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doc_第1页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doc_第2页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doc_第3页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doc_第4页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乘除法”学习计划单元学习内容:1、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理解千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3、结合例题的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探索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的意识。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千以内)的口算方法,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3、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4、能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除,能正确、迅速口算百以内加减法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口算乘法: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口算除法: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一个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单元学习课时:7课时单元学习小结:本单元知识在同学们的努力配合下,发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风格,使点点滴滴的知识象春雨一样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了学生的心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之目的,学生们对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地比较牢固,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新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协作研究相结合的最佳学习方式,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第一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学习内容: 课本第1、2页上的例题和试一试13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一位数 乘整十数、整百、整千数的思考过程和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知识,使他们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整千数的思考过程和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2、难点: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植树情境,导出有多少棵小树的主题上来,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研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 例题的放大实物图。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6捆小棒(每捆10根小棒)课时安排:两课时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20+20+20=60(棵)23=6203=60(棵)答:小树有60棵。每捆20棵学习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思路、反思一、复习铺垫:1、乘法口算2、口答例如:3个十是多少?600是几个百?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并解决问题2、小组探索算法3、学生多角度理解计算方法。4、练习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第1题三、巩固升华:1、完成“试一试”第2题2、完成“试一试”第3题3、小结归纳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口答师:(出示挂图)创设情境:学校绿化校园,买了一些树苗,你能从图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吗?引导学生从23来思考还可以从算式的意义思考引导学生倾听、理解、评价学生的算法,通过对比,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显示每捆20棵,4捆、5捆,一共有多少棵?引导学生说一说整十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口述口算结果和思路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回答,集体更正学生看图,提出:3捆一共由多少根?学生独立列式203=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小组内交流1、因为23=6,所以203=602、203=2020203、203可以理解为3个20,就是6个10等于60学生把计算过程填入课本,写出答语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计算,再在小组内讨论,对比计算结果,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独立计算后进行全班交流课时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练习课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2、 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理解口算的算理,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教学设计思路: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及要解决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写有19,1090 共18张数字卡片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复习导入判断502=1000因为65=30,所以6005=300二、指导练习1、练一练第1题2、练一练第2题3、练一练第3题(1)理解题意(2)解决问题1(3)解决问题2(4)解决问题3(5)小结三、指导学生做数学游戏出示判断题挂图显示第一题的图文继续提问:如果一箱40个,5箱一共多少个?教师在全班交流时,对学生在口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发现:每堆200根,有3堆,大象每天吃90根,小象每天吃60根提出问题: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教师先让学生找出隐含条件教师提出:根据这个情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游戏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学生独立看图,从中获取信息,理解题意,列式计算学生指名回答,并说一说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先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自选几题相互说一说口算的方法及哪些题目容易算错学生认真观察获取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学生找出“一星期有7天“,再独立列式解答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同桌同学进行游戏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板书设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练习课603=180(根),再计算200180=20(根),说明够一天吃603=180(根),因为180200,所以够吃一天课时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需要多少钱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2、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3、 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重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有进位的口算方法。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已初步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这一节内容中,学生要根据具体的情境,迁移以前学过的方法,帮助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准备:教学情境挂图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1、解决: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元?小结问题解决的方法2、解决:买3个球需要多少元?三、课堂练习巩固1、“练一练”第1题2、“练一练”第2题3、“练一练”第3题4、“练一练”第4题1、出示情境挂图2、你们从图上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4、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元?(1)你能列出算式并试着算一算(2)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3)引导全班汇报,并板书学生的方法你是怎么算的?观察和以前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第(2)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1)提示学生能比较全面的说出图上的信息巡视,个别指导在学生完成了以后,提问:你们都发现了什么?1、独立思考2、学生充分发言,自由表达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列式:123,并尝试计算自主探索,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作出评价可以转换成连加或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153=学生回答学生交流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学生独立计算,说说口算方法独立解决第2题中的两题学生交流图上信息交流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试做,同桌相互检查并讨论板书设计:需要多少钱123 (1)3个12相加 (2)3个10加上3个2课时教案第一单元第四课练习一教学目标:1、 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2、 结合具体的情境,在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选择信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中安排了难度不同的题,创设了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7题都是基本练习,8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讨论。教师准备:教学情境挂图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口算接龙二、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1、创设买水果情境算一算买苹果和梨分别要多少钱?2、逛体育用品商场算一算如果小明只带60元,可以买哪些球?3、解决同学们秋游中的问题算一算,交来的钱数对吗?三、课本基本习题练习1、指导完成第3题2、以竞赛的形式完成第5题3、引导学生完成第6题将练习一第1题口算题写成口算卡片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全班交流并板书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贴出各种球的价钱出示表格,教材第7页提问:你们怎么检查交来的钱对不对?巡视个别指导提问: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这些题的?以分大组的形式比赛(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片上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理解问题的含义,说一说两句话各是什么意思?关注对困难生的指导口算卡片上的题,并说出口算方法,先个别回答再小组接龙形式集体口算独立列式,同桌互相检查学生倾听并思考同学的提问独立完成前3个小题,集体更正,对同学的回答正误作出判断理解题意,独立思考,通过计算得出结论思考每道题左右两个算式的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直接写答案小组活动学生交流获取到的信息思考并理解关键词句,列出算式板书设计:练习一足球篮球排球皮球25元36元18元15元课时教案第一单元第五课参观科技馆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2、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3、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难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的算理。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从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进一步探索口算方法。教师准备:计算卡片学生准备: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复习导入1、口算2、口答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算法三、课堂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1题2、完成试一试第2题3、完成试一试第3题4、完成试一试第4题出示口算卡片例如:90里有几个十?420里有几个十?提出问题:60人,乘2辆车,平均每辆坐多少人?想一想: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说一说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有的同学算的非常快,你们是怎么算的?巡视辅导,出示几个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指名回答学生思考独立列出算式:60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学生看题回答先让学生依题意独立解答,然后进行全班交流练习时以“小组接力”的游戏形式开展活动板书设计:参观科技馆602=30(1) 因为230=60,所以602=30(2) 因为60里有6个十,6个十平均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课时教案第一单元第六课植树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2、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会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总结算法,并能根据同学的方法优化自己的算法,大部分学生已经会用乘法来想除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来学习新知。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生活中的情境导入36名同学,3人分一组,可以分几组?二、自主探索口算的方法1、独立尝试2、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3、比较优化算法三、课堂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1题2、完成试一试第2题3、完成试一试第3题出示情境挂图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组织小组活动教师选择板书算法把自己喜欢的算法讲给同学们听抽出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先让学生观察插图,从中获取信息观察挂图提出数学问题,可以分几组?363=学生用摆小棒的活动探索求商生:想乘算除法摆小棒学生选择自己的算法,在相互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算法全班交流,巩固算法,在计算中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独立尝试,解决问题板书设计:植树363=12(组)(1) 因为123=36,所以363=12(2) 因为303=10,63=2,10+2=12,所以363=12课时教案第一单元第七课练习二教学目标:1、 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乘除法的口算,体验算法多样化。2、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3、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练习。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乘除法的口算,培养学生用所学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思路:练习二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综合整理和复习,通过不同程度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教材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真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准备:口算卡片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复习口算,汇报方法二、探索练习,巩固新知1、第1题2、第2题3、第3题4、第4题5、第5题6、第6题7、第7题8、第8题9、第9题出示口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及得数,思考发现了什么出示本题插图巡视学生完成的情况出示本题插图组织学生交流算法让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上下两道题的异同点练习时不提具体方法要求引导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决,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练习时引导学生看清运算符号指导学生结合图文,认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学生以“开火车”形式完成独立计算后集体更正,仔细观察练习题,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文理解意思,独立完成理解图意,想方法,尝试独立完成独立完成,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解题过程:1004=96(元)962=32(元)或(1004)3=32(元)学生先独立填表,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独立计算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一个星期她能看完吗?”这个问题板书设计:练习二拓展性学习7208+( )=100 25+( )5=100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1、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2、 根据提问来判断并搭出同样的立体图形。3、 利用教材提供的实践活动,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数学操作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探索、交流、体验。单元教学目标:1、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 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3、 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的形状。4、 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相对位置。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二年级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二年级学习时,以观察简单的实物为主,而本册教材是以观察较为抽象的立体图形为主,并要用语言表达物体的相对位置。教材包括以下2个部分内容:1、 根据指令搭出立体图形。2、 根据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指令搭出立体图形,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教学课时:2时单元教学小结:本单元知识是观察物体,通过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不但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所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而且知道了最多只能看到此物体的三个面,并且还知道这三个面的名称。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研究,不但能准确判断从正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状,而且还能根据立体图形画出所指示的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课时教案第二元单元第一课搭一搭教学目标:1、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2、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 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以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根据立体图形和自己的猜想画出物体的三个面,再根据教师提供的正方形图形推导正方体的摆法,通过例题让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教师准备:实物展台学生准备:小正方体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故事导入二、活动学习,探索新知(1)活动一1、搭一搭2、猜一猜,画一画(2)活动二1、看一看2、摆一摆3、师生游戏4、同桌间游戏(3)活动三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让学生认识到了解一个事物的全貌,有多种方法你能用三个正方体搭出不同的形状吗?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如果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这个物体,会是什么样子?点评所画的作品出示5幅图布置四人小组任务教师发出指令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你们先搭好一个图形,看看我能猜中你的摆法并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吗你们想玩吗?同桌合作,比比谁通过最少的提问,猜出并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学生用三个正方体摆出自己能摆的形状几名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图形根据同学所摆的图形,猜想物体的形状,并画下来观看同学的作品,说说我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学生仔细观察这5幅图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搭出立体图形一位学生发出指令,另一个学生搭出立体图形,然后互换学生独立看教材15页,明白玩法先搭好图形,与教师一起参与猜图形的游戏,弄清摆法同桌互相玩一玩,比比谁提问最少,猜得最快,搭得最好课时教案第二元单元第二课练习三教学目标: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并理解从三个面观察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给定一个从某个面看到的形状,想象正方体是怎样摆放的。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拓展新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准备:正方体4个学生准备:正方体4个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点明课题二、指导练习1、第1题2、第2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3、第3题4、第4题本节课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练习课实物展台出示本题引导学生注意第一个图从上面和正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实物展台出示本题讨论时提问: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发现?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启发他们先搭出立体图形,通过观察画出相应的图形学生先用正方体搭出本题的立体图形,然后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学生先想一想,然后用正方体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再组织交流讨论学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看,填填学生理解题目意思,独立在本题的方格纸上画一画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1、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概念,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初步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学生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的思考方法。单元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称可以称物体的轻重。2、 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单位间的转换。3、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材安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了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克、千克、吨明确观念,教材创设了让学生操作的活动,使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单元教学课时:5课时单元教学小结: 本单元学生们通过自主研究与合作交流,对重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认识掌握的很到位,不但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而且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特别是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课时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多重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含义,感受“1千克”、“1克“质量的物体有多重。2、 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3、 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与能力,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估算出一些物品有多重。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中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学生在“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中进行实际操作,使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所感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克、千克,建立明确的重量与质量概念。教师准备:天平、实物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游戏导入2、实践体验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1、认识称2、认识千克(1)称一称(2)掂一掂(3)估一估(4)猜一猜(5)说一说3、认识克4、单位转换三、巩固练习,时间活动指导学生做20页“练一练”及“实践活动”做“背一背”游戏提问:要知道物体有多重,怎么办?让学生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拿出一塑料袋苹果出示都是1千克的两样不同事物,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教师指出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先给学生建立比千克要小的质量单位的必要性提问:千克与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出kg表示千克,g表示克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其他同学听学生掂一掂桌上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称学生用台秤称两袋盐的质量同学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学生估计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学生再次验证1千克,并感受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学生感受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例如:1枝铅笔约10克,1个鸡蛋约50克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台秤上的单位课时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1吨有多重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2、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单位间的换算。3、 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掌握1吨=1000千克。教学设计思路: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再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会感觉比较抽象,不容易建立和理解这个概念,因此,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展开讨论,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的练习,了解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建立1吨=1000千克。教师准备:例题中的有关图片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复习导入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引出课题2、提出问题三、探索新知1、探索问题(1)2、探索问题(2)a、探索进率B、练习3、探索问题(3)在什么情况下用吨作计量单位?四、练习巩固22页13题五、数学故事提问:我们学过的计量物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板书课题:吨的认识提出:你最想知道有关“吨”的什么知识?1、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2、合作探究学生会有两种排列方法板书:1吨=1000千克出示练习题4吨=( )千克6000kg=( )t出示课本21页“说一说”情境图13题练习方法一样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情境图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1千克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1)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2)吨和千克、克之间有什么关系?(3)在什么情况下用吨作计量单位?1箱苹果10千克,1副哑铃5千克,1袋大米100千克,探究( )个( )的质量是1吨小组合作把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再讨论: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学生指名回答学生举例说明学生认识到,这座桥最多能承载50吨的质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反馈学生讲故事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用这个办法称象学生计算这头大象有多重板书设计:1吨有多重1吨=1000千克4吨=( )千克 6000kg=( ) t 8000 kg=( )t课时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练习四教学目标:1、 巩固千克、克、吨的知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吨的质量概念。2、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和实际运用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练习中,第16题都是基本练习,第711题是开放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复习指名回答二、指导练习1、填一填2、连一连3、比较左右的大小4、填上合适的单位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吨、千克、克之间进率关系怎样交流时再次强调要注意台秤标记的质量单位让学生联系生活的实例独立连一连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口答学生回答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台秤,注意每个台秤所使用的质量单位集体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板书设计:练习四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完成第5、6题二、完成第7题三、完成第8题四、完成第9题五、完成第10题六、完成第11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获取信息有些学生可能在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这是一个实践性问题这是训练数学思维的问题,渗透着代换的数学思想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理解题意,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再反馈交流学生先说说图的意思,再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组织学生交流可以让学生实践操作再交流学生可能会有其他思路,只要合理,给予肯定和表扬课时教案第三单元第四课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目标:1、 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2、 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3、 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思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搭配的问题,会感到很有兴趣,为了让学生理解搭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配一配,训练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创设情境,探索搭配方法三、巩固练习教师出示情境图提问: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有多少种配菜方案?出示星期三的情境图1、提问:你可以怎样来配菜?2、提问:通过刚才的搭配,你发现了什么?3、这么多搭配方法,可以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观察情境图指出2种不同的配菜方法明确学习内容学生集体交流学生从挂图中获取信息,小组合作,得出结论同桌相互说一说发现可以用连线、图示、字母等方法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板书设计:搭配中的学问挂图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探索“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2、 学习连乘的运算。3、 体会有关估计的实践活动,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单元教学目标:1、 能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3、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是: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探索“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连乘的运算。学习顺序是: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在发现有关0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学习连乘。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百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继续学习乘法的基础。单元教学课时:9课时单元教学小结:本单元知识是学生们在独立思考和相互协作下顺利完成的,真正发挥了小主人的作用,通过看一看、摆一摆、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使学生们自主地发现了新知,掌握了新知,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一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养成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相应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课时教案第四元单元第一课购物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地计算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引入,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地计算方法。教师准备:情境图 学生准备: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探究算法,解决问题1、组内讨论2、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三、课堂练习巩固1、完成29页第1题2、完成29页第2题3、完成29页第3题4、完成29页第4题提问: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问:你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124=板书学生的算法引导学生说出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含义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交流时引导学生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小组比赛提示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观察挂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并在组内交流方法学生通过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打开书,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学生独立完成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反馈独立计算,填表,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自己独立解答板书设计:购物 1 2 4 4 8课时教案第四元单元第二课去游乐场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地计算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以“买票”的情景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师准备:情境图 实物展台学生准备: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计算比赛536=245=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三、探究算法,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2、引导学生观察后尝试说说自己的算法3、引导学生探索用竖式计算的方法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三、课堂练习巩固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写出答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吗?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16人坐太空船要多少钱?”讨论计算164的算法提问:每行有多少根?有几行?应该怎样计算?教师用实物展台进行直观演示出示124=164=,让学生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得数学生根据图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学生列出算式:164学生感受探究计算方法的必要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操作学生边看边交流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学生总结出: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完成书上“试一试”第1、2、3、4题板书设计:去游乐场1 6 2 46 4课时教案第四元单元第三课乘火车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教师准备:情境图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二、探究算法,解决问题1、根据问题列算式2、独立探究算法3、小组交流算法4、集体交流算法5、比较归纳6、提出问题进行知识反馈三、课堂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33页第1、2、3、4题出示情境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肯定引导学生选择问题以“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多少人?”为例提问:你会计算这个算式吗?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中教师强调计算竖式时“0”能否漏写,引导学生关注乘积个位上的“0”比较164=725=它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提问:7节车厢可乘多少人?强调计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学生根据题意列出问题的算式:725=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的算法在组内交流学生口头说明计算过程705=35025=10350+10=360一次进位和两次进位学生独立尝试解答1187=学生总结计算方法独立完成第1题第2题先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第3题小组竞赛第4题先充分思考后再同桌讨论交流板书设计:乘火车725=3607 2 1 5 3 6 0课时教案第四元单元第四课 05=?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2、 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3、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