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chng s)迂(y)B.荷担者(h)箕畚(j bn)始龀(chn)C.穷匮(ku)厝(cu)冀之南(y)D.万仞(rn)亡以应(w)雍南(yng)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河曲智叟(老人)B.汝心之固(思想)C.何苦而不平(担心)D.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经)3.下面的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方/七百里B.惩/山北之塞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投诸/渤海之尾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始一反焉“”同“”,(2)汝之不惠“”同“”,(3)河曲智叟亡以应“”同“”,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年且九十B.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C.投诸渤海之尾诉诸法律D.聚室而谋斯是陋室6.下列对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B.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C.杂然相许吴广以为然D.以君之力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0.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11.下列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12.(20xx湖北武汉单元测试)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B.列子是西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著的。C.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D.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13.导学号8908405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注鹬(y):一种水鸟。拑(qin):夹住。喙(hu):嘴。(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赵且伐燕()以弊大众()(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14.(20xx重庆中考)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xx年6月,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板、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投入8 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暖冬计划”指的是(2)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主题:活动形式一:活动形式二:(3)张薇同学想给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参考答案22愚公移山练基础1.C解析 “冀”应读“j”。2.D解析 “曾”用在“不”前,表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3.C解析 应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4.(1)反返往返(2)惠慧聪明(3)亡无没有5.C解析 C项中的“诸”意思都是“之于”。A项中的“且”分别解释为“况且”“将近”。B项中的“曾”分别解释为“连都”“同增,增加”。D项中的“室”分别解释为“全家人”“房屋”。6.D解析 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是A、B、C三项,操蛇之神的帮助是意料之外,不是愚公的想法。练提能7.(1)水的南岸(2)削减(3)更替8.(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山怎么样呢?(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9.D解析 D项中的“以”都解释为“凭借”;A项中的“其”分别解释为“他的”“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B项中的“焉”分别解释为“疑问代词,哪里”“语气词,不译”;C项中的“然”分别解释为“的样子”“对”。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1.D解析 愚公不仅有移山的决心,而且有具体的办法和行动,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练中考12.B解析 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著的。13.(1)将要使劳苦(贫困)(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渔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4)示例 从苏代的角度看: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引入,使惠王易于接受;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参考译文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渔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马上成为那个渔人!所以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这件事。练素养14.(1)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