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临床体会.doc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临床体会.doc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临床体会.doc_第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临床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临床体会 孙立新 吉林省前郭县医院吉林省前郭县131100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照组经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不及观察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施加机械通气治疗,具体为:患者于机械通气治疗前,先于气管内滴入4000U蛋白酶联合20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以便于痰液咳出。即采用呼吸机(德国西门子Servoi)治疗,IPAP为8-10cmH2O,PEEP为10-15cmH2O,参照通气和氧合,潮气量设定为10-12ml/kg,RR为12-16次/min,期间参照患者的实际病情,为病情严重者行行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呼吸机模式为PEEP+PSV+SIMV,潮气量为5-8ml/kg,气道峰压为15-25cmH2O。此外,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行动脉血气分析,我院在患者疗程前3d且治疗时间持续1-1.5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根据PaCO2、PaO2结果调整治疗参数。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疗效:主要指标为PH、PaCO2、PaO2血气分析指标,以判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60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生活质量高则患者的评分高3。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气分析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PaCO2、PaO2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明显不及观察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不及观察组(P0.05)。 3讨论 COPD型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时,其小气道的阻力会加大,从而形成呼气末正压,增加耗氧量,使患者的呼吸肌变得疲劳,进而导致PaO2下降、PaCO2升高,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出现死亡事件4。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施加机械通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O2、PaO2较之于治疗前对照组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COPD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明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xx,6(18):259-260. 2于闯,张振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型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血气指标控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xx,1(02):132-134. 3黄淑勤,陈林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型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xx,12(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