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oc_第1页
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oc_第2页
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oc_第3页
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黄建伟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xx年l2月xx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根据产妇分娩的日期,单、双)进行分组,一组为三阴性乳腺癌组,另一组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结果三阴组患者中临床病理特征与非三阴组乳腺癌患者相比偏高;患者经医护人员极力救治后,多数患者康复出院;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三阴组患者癌细胞复发、转移概率要比对照组(非三阴组乳腺癌)患者高。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发病率较高,且这种疾病具有家族性,患者治疗后易复发转移等特点,临床上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特征;生命质量 R737.9A1672-5654(xx)04(b)-0144-02 乳腺癌属于异质性肿瘤,它包含了许多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征,对于它的治疗,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样会产生的不同的预后结果。而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是近年来新有的一种乳腺癌,这种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同时表现为阴性,这种癌症在年轻女性中概率较大。但是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增长,且治疗后预后性较差。为了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上医护人员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对我院自xx年l2月xx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这些患者都符合临床三阴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实验中,医护人员将这些患者(根据产妇分娩的日期,单、双)进行分组,一组为三阴性乳腺癌组,另一组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实验中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774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2.4岁。 1.2患者治疗方法 本次实验中,80例患者中有4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根治手术进行治疗,30例患者由于摒弃较轻采用改良后的根治手术,9例患者由于癌细胞开始恶化或者蔓延则采用全乳腺切除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患者ER、PR、Her-2等指标;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利用化疗等技术进行辅助治疗。 1.3患者出院后随访 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对这些患者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随访时间为三年,时间从患者入院开始计算)。本次实验中,随访率为99.94%(5例患者癌细胞复发或转移死亡)。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医护人员对手术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认真记录,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对搜集到的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检验表示。 2结果 对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根据产妇分娩的日期,单、双)进行分组,一组为三阴性乳腺癌组,另一组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三阴组患者中临床病理特征与非三阴组乳腺癌患者相比偏高;患者经医护人员极力救治后,多数患者康复出院;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三阴组患者癌细胞复发、转移概率要比对照组(非三阴组乳腺癌)患者高,且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三阴乳腺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诱发因素也较多,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手段,且患者在治疗后预后性较差。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本次实验结果显示,三阴组患者中临床病理特征与非三阴组乳腺癌患者相比偏高,三阴乳腺癌更容易进行远处转移如:肺转移、肝转移等,造成三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预见性较差。 TNBC是一个异质性群体,一半以上的TNBC都最终归结为基底细胞型乳腺癌。而TNBC在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上于基底细胞型乳腺癌十分相似。临床上,对于TNBC的治疗一般是按常规的治疗方案进行执行,患者手术前也采用一些如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患者手术后也多多采用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这样能够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综上所述,三阴性乳腺癌临床上发病比较隐秘,且患病率具有家族性,患者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且预后性比较差。虽然三阴性乳腺癌对临床化疗十分敏感,但是治疗效果却不如人意。如何进一步改善该疾病的预后性,我们医护人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最大限度的改善其不良预后。 参考文献 1孙国贵,王雅棣,胡万宁,等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xx,28(12):1255-1260 2马睿锐,陈琳,陈欣,等183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 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xx,27(3):230-233 3张毅,张颖,修海清,等三阴性乳腺癌TNM分期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xx,6(2):16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