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6 2016重庆市高中名校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重庆育才中学 2016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命活动中衣藻能进行而念珠藻不能进行的是 ()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蛋白质合成 D有丝分裂 2如图 P1、 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 A 室内溶液浓度为 2mol/L, B 室内溶液浓度为 /L, c 室内溶液浓度为 /L,实验开始后, P1、 P2分别如何移动 () A P1向右、 P2不动 B P1向右、 P2向右 c P1向左、 P2不动 D P1向左、 P2向左 3以下关于基因本质及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B HIV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 RNA DNA RNA蛋白质 c遗传信息转录时按照 A U, G c 的方式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2 / 56 D基因与生物的性状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 4关于物种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过程中总是淘汰隐性性 状 B生物进化过程中总是淘汰显性性状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 5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压力以出乎人们想象的速度接踵而至最近中央提出 “ 全面放开二胎 ” 政策,引起热议以下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人口的年龄结构比人口增长率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 B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降低出生 率,提高死亡率来实现的 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总量将一定会保持稳定 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可用洋葱内表皮做实验材料 3 / 56 B在用淀粉酶水解淀粉和蔗糖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时可用碘液进行检测 c在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最宽的是叶黄素 D检测试管中鸡蛋清溶液是否是蛋白质,可以加入适量双缩脲,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 7 DNA 作为遗传物质,其完整性的维系是至关重要的然而, DNA 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损伤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个体获得了应对 DNA损伤的一系列修复功能,当不能完全修复时,细胞可能癌变,也可能衰老或凋亡,在这一过程中,细胞调控因子 p53具有重要地位:当其因各种原因失活时,出现肿瘤的机会将大大提高;若该调控因子存在,细胞将更可能衰老或者凋亡而不是癌变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 ( 1)细胞凋亡是由 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 过程,因其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调控,也常常被称为细胞_性死亡 ( 2)外界环境中因素能够影响 DNA 的复制,但不同环境因素诱发的机理不同,如紫外线、 X 射线及其他辐射能_,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 _,某些病4 / 56 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 DNA ( 3)细胞对 DNA 损伤的修复,形式虽然多样,但都是以未发生错误的母链为模版,按照 _原则对子链进行修复 ( 4)从上述资料分析,编码细胞调控因子 p53 的基因属于_(抑癌,原癌)基因 8如图为退耕还林后,不同年限的群落盖度(植物覆盖面积占地面总面积的比率)变化曲线 ( 1)总的来说,演替包括了两种不同类型,图中所示的为_演替,而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是 _演替 ( 2)从如图分析,退耕后此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的总量将_(增加,减少) ( 3)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演替一定年限后,此生态系统比原来耕地的结构更加 _(复杂,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更 _(强,弱) ( 4)人类可以毁林开荒,也可以退耕 还林,这表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 _ 9多发性骨软骨瘤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人群中发病率为 19%如图为某医院对一例该病患者进行的家系调查结果 ( 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 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5 / 56 ( 2)仅根据上述家系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判断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以下的 _,若已知 2 、 1 的配偶均无该致病基因,则可进一步断定,该遗传病属于 _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伴 X 显性遗传 D伴 X 隐性遗传 ( 3)若以上推论成立,前来进行咨询的 IV1 与患病女性结婚,其后代男性发病的概率为 _,正常女性的概率为 _ ( 4)由于后代具有较高发病风险,因此医生建议,怀孕后需进行产前诊断,以下各项中,避免生出该病患儿最有效的措施是 _ A B 超检查 B基因诊断 c胎儿染色体检查 10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 a d 表示物质,已知 a、 b 均为多肽类激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 a、 d 分别表示 _和 _ ( 2)图中 a 能促进垂体分泌 b, b 又能促进甲状腺分泌 c,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 _调节的特点 ( 3)从图中来看激素 d 是由 _产生的,若某人严重呕吐或腹泻,则 d 的分泌会 _(增加、减少),6 / 56 尿量会 _(增加、减少) 三、(共 1 小题,满分 15分) 11阅读资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资料一:单细胞蛋白( singlecellprotein, ScP)是指通过培养大量细菌、酵母、真菌或藻类,从中提取出的蛋白质或生物菌体,可直接作为一种人和动物的蛋白来源添加到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中 资料二:对柑橘果实加工后剩下的新鲜皮渣处理成为许多加工厂亟需解决的问题,柑橘皮渣含大量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且可能作为一种发酵基质 资料三:有科学家设想可以柑橘皮渣为原料,筛选合适的微生物和提供适宜发酵条件,生产单细胞蛋白质来作为动物饲料使用 ( 1)单细胞蛋白可直接作为蛋白质来源添加到动物饲料的原因是蛋白质是细胞 _(干重,鲜重)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 2)柑橘皮渣中的纤维素可以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_ ( 3)我们分别使用四种类型的酵母进行发酵,并测定发酵前后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得到下表: 7 / 56 从表中来看,有 3 种酵母均可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粗蛋白质和真蛋白质含量,从粗蛋白质提高程度看,以 _(填单株酵母菌株编号)效果最好,但以真蛋白质来看,则以_最好 ( 4)进一步研究表明,使用酵母和霉菌混合发酵的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是混合发酵时,霉菌产生的 _酶和_酶可以分解发酵原料中 细胞壁成分,其分解产物除了可以保障自身生长外,还可促进酵母生长 ( 5)以下为研究发酵条件的部分实验,在这三组实验中,自变量为 _,无关变量是 _ 四、(共 1 小题,满分 15分) 12眼虫是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据此,某同学认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他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实验方案如图: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实验方案中,步骤 A 为除去细胞壁得到的 _,常用的除去细胞壁的药品为 _ ( 2) 步骤 B 为 _,受体动物必须接受 _处理,以确保其生理状态适合于接受胚胎 8 / 56 ( 3)诱导融合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方法,如 _等,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品 _来进行诱导 ( 4)进行动物胚胎细胞培养时,需要用 _将组织块或贴壁生长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 5)诱导植物材料形成愈伤组织的两类关键激素是_ 重庆育才中学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 (满分: 120分 时间: 100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XX北京海淀区高三月考 )轻杆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小滑轮 P,用手握住杆的另一端支持着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 1 所示。现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到虚线位置,则下列关于杆对滑轮 P 的作用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 图 1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2.如图 2 所示,一小球用轻质线悬挂在木板的支架上,木板沿倾角为 的斜面下滑时,细线呈竖直状态,则在木板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9 / 56 图 2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木板、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tan D.木板、小球组成的系统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匝数为 100 匝的线圈通有如图 3 所示的交变电流 (图中曲线为余弦曲线的一部分 ),单匝线圈电阻 r ,则在 0 10s内线圈产生的焦耳热为 ( ) 图 3 年 12 月 2 日,我国第三颗探月卫星 “ 嫦娥三号 ” 搭乘 “ 长征三号乙 ” 火箭发射升空。已知月球半径为地球半径 R的 14,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 大小的16,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1, “ 嫦娥三 号 ” 总质量为 m,环月运行为圆周运动,则在环月过程中 “ 嫦娥三号 ” 的动能可能为 ( ) 5.如图 4 所示,两水平虚线 ef、 gh 之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10 / 56 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正方形铝线框 abcd从虚线 ef上方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线框运动中 ab始终是水平的,已知两虚线 ef、 gh 间距离大于线框边长,则从开始运动到 ab边到达 gh线之前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合理的是 ( ) 图 4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两个电荷量、质量均相同的带电粒子甲、乙以不同速率从a 点沿对角线方向射入正方形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甲粒子垂直 bc离开磁场,乙粒子垂直 ac 从 d 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则 ( ) 图 5 A.甲粒子带正电,乙粒子带负电 B.甲粒子的运行动能是乙粒子运行动能的 2 倍 c.甲粒子所受洛伦兹力是乙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 2 倍 D.甲粒子在磁场中的运行时间与乙粒子相等 7.如图 6 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11 / 56 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 m的两个物体 A和 B(均可 看做质点 ),已知 oA 2oB,两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两物体刚好未发生滑动,此时剪断细线,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 图 6 A.剪断前,细线中的张力等于 2mg3 B.剪断前,细线中的张力等于 mg3 c.剪断后,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会发生滑动 D.剪断后, B 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A 物体发生滑动,离圆心越来越远 8.质量为 m的物体在水平恒定外力 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已知物体的 v t 图象如图 7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图 7 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mv02t0 B.水平拉力大小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的 2 倍 c.物体在加速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减速段的平均速度 3t0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mv204t0 9.如图 8 所示,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一带12 / 56 电金属滑块以 Ek0 30j 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 A 冲上斜面,到顶端 B 时返回,已知滑块从 A 滑到 B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10j,克服重力做功 24j,则 ( ) 图 8 A.滑块带正电,上滑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4j B.滑块上滑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4j c.滑块上滑到斜面中点时重力势能增加 12j D.滑块返回到斜面底端时动能为 15j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 (第 10、 11 题 )和选做题 (第 12题 )两部分,共计 42分。 10.(8 分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 9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图 9 (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和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 接通打点计时器 D.在每次实验时,应使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13 / 56 (2)该实验小组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后,利用打点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得到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 10 所示: (图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 图 10 则 在 该 次 实 验 中 , 小 车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大 小 为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1.(10 分 )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之后,某课外活动小组想通过图 11 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定一个阻值约为几十欧的电阻Rx 的阻值。图中定值电阻 R0 10 , R 是总阻值为 50 的滑动变阻器 , A1 和 A2 是电流表,电源电动势 E 4V,电源内阻忽略不计。 图 11 (1)该课外活动小组现有四只可供选择的电流表: A.电流表 (0 3mA,内阻为 ) B.电流表 (0,内阻为 ) c.电流表 (0 3mA,内阻未知 ) D.电流表 (0,内阻未知 ) 则电流表 A1 应选 _;电流表 A2 应选 _。 (填器材前的字母 ) (2)在不损坏电表的情况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14 / 56 逐渐向右滑动,随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长度 x的变化,电流表 A2 的示数也随之发生变化,则下列四个选项中 能正确反映电流表 A2的示数 I2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长度x 的变化关系的是 _。 (3)该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图 11所示的电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得到了若干组电流表 A1、 A2 的示数 I1、 I2,然后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得到的 I1 I2 图线如图 12 所示,由图可知,该待测电阻 Rx 的阻值为_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图 12 12.本题包括 A、 B、 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作答。若多做,则按 A、 B 两小题评分。 A.【选修 3 3】 (12分 ) (1)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热力学温度 T 与摄氏温度 t 的关系为 t T D.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15 / 56 (2)图 13 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 P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 A 经等容过程到状态 B,再经过等压过程到状态 c。设 A、 B、 c 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 TA、 TB、 Tc,则 TA _Tc,从状态 B 到状态 c 过程气体 _(填“ 吸 ” 、 “ 放 ”) 图 13 (3)某教室的空间体积约为 120m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教室里空气分子数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1023mol 1,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 V0 10 3m3。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B.【选修 3 4】 (12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长 B.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c.大量事实证明,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 D.受迫振动的频率总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2)过去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 (n 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 (n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 i与折射角 r 依然满足 sinisinr n,但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16 / 56 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 (此时折射角取负值 )。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以入射角 射入,下表面射出。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射率 n 1,请画出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若在上下两个表面电磁波的折射角分别为 r1、 r2,则r1等于 r2(填 “ 大于 ” 、 “ 等于 ” 、 “ 小于 ”) 图 14 (3)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水平向左速度 v 10m/s 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记录的痕迹,建立坐标系,测得的数据如图 15所示,求振子振动的振幅和频率。 图 15 c.【选修 3 5】 (12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光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数量级为 10 10m D.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2)如图 16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 用光子能量为5eV 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17 / 56 化的图象如图 17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_j,金属的逸出功为 _j。 图 16 图 17 (3)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 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 m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 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 v2 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 v1 是多大。 图 18 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47 分。解答 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 分 )(XX盐城二模 )如图 19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30 ,间距 L,上端接有阻值 R 的电阻,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B,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一质量m,电阻 r 的导体棒 mN在平行于导轨的外力 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当棒的位移 d 9m时电阻 R 上消耗 的18 / 56 功率为 P。其它电阻不计, g 取 10m/s2。求: (1)此时通过电阻 R 上的电流; (2)这一过程通过电阻 R 上电荷量 q; (3)此时作用于导体棒上的外力 F 的大小。 14.(16 分 )在高速公路的同一车道上行驶的汽车,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行车安全。若在某高速公路的某条车道上,有甲、乙两辆小轿车均以 v0 30m/s 的速度在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某时刻甲车司机突然因故障开始减速,其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5m/s2,在看到甲车减速后乙车司机开始紧急刹车,若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t,乙车 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a2 3m/s2,则要避免两车相撞,甲、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的距离至少为多少? 15.(16 分 )如图 20 所示,在以 o1 点为圆心且半径为 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竖直向下、场强大小为 E 43105V/m的匀强电场 (图中未画出 )。圆的左端跟 y 轴相切于直角坐标系原点 o,右端与一个足够大的荧光屏 mN相切于 x 轴上的 A点。一比荷 qm 108c/kg 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原点 o 沿 x轴正方向入射,粒子重力不计。 图 20 (1)若粒子在圆形区域的边界 Q 点射出匀强电场区域, o1A19 / 56 与 o1Q之间的夹角为 60 ,求粒子从坐标原点 o 入射的初速度 v0; (2)撤去电场,在该圆形区域内加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将该圆形磁场以过 o 点并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逆时针缓慢旋转 90 ,在此过程中不间断地射入题干中所述粒子,粒子入射的速度等于 (1)中求出的 v0,求在此过程中打在荧光屏 mN 上的粒子与 A 点的最远距离。 重庆育才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cl:: 56cu:64Zn:65 第 卷(共 48 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室温下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H+)等于 10-13molL-1,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 ( ) (oH)2 2、 25 时 ,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2oH+oH- H0, 下列20 / 56 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 ,平衡逆向移动 ,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 ,c(H+)增大 ,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 NaoH,平衡逆向移动 ,c(H+)降低 ,kW减小 D.将水加热 ,kW增大 ,pH不变 3、在由水电离的 c(H+)=10-14molL-1 的溶液中 ,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 Fe2+、 S、 +、 cl-、 N、 S +、 N、 cl-、 +、 Al、 Br-、 cl- 4、某酸溶液的 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一定大于 L-1B.一定等于 L-1 c.一定小于 L-1D.以上说法均欠妥 5、将 pH=8的 NaoH溶液与 pH=10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溶 液中的 c(H+)最接近于 ( ) /2(10-8+10-10)molL-1B.(10-8+10-10)molL-1 c.(110 -14+510 -5)mol10 -10molL-1 6、在 25 的条件下 ,将体积都为 10mL,pH 都等于 3 的醋酸和盐酸 ,加水稀释到 amL 和 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 pH 均为5,则稀释时加入水的体积 ( ) =b=bb 21 / 56 7、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五 点 kW 间的关系 :BcA=D=E B.若从 A 点到 D 点 ,可采用 :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从 A 点到 c 点 ,可采用 :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cl固体 D.若处在 B点时 ,将 pH=2的硫酸与 pH=10的 koH等体积混合后 ,溶液显中性 8、 pH=2 的 cH3cooH 溶液 ;pH=2 的 Hcl溶液 ;pH=12 的氨水 ;pH=12 的 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 ,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 ,不正确的是 ( ) A.水电离的 c(H+):= B.将 、 溶液混合后 ,pH=7,消耗溶液的体 积 : c.等体积的 、 、 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 ,生成 H2的量 : 最大 D. 向 溶 液 中 加 入 100mL 水后 , 溶 液 的pH: 9、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滴定 洗涤 A.B. c.D. 22 / 56 10、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L-1 的 NaoH 溶液 ,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 ,取出部分溶液后 ,俯视液面 ,读数为 ,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 出的液体体积为 ( ) A.大于小于 c.等于等于 11、用 NaoH滴定 pH相同、体积相同的 H2So4、 Hcl、 cH3cooH三种溶液 ,恰好中和时 ,所用相同浓度 NaoH 溶液的体积依次为 V1、 V2、 V3,则这三者的关系是 ( ) V2V2=V2V3 12、用 L-1NaoH溶液滴定 L-1 盐酸 ,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 1 滴 NaoH 溶液 (1 滴溶液的体积约为 ),继续加水至 50mL,所得溶液的 pH是 ( ) 第 卷(共 48 分) 题号 123456789101112 答案 第 卷( 52分) 13氯气在 298k,100kPa 时,在 1L 水中可溶解,实验测得溶于水的 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23 / 56 _; (2) 估 算 该 反 应 的 平 衡 常 数_(列式计算 );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将向_移动 ; (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填 “ 增大 ”“ 减小 ” 或 “ 不变 ”) ,平衡将向 _移动。 14、一定温度下 ,有 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用a、 b、 c 回答 )。 (1)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 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 ,中和 NaoH 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当 c(H+)相同时 ,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当 pH相同、体积相同时 ,分别加入足量锌 ,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5、某学生用 L-1 的 k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 A.移取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 ,并加入 23 滴酚酞 ;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23次 ; 24 / 56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 ,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 D.取标准 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 “0” 以上 23mL; E.调节液面至 “0” 或 “0” 以下刻度 ,记下读数 ;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 ,用标准 koH 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用字母序号填写 ) 。 (2)上述 B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 (3)上述 A 步骤操作之前 ,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 ,则滴定结果 (填 “ 偏高 ”“ 偏低 ” 或 “ 不变 ”) 。 (4) 判 断 到 达 滴 定 终 点 的 实 验 现 象是 。 16、测血钙的含量时 ,可将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 ,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 (NH4)2c2o4 晶体 ,反应生成 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 H2c2o4 后 ,再用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 ,氧化产物为 co2, 还原产物为 mn2+, 若终点时用去10 -4molL-1 的 kmno4 溶液。 (1) 写出用 kmno4 滴定 H2c2o4 的 离 子 方 程式 。 (2) 判 断 滴 定 终 点 的 方 法 是 _ 。 25 / 56 (3)计算 :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 _ gmL-1。 重庆 育才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命活动中衣藻能进行而念珠藻不能进行的是 ()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蛋白质合成 D有丝分裂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分析】念珠藻属于原核生物,属于真核生物,衣藻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 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6 / 56 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答】解: A、衣藻是真核生物,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念珠藻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A 错误; B、衣藻和念珠藻都 能进行细胞呼吸, B 错误; c、衣藻和念珠藻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c 错误; D、念珠藻属于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衣藻是真核生物,能够进行有丝分裂,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 2如图 P1、 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 A 室内溶液浓度为 2mol/L, B 室内溶液浓度为 /L, c 室内溶液浓度为 /L,实验开始后, P1、 P2分别如何移动 () A P1向右、 P2不动 B P1向右、 P2向右 c P1向左、 P2不动 D P1向左、 P2向左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27 / 56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渗透作用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水分子的扩散方向(顺浓度梯度)和高度差取决于浓度差由于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要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根据题干信息 “A 室内溶液浓度为 2mol/L, B 室内溶液浓度为 /L, c 室内溶液浓度为 /L” ,说明水分子的运输方向是 AB 【解答】解: 1、由于 “A 室内溶液浓度为 2mol/L, B 室内溶液浓度为 /L” ,导致水分子向 AB ,结果是导致 A 的压力增大,又因为 “P1 、 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 ” ,这样导致 P1 右移; 2、由于 B 失水后溶液浓度上升,所以水分子也会发生 Bc运输,结果是导致 B 室的压力增大,又因为 P2 也能自由移动,所以 P2右移 3、综合分析看,由于 P1、 P2可自由移动,最终三者浓度达到平衡,所以均向右滑动 故选: B 【点评】渗透作用这类习题理论的高度比较复杂,但是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也就是研究水分的运输方 向的问题,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从溶液浓度低的地方向溶液浓度的高的地方去运输本题中 A 的溶液浓度比较高,所以水分由 BA 运输,进而导致水分由 cB 运输,最终达到平衡 3以下关于基因本质及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28 / 56 A 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B HIV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 RNA DNA RNA蛋白质 c遗传信息转录时按照 A U, G c 的方式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D基因与生物的性状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 DNA的关系 【专题】正推法;遗传信息的转 录和翻译 【分析】 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其中,转录是指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 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解答】解: A、少数病毒以 RNA 为遗传物质, A 错误; B、 HIV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从 RNA 逆转录为单链 DNA,再复制为双 链 DNA,再转录为 RNA,并以 RNA 作为子代病毒的核酸和翻译的模板, B 正确; c、遗传信息转录时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T A, A U, G c,c 错误; D、基因与性状并非一一对应,存在多基因决定一种性状或29 / 56 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情况,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的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等基础知识;识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明确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关于物种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过程中总是淘汰隐性性状 B生物进化过程中总是淘汰显性性状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 【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不同表现型,使生物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解答】解: A、生物进化过程中,可能淘汰显性性状,也可能淘汰隐性性状,这取决于谁更适应当前的环境, A 错误; B、由 A 分析可 知, B 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 正确; D、自然选择是根据生物的表现型来进行选择的,而不是基因型, D 错误 30 / 56 故选: 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5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压力以出乎人们想象的速度接踵而至最近中央提出 “ 全面放开二胎 ” 政策,引起热议以下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人口的年龄结构比人口增长率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 B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提高死亡率来实现的 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总量将一定会保持稳定 【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 【分析】人口增长与影响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模型 关闭 【解答】解: A、人口的年龄结构适合于做长期预测, A 错误; 31 / 56 B、我国计划生育 政策主要体现为控制生育水平,也就是降低出生率,并不存在提高死亡率的措施, B 错误; 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c 正确; 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考虑到环境污染、传染病等问题,人口还可能继续下降,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考生识记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 分离复原实验时可用洋葱内表皮做实验材料 B在用淀粉酶水解淀粉和蔗糖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时可用碘液进行检测 c在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最宽的是叶黄素 D检测试管中鸡蛋清溶液是否是蛋白质,可以加入适量双缩脲,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检测蛋白质的实验;酶的特性;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专题】实验分析题;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光合作用与细32 / 56 胞呼吸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 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解: A、洋葱内表皮没有颜色,但若使用红墨水染色则可以侵入细胞壁,但不能侵入原生质层,因而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A 正确; B、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时,淀粉已经水解为麦芽糖,两支试管均无淀粉,无法用碘液进行检测, B 错误; c、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 a,因而得到的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 a, c 错误; D、检测蛋白质的是双缩脲试剂,不是双缩脲,双缩脲是有机物,双缩脲试剂是两种无机物的混合物, D 错误 故选: A 【 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酶的特性、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39分) 7 DNA 作为遗传物质,其完整性的维系是至关重要的然而, DNA 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损伤在进化过程33 / 56 中,生物个体获得了应对 DNA损伤的一系列修复功能,当不能完全修复时,细胞可能癌变,也可能衰老或凋亡,在这一过程中,细胞 调控因子 p53具有重要地位:当其因各种原因失活时,出现肿瘤的机会将大大提高;若该调控因子存在,细胞将更可能衰老或者凋亡而不是癌变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 (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其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调控,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 2)外界环境中因素能够影响 DNA 的复制,但不同环境因素诱发的机理不同,如紫外线、 X 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 DN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 DNA ( 3)细胞对 DNA 损 伤的修复,形式虽然多样,但都是以未发生错误的母链为模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子链进行修复 ( 4)从上述资料分析,编码细胞调控因子 p53 的基因属于抑癌(抑癌,原癌)基因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癌变的原因 【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34 / 56 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是 一种病理性过程 【解答】解:(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其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调控,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 2)紫外线、 X 射线及其他辐射属于物理致癌因子,能损伤细胞内的 DN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属于化学致癌因子,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 3)与母链按照碱基互补的方式进行准确配对是保证子链的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 4)从资料分析,该细胞调控因子,对于防止细胞 “ 癌变 ”具有重要作用,应属于抑癌基因 故答案为: ( 1)基因程序 ( 2)损伤细胞内的 DNA改变核酸的碱基 ( 3)碱基互补配对 ( 4)抑癌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凋亡的含义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 8如图为退耕还林后,不同年限的群落盖度(植物覆35 / 56 盖面积占地面总面积的比率)变化曲线 ( 1)总的来说,演替包括了两种不同类型,图中所示的为次生演替,而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 ( 2)从如图分析,退耕后此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的总量将增加(增加,减少) ( 3)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演替一定年限后,此生态系统比原来耕地的 结构更加复杂(复杂,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更强(强,弱) ( 4)人类可以毁林开荒,也可以退耕还林,这表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考点】群落的演替 【专题】图像坐标类简答题;种群和群落 【分析】 1、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点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基质与环境条件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 过程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 森林阶段杂草阶段 灌木阶段阶段 森林阶段 36 / 56 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缓慢较快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 2、群落演替的结果 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 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 【解答】解:( 1)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前者是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的地面、或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后者是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固态电池在船舶动力系统的续航能力提升报告
- 证券投资顾问胜任能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生物制药产业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行业售后服务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射频识别(RFID)在智能工厂设备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化报告
- 实验室家具采购合同
- 2025专业车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版图知识竞赛练习题及答案
- 零售与电商行业2025年发展报告:电商内容营销策略与效果评估
- 2025年《急危重症护理》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试题和答案
- 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表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写作素材:人物篇(墨子)
- 成人学习者数字素养的培养
- 管理会计模拟实训实验报告
- 数学知识讲座
- 新闻采访课件
- 赣县清溪中心学校早期民办、代课教师稳控应急预案
- 上市公司合规培训
- SPACEMAN(斯贝思曼)冰淇淋机 安装调试培训
- 利润分成合同
-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