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D不锈钢渣粉化机理及抑制粉化实验研究.doc_第1页
AOD不锈钢渣粉化机理及抑制粉化实验研究.doc_第2页
AOD不锈钢渣粉化机理及抑制粉化实验研究.doc_第3页
AOD不锈钢渣粉化机理及抑制粉化实验研究.doc_第4页
AOD不锈钢渣粉化机理及抑制粉化实验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OD不锈钢渣粉化机理及抑制粉化实验研究 赵海泉1,2,齐渊洪1,史永林2,冯焕林2 (1.钢铁研究总院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2.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太原030003) 摘要:分析了AOD不锈钢渣的粉化机理,并通过添加石英砂调整渣碱度和添加硼砂渣改性处理对抑制AOD不锈钢冷却过程中的粉化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认为,2CaOSiO2相由-C2S相向-C2S相的转变,是不锈钢渣冷却过程中导致粉化、扬尘的主要原因。通过添加石英砂将AOD渣碱度由2.0调整到1.5以下,可以抑制AOD不锈钢渣的粉化。该方法成本低,但配加量需达15%,加大了工业化难度;采用配加微量硼砂的改性方式,不仅可有效地抑制AOD不锈钢渣粉化、扬尘,而且加入量仅为0.5%0.8%,便于实现工业化,但成本较高。 关键词:不锈钢渣;粉化;碱度;石英砂;硼砂;改性处理 :TG1:A:(15)0735 :15 作者简介:赵海泉(),男,山西文水人,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随着不锈钢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不锈钢精炼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AOD精炼不锈钢工艺的开发、发展及成熟,使不锈钢洁净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AOD精炼已成为不锈钢精炼的主要手段,80%以上的不锈钢均采用AOD精炼技术。为了降低钢中的C、S等含量,提高不锈钢的纯净度,需在AOD精炼过程中造高碱度渣,且渣量要大,每炼1t不锈钢约产生270kg不锈钢渣。xx年全世界不锈钢产量为3205万t,中国不锈钢产量为1250万t,也就是说,xx年全世界产生AOD不锈钢渣量约860万t,中国产生AOD不锈钢渣约340万t。近年来,国家对冶金流程向绿色化、高环保水平方向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不锈钢冶炼的副产品,不锈钢渣处理、处置等难题逐渐突显出来,解决不锈钢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不锈钢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着不锈钢发展。特别是AOD不锈钢渣,在其冷却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粉化、扬尘现象,给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因此,解决AOD精炼渣粉化、扬尘问题迫在眉睫。 为降低不锈钢渣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PillayK、杨启星等人主要研究了抑制六价铬的转化或六价铬的还原,控制不锈钢渣对地下水的污染研究1-2;张翔宇等研究了不锈钢渣资源利用特性与重金属污染风险3;赵海泉等研究了不锈钢渣的热态利用,从降低原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及降低不锈钢渣排放角度,提出了不锈钢渣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4。目前国内不锈钢渣的处理技术也日益成熟,宝钢采用了湿法处理工艺5,而太钢采用了干法处理工艺,两种方法均有效地回收了渣中的铬、镍及铁等金属资源,并控制了尾渣中的铬含量,避免了不锈钢渣排放导致的六价铬污染问题6。本研究对AOD不锈钢渣粉化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抑制粉化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 1AOD不锈钢渣的特点及粉化机理分析 1.1AOD不锈钢渣的特点 AOD不锈钢渣具有渣温度高、碱度高、冷却过程相变复杂及易粉化等特点。不锈钢AOD冶炼过程中炉内温度最高达1700以上,为保持AOD不锈钢渣的均匀性和流动性,不锈钢渣平均温度高达1650以上。 AOD精炼过程中,造渣剂主要使用石灰、镁球等;在AOD还原期,主要采用硅铁进行还原。因此AOD不锈钢渣主要为CaO、SiO2等组分,二者占总量的80%以上,且碱度在1.92.5之间。 国内某不锈钢厂的AOD不锈钢渣成分及碱度见表1。 由表1可知,AOD不锈钢渣的碱度为1.93,渣中CaO、SiO2主要以2CaOSiO2的形式存在。在钢渣从熔融态冷却过程中,随着温度降低,2CaOSiO2不断发生相变,最终在850时,转变为-C2S。 随着温度降低,AOD不锈钢渣不断粉化,产生大量粉末,污染环境。 AOD不锈钢渣粉末的粒度分布见表2。 1.2AOD不锈钢渣粉化机理分析 AOD不锈钢渣中CaO和SiO2的摩尔比为2.06,渣中CaO和SiO2发生的反应如下: 2CaOSiO2=2CaOSiO2(1) 3CaOSiO2=3CaOSiO2(2) 3CaOSiO2=2CaOSiO2CaO(3) 反应(1)为主反应,反应(2)为次反应,3CaOSiO2仅存在于12501900之间,随着温度降低发生反应(3),故冷却后的不锈钢渣主要以2CaOSiO2和游离CaO形式存在8。随着钢渣的冷却,渣中的2CaOSiO2发生相变,且由于最终相-C2S的密度值为2.97,而-C2S相的密度值为3.31;所以,在-C2S向-C2S转变过程中,体积增加约14%,这就是导致AOD不锈钢渣在冷却过程中粉化扬尘的主要原因7。 由以上分析可知,AOD不锈钢渣粉化、扬尘的主要原因是渣中2CaOSiO2相向-C2S转变。所以,只要能防止-C2S向-C2S转变或降低钢渣碱度防止2CaOSiO2相形成,即可抑制AOD不锈钢渣粉化扬尘现象。本研究提出了2种解决方法,一是向渣中加入适量的SiO2,降低不锈钢渣碱度,防止2CaOSiO2相生成,渣中CaO和SiO2主要以3CaO2SiO2和CaOSiO2相存在。只要将钢渣碱度调整到1.5以下,使渣中CaO和SiO2主要以3CaO2SiO2相存在,可以防止不锈钢渣冷却过程中2CaOSiO2相形成,从而防止了粉化扬尘。二是向渣中加入一种离子半径小于Si4+的离子,稳定渣中的-C2S,防止钢渣冷却过程中-C2S向-C2S转变7。研究表明,利用更小离子半径的B3+和P5+取代Si4+是有效可靠的。因此,B3+和P5+被认为可以稳定型。研究中,针对B和P对钢渣稳定效果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比较,结果表明,同等的稳定效果下,B加入量少于P的1/4,单位成本也低于P。所以,本研究选择B2O3做稳定剂7。 2抑制AOD不锈钢渣粉化研究 2.1实验研究方案 实验用AOD不锈钢渣国内某钢厂。其主要成分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AOD不锈钢渣碱度为1.8,CaO和SiO2含量达89.4%,且主要以2CaOSiO2相存在,残余的少量3CaO2SiO2相。 实验分别采用石英砂和硼砂作为改性剂来考察防止AOD不锈钢渣粉化效果。共设计了5炉次实验,第1炉次为AOD原渣,第2、3炉次通过添加石英砂调整渣碱度,第4、5炉次通过添加硼砂试验。熔炼设备为30kg真空中频感应炉,采用高质量石墨坩埚化渣,将加入改性剂的AOD不锈钢渣熔化、升温,待温度升到1700(AOD冶炼不锈钢的出渣温度),将液态不锈钢渣倒入镁砂坩埚内冷却,在冷却过程中,观察钢渣的粉化情况。 实验配比方案见表4,实验化渣过程见图1。 2.2分析与讨论 液态不锈钢渣倒入镁砂坩埚内冷却过程中粉化对比见图2。 由图2可知,1#样为AOD原渣,体积膨胀严重,MgO坩埚完全破碎,镁砂坩埚冷却后几乎全部粉化。通过添加石英砂调整炉渣碱度的2#、3#渣,在冷却过程中体积膨胀较1#样小,MgO坩埚未完全破碎,钢渣仅部分粉化,通过添加硼砂的4#、5#渣在冷却过程中体积膨胀程度最小,MgO坩埚保持完好,粉化程度最低。 从而可得出,通过添加石英砂调整渣碱度和添加硼砂对AOD不锈钢渣进行改性处理可一定程度上抑制AOD不锈钢渣的粉化,添加硼砂对AOD不锈钢渣进行改性处理以抑制渣粉化效果最佳。 为验证研究结果,在不锈钢渣处理现场对某不锈钢厂的钢渣做了XRD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某不锈钢厂的AOD不锈钢原渣中的主相为2CaOSiO2相,且均为-C2S相。这主要是AOD不锈钢原渣在冷却过程中,2CaOSiO2相发生了-C2S向-C2S转变,体积膨胀了14%,造成了不锈钢冷却过程中的粉化。从1#样的XRD分析结果可看出,AOD不锈钢原渣冷却后,渣中产生了大量的-C2S,体积膨胀,发生了粉化,胀裂了实验用的MgO坩埚。从分析结果还可看出,钢渣中含大量的-C2S,这主要是由于实验室条件下,钢渣量小,冷却速度快,保留了大量的-C2S相,并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了晶格斜变,转变为-C2S的原故。从2#样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2#渣样中的CaO和SiO2主要以3CaO2SiO2相和CaOSiO2相存在,不存在2CaOSiO2相,也就不会发生-C2S向-C2S转变,钢渣未发生粉化,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这主要是由于向AOD不锈钢渣中加入石英砂,降低了钢渣的碱度,使钢渣冷却过程中CaO和SiO2形成3CaO2SiO2相和CaOSiO2相,而无2CaOSiO2相。从5#样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5#渣样中的2CaOSiO2相主要以-C2S相存在,说明5#试样的不锈钢渣冷却过程中,2CaOSiO2相发生转变,抑制了不锈钢渣的粉化,这与实验改性结果相吻合。 对1#、2#、5#样渣及某不锈钢厂不锈钢渣所做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分别见图3、图4、图5与图6。 由图3可知,1#渣样主要以硅酸二钙(5(a)-4)、方镁石(5(a)-2)浮士体(5(a)-3)及残余铬、镍及铁组成(5(a)-1)。分析结果与不锈钢冶炼造渣配料相吻合,渣中硅酸二钙主要脱硫造渣用的CaO、还原期硅铁氧化生成的SiO2,渣中硅酸二钙占90%左右;渣中的方镁石主要是为了保护镁钙砖炉衬而加入的MgO,含量在6%8%;1#渣样中金属主要由于高温下石墨坩埚对渣中氧化铬、氧化镍及氧化铁的还原所导致。 由图4可知,2#渣样主要以硅酸二钙(5(b)-1)、铬尖晶石(5(b)-2)、金属铬镍铁(5(b)-3)及硅酸钙相(5(b)-4)组成。渣样中的C2S和CS主要是由于实验过程中配加石英砂,高温下渣中产生C3S2,在冷却过程中,分解成C2S和CS所致;渣中的铬镁尖晶石主要是渣中氧化铬和氧化镁结合的产物;渣中金属也是由于石墨坩埚的碳还原渣中的金属氧化物产生的。 由图5可知,5#渣样主要以硅酸二钙相(5(c)-1)、粘接胶(5(b)-2)和空孔(5(b)-3)组成。 由图6可知,现场AOD不锈钢渣主要以硅酸二钙(5(d)-1)、钙铬石相(5(d)-2)组成。 3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AOD不锈钢渣粉化机理,并通过添加石英砂调整渣碱度和添加硼砂渣改性处理对抑制AOD不锈钢冷却过程中的粉化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1)不锈钢渣冷却过程中,2CaOSiO2相由-C2S相向-C2S相的转变,是导致粉化、扬尘的主要原因。 (2)通过加石英砂将AOD渣碱度由2.0调整到1.5以下,可以抑制AOD不锈钢渣的粉化,成本低,但配加量需达15%,加大了工业化难度。 (3)采用配加微量硼砂的改性方式,不仅可有效地抑制AOD不锈钢渣粉化、扬尘,而且加入量仅为0.5%0.8%,便于实现工业化,但成本高。 参考文献 1PillayK,BlottnitzHV,PetersenJAgeingofchromium()-bearingslaganditsrelationtotheatmosphericoxidationofsolidchromium()-oxideinthepresenceofcalciumoxide,ChemosphereJxx(52):1771 2QiXingY,etcAODslagTreatmentstoRecoverMetalandtoPreventSlagDusting,ProceedingsofThe7thNordic-JapanSymposiumonScienceandTechnologyofProcessMetallurgyCJernkontoret,Stockholmxx 3张翔宇,章骅,何品晶,等不锈钢渣资源利用特性与重金属污染风险环境科学研究,xx,21(4):4 4赵海泉,史永林,刘亮,等不锈钢连铸铸余渣热态返电炉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