( 1)这句话什么地方让你感到是奇迹了?(体会 “ 极其准确 ” ) ( 2)指导朗读。 “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 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 ( 1)齐读。 ( 2)你觉得怎样的事情可以算是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 ( 3)作者用一个什么词语表达了自己的出乎意料?(竟然) ( 4)对我们正常人来说,捉蝴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盲女孩安静靠什么抓住了这只蝴蝶?(神奇的灵性) 你怎么理解这 “ 神奇的灵性 ” ?可联系上文 “ 整天在花香中留连 ” , “ 在花丛中穿梭 ” 说一说。 安静拢住蝴蝶的过程,分明让人感到这一系列动作根本不是一个盲童能做到的,因此说是 “ 奇迹 ” 。若不是 “ 神奇的灵性 ” ,盲童怎能抓住蝴蝶?这是女孩对春 天、对生命的热爱。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 ( 5)再读读这两句话,把你体会到的小女孩神奇的灵性读出来。(神奇的灵性指什么?) 2 “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 她为什么会惊讶?全新的经历指什么? 5 / 31 3.闭上眼睛细细体会:蝴蝶在手指间扑腾,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这是个怎样的地方?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安静 “ 放飞蝴蝶 ” 这部分内容。 1找出安静放飞蝴蝶的句子,读。 2师:抓住蝴蝶,却又放飞,难道她不喜欢吗?从哪个词语看出她舍不得?(许久 )。舍不得,却仍然将它放飞,说明什么? 3当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时,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 1)张望是什么意思? ( 2)她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张望?她希望张望到什么? 安静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从这里你又看出安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体会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留恋,对生命的热爱。 4.“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及其美丽的曲线,诉说着飞翔的概念。 ”这一条安静从未看到、想象过的弧线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海伦 .凯勒曾说过: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 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尽管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追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感受到了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 6 / 31 5.让我们再次闭上眼睛,体会安静的感受。(读第 6 自然段)。 (三)体会作者感悟的道理。 1作者站在一旁,看着盲女孩安静,没有惊动她。但是他的心里却感慨万千。文中有两个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把它找出来。( 5、 7 自然段) “ 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 ” 安静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的全部身心来感受 多姿多彩的世界。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 2我们眼前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缤纷的,但盲人的世界应该是一片黑暗的,而安静却感受到了正常人所感受到的东西,这不禁让作者有了这样的感悟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板书。 3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无论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4请带着你的体会,大声地朗读这句话。 5、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 三、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简介海伦。轻声读课后阅读链接里海伦 .凯勒写的一段话,7 / 31 说说感受。 她是用什么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缤纷灿烂? 读海伦的话: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海伦用心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2出示千手观音剧照,简介这个舞蹈。 这群美丽的姑娘,她们也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安静、海伦凯勒、聋哑姑娘,其实很多很多的人都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4师总结: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让我们大声说: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5.说一说:我想对他们说:;我想向他们学;我想帮他们做。 周次课题 18 永生的眼睛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 6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 秀品质。 8 / 31 4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得到永生(爱心、生命、精神)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 (理解) (影响)( “ 我 ”的态度) 教 学 过 程一、读诗,引入课题。 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 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 二、读导读,了解本课要求。 三、初读文章,解决字词。 1、词语。 突如其来 不由自主 不假思索不顾一切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9 / 31 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夺眶而出笼罩 流淌 呵护 给予捐赠 器官角膜 遵从孤零零 2、理解词语。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借用,凭借。 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样。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 子。 屡屡:副词。表示情况一再出现。 热泪盈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盈,充满。 与世长辞:同人世永远告别;去世。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夺眶而出: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3、认识 “ 角膜 ” 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4、读文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 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 父亲 女儿)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10 / 31 四、抓住重点句,品读文章。 1、文章两次提到 “ 骄傲 ” 怎么理解? “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 。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 14 岁的温迪而骄傲! 2、围绕 “ 骄傲 ” 指导学生理解文章。 理解: “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 。 ()默读课文,找出 “ 我 ” 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 “ 我 ” 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 “ 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 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听了父亲的话, “ 我 ” 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 3)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诉我: “ 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11 / 31 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 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 4) “ 我 “ 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 5)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指名读句子 默读思考: 在这一刻 ,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父亲留的是。 体会 “ 骄傲 ” 指的是什么? 四、升华主题。 1、读原文的结尾。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 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12 / 31 “ 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 “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 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2、永生的 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不是,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拓展。 1、了解资料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 400 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 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 3000 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 84000 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 13 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 XX 年仅有 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 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 16个人会 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XX 年 4 月 20 日 20 时 40 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 37 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13 / 31 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 10 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 300 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 150 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2、读诗感受。 今天,这一切 /真的就像梦一样实现了, /因为我接受了眼角膜中心的手术, /接受了一位名叫温迪的小女孩的馈 (ku)赠 , /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 /不!是生命,是永恒的生命! 你读了这篇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周次课题 19 生命生命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 “ 扰、诊 ” 等五个生字,会写 “ 扰、欲 ” 等八个绳子。正确读写 “ 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 ” 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 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14 / 31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19 生命生命 飞蛾决不放弃生命,珍爱生命 香瓜子展示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生命价值 心跳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读名言警句,引入杏林子,了解杏林子。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 (tu)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台湾著名女作家 ,在 12 岁时,因患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全身关节大部分遭 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读文识字 -交流识字方法 2、理解词义。 15 / 31 骚扰:扰乱;弄得乱而不安。 动弹:(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沉稳: 1.稳重 ,不浮躁。 2.安稳。 震撼:震动;摇撼。 糟蹋:也作 “ 糟踏 ” 。 损坏,浪费:糟蹋粮食糟蹋人才。 侮辱,践踏:肆意糟蹋绿化地。 光彩: 颜色和光泽;光辉:大放丨橱窗里面摆着夺目的各色丝绸。 光荣:小张当了劳动模范, 咱全村都很。 3、指导书写。 撼、蹋 三、整体感悟 学生自由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a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b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 第二课时 一、字词复习 二、研读文章 1、解决问题: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小结: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16 / 31 扎着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 “ 我 ” 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3、围绕问题: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品读文章。 三、品读文章 A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感悟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极力跃动强烈鲜明 “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 跃动 ” 改为“ 跳动 ” 行不行 ?为什么 ?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 “ 跃动 ” 更能表达 “ 生之欲望 ” 。 2、指导朗读 3、体会飞蛾决不放弃生命,珍爱生命。 B1、 “ 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 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 ?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 达效果。 2、抓住重点词语,看图片,感受香瓜子的展示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生命价值,虽然时间短暂,但没有放弃生存的权利,有顽强的生命力。 3、指导朗读。 c1、图片认识听诊器。 17 / 31 2、抓住句子: 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体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3、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如果我们不珍惜时间 ,让岁月流逝,那么我们便只能虚度光阴,无所事事。 4、指导朗读。 四、拓展升华 1、小结升华主题:让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理解: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短暂,人生有限,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 是一种修辞方法 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2、思考:题目中 “ 生命 ” 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 ?去掉一个行不行 ?为什么 ? 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生命的可贵,表达了对生命强烈的呼唤。 3、拓展阅读。 小学毕业因病辍学的杏林子 ,数十年来坚持自修 ,著有 40 多18 / 31 本散文、小说、传记、剧本等,被誉为 “ 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 ,她组织成立了 “ 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 ” ,离世后,把躯体捐献给了医院,供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教学研究。她的一句名言是: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4、看图片,感悟生命。 5、说一说:我感受到生命因为 -而美丽。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终于 “ 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 。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 周次课题 20*花的勇气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 4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19、花的勇气 失望 吃惊 -遗憾 惊奇 震撼 19 / 31 教 学 过 程一、导入。 1、介绍作者:冯骥才,浙江宁波人, 1942 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现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他的主 要作品有:义和拳,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他的好多文章,如珍珠鸟、刷子李、花的勇气等都被编入了小学教材。 2、读冯骥才的名句。 在地球上最大和最伟大的画家,不是达 芬奇和毕加索,而是春天。 3、引入课题,齐读课题,读课文导读,画出要求。 4、了解维也纳:奥地利首都,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 音乐之都 ” 的盛誉,又有以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的 “ 建筑之都 ” 的美称;既以历史悠久被称为 “ 文化之都 ” ,又以精妙绝伦的装饰而被称为 “ 装饰之都 ” 。 二、解决字词,初读课文 1、认读词语 20 / 31 2、理解词义 明媚:明亮美好,可爱动人。 寂寞: 孤单冷清: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 清静;寂静。 泛滥: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齐刷刷: 1.亦作 齐唰唰 。 2.形容动作一致,非常整齐。 遗憾: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外交上常用来表示不满。 改天换地: 1、从根本上改造大自然。 2、比喻巨大的变革。 清晰:清楚分明:图像十分清晰。傲然挺立:坚强不屈地直立着。 神气 十足:洋洋得意的样子。 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 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或高出)那一群(或类)。形容某人的水平超出同类。 怦然一动:内心为之震动。怦,形容心跳的声音。 3、带问题读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讨论交流。 四月、维也纳、我和小吕、盼花 寻花 赏花 赞花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想21 / 31 一想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文中直接表达的请画出来;没有明确表达的,请用心体会。 2、完成天空 a. 作 者 最 初 看 见 草 地 时 , 感 到 _ , 因 为_; b.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 _,因为 _; c. 离 开 维 也 纳 前 , 感 到 _ ,因为_; d. 看 见 花 的 原 野 时 , 感 到 _ ,因为_; e. 体 会 到 小 花 的 气 魄 时 , 心 头 _ ,因为_。 3、讨论交流 4、围绕作者的的感情变化品味语言,情感共鸣。 完成说一说 :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好像在说: 欣赏图片,感受美丽,体会勇气。 五、回归主题,升华思想 1、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2、谈一谈:勇气 22 / 31 勇气是一种决心,在困难面前,它让我们擦干眼泪,咬紧牙关,力争成功。 勇气是一种气魄,在困难面前,它让 我们藐视一切,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勇气是一种胆识,在困难面前,它让我们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笑对人生。 勇气 临危不乱,从容不迫,永不言败激励我们永远向前! 六、拓展阅读 1.向学生推荐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2.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周次课题语文园地五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 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3 / 31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程第一课时 一、复习词语。 二、复习本组课文。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 “ 生命 ” 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 4 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 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三、我的发现 1、读书了解小林和小东对话的内容,体会理解作者情感的方法。 2、归纳总结。 24 / 31 我们理解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的好方法: 联系作者生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 ,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请教他人 3、举例体会 联系作者生平。独坐敬亭山, 85 页阅读链接。 反复品读、思考。桂林山水最后一个自然段,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第二题。 联系时代背景。夜莺的歌声, 76 页阅读链接。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 中彩那天: “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永生的眼睛: “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 抓住重点词语。 花的勇气: “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 触摸春天: “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 联系上下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 中彩那天: “ 是啊,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25 / 31 家最富有的时刻。 ” 自然之道: “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 四、日积月累 朗读日积月累内容,谈体会。 五、成语故事 1、读文思考: 1、仔细看图,再读书上的故事。 2、想一想,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2、讨论交流 手不释卷手里的 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3、说一说反义词、近义词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手不释书反义词 不学无术 4、造句练习 回到家后,他仍手不释卷地阅读着、摘录着、思考着,关于生命的材料,不知不觉地又积累了一大叠。 他的一生养成了好读的习惯,一直到老年仍然每天手不释卷。 老舍的最大乐趣,是手不释卷,闭门读书。 说到学习,现在有很多同学都是手不释卷,无时不学,因此,他们进步也快。 26 / 31 第二三课时 一、了解要求,交流感悟 1、读书上的口语交际习作提示,了解要 求。 2、默读资料,思考它们分别从什么生命角度来谈 “ 生命 ”的。 3、逐个读资料,弄清角度。 热爱生命的故事,关键在于讲清故事的具体经过。 谈感受,发现身边热爱生命的人,理解它们对生命的热爱,注重谈受到的生命的启示。 谈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从花草树木,自然变迁中感受生命的涌动与顽强。 4、激发兴趣:看图片结合文字了解肯尼 半身人非凡生活感人心 美国 35 岁男子肯尼 伊斯特戴尔出生时就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导致他天生脊柱畸形。医生预言肯尼绝对无法活过 21 岁,然而肯尼不仅奇迹般地活到了 35 岁,并且他还成了一个坚强乐观、生活活跃的人。 肯尼 6 个月大时几乎齐根截除了双腿,从此成了一个只拥有上半身的 “ 半身人 ” 。 肯尼讨厌佩戴假肢,而更愿意用双手撑地走路,或乘坐一个溜冰板滑行。 靠双手走路的肯尼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打台球、打保龄球。 27 / 31 肯尼的离奇故事已经被拍成了一部纪录片只有半个身体的男人。 5、交流感受 6、选择角度,进行交流 讲述热爱生命的故事介绍神奇的生命现象告诉亲身的感受,给予启发 7、鼓励学生发言,并教育培养学生倾听,进行恰当的评价。 二、指导写作 1、读要求弄清主题: 对生命的认识、感受。 2、习作提示: 第一,确立中心。 在写作之前,你需要确立自己这次要写的作文的中心。是写热爱生命呢,还是要写自己获得的感受、启发,还是写生命的价值?中心确立了就不能中途变换。 第二,选择题材。 有关生命的写作题材很多,有我们了解到的坚强不屈的人,我们身边热爱生命的人,植物所体现的顽强的生命 这些都可以作为你这次写作的题材。 第三,认真体会。 光有题材还不够,还需要你认真的去了解,去体会 可以写写他们对生命的看法,他们又是怎么对待生命的。 3、指导方法,列提纲 28 / 31 开头 简单地写一写让你产生感受,获得启发的事情。 重点写一写你获得了哪些感受、启发。 结尾 4、欣赏精彩片段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一朵朵小浪花,一点不起眼;生命是伟大的,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夜明珠,是无价之宝。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这个美好的东西,它很珍贵,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 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