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 立体构成是艺术领域中研究三维造型活动的共同基础学科通过本章的学习利用抽象的材料和模拟构造创造纯粹的形态造型从而引导学生从形态要素的立场出发熟练掌握三维形体的造型规律以下是立体构成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立体感觉和空间构型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6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立体形态概论 一、立体构成的涵义 二、立体构成的概念 三、立体构成的起源 四、立体构成的三个条件 第三章立体形态基本元素 一、形态的本质分类 二、形态的空间意识 三、形态的构成元素 第四章立体形态材料构造 一、立体形态材料加工 二、立体形态制造工艺 第五章立体形态形式感觉 一、立体形态感觉 二、立体形态形式 第六章立体形态综合造型 一、几何形体构成 二、抽象形体构成 三、装置观念构成 第一章立体形态概论 一、立体构成的涵义 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造型课也是一门艺术创作设计课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如何才能尽快理解并掌握这门课程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它的实质内涵才能做到行之有效学习这门课程的重点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首先它是以抽象的形式语言去表现社会现象和自然形态在现代艺术美学中这种构成的抽象美是传统艺术具象美的升华是人类在总结了历史美术的发展规律基础上产生的; 2)培养三维立体感觉把握物体的体积量感对各种形态的造型进行“简化”以最简单的方式简化到几何形块中去用立方体、圆锥体、球体、矩形体等形状来塑造实践 3)掌握立体形态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线、面的造型手段因为任何形体都可还原到点、线、面的构成中并且从分割到组合或从组合到分割地去变化进行既可表现形态造型实体又可表现实体中的空洞虚体 4)运用综合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把握形态传递方式从而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 5)从造型审美形式拓展到装置观念设计甚至还可以向造型之外更为广阔的领域渗透融进数学、力学、文学、哲学、宗教、戏剧、音乐、电影等各种门类之中 二、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规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构成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立体构成通过材料、结构将形态制作出来这与产品设计相同立体构成只要变化一下材料本身就可成为产品立体构成的原理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设计、展示设计、环艺设计、包装设计、POP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 三、立体构成的起源 20世纪初在印象派画家塞尚的方块风格和高更的原始主义神秘感召之下一批反叛之士拉开了现代艺术的序幕他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艺术观点并强调个人内心世界联想颠倒时序和空间形成了一股现代意识潮流其中最初的艺术流派是:原始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结构主义达达主义和风格主义 四、立体构成的三个条件 立体构成的因素就宽泛意义而言可分为视觉基本特征(关系因素)、环境条件(必要因素)、形态本身(对物像条件因素)这3个方面 1、视觉的基本特征 任何造型都是服务于人的人的视觉条件具有特征性涉及到视觉效应而视觉效应往往与人的生理、心理、情绪、文化背景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之所以能辨认某形状的存在除了物体本身的外在因素外全凭借人有着功能健全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器官将形象反映于视觉中枢但由于人的视觉器官的晶体结构并不完美也使人在辨认形态的过程中会有盲点、错视及错觉的现象发生致使人所见的形态与物体本身的面貌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视觉的生理组织往往影响到视觉现象的准确性因而成为辨认形态的表象的关键因素所以探讨立体构成必将涉及人的生理与心理问题 2、环境条件 在环境条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为光、色彩、明暗、距离、大气等它们都会影响视觉的判断 光线与色彩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因素它不仅是视觉辨认的主要媒介而且也是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生理、心理的机能因素人们看到的色相是物体受到光线照射反射的结果没有光线也就没有色彩的存在同时也由于光线反应的强弱而有“明度”的差距为了使人能知觉出浮现与背景的物象形态本身的色彩、明度、应该和背景的色彩、明度有着最起码的差距这样才能观察其存在、事实证明、光线、明暗、色彩与形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3、形态本身 我们常说的对象物主要是只形态而想台的内在本质的因素主要指形态自身所具有的机能、结构哦、 组织、内涵等这些都是物体外在的现象成立的条件因素 在立体构成的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形态的分类、造型的发展、中华民族自身在造型上形成的特点、这一特点与西方民族在造型创造上的区别较为基本地掌握立体构成的要素和这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只有把握这些关系才能由感性入手升到理性的分析 第二章立体形态概况 一、现代构成雕塑 1.超现实主义(Superrealism)二战之后现代雕塑中超现实主义就像是黑暗之后的黎明曙光引亮了艺术界众多的艺术家憧憬着神秘的诗歌、梦中的世界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境界这些作品的特征大致是没有五官表情朦胧状态和骨架式的构成 2.集合艺术(Assemblage)美国的构成雕塑、废品雕塑在20世纪50年代起成为主要方向评论家们把这种用现成品和废旧的材料通过组合装配而成三维作品称为集合艺术 3.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取用战后废弃的金属材料雕塑造型的另一流派是抽象表现主义抽象的艺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已成为文化的主流艺术评论家肯定了这种纯形式美的价值并称之为“前卫艺术” 4.动态艺术(KinetieArt)作为工业时代的回应在金属构成雕塑的大潮中动态雕塑也是其中一员他们追溯继承40年前的未来主义、机械美学对新的工业文明、速度、空间、材料和运动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5.波普艺术(PopArt)由于抽象艺术的文化垄断已成为新的权威针对这种抽象中的“自我”概念波普艺术诞生了 6.极少主义(Minimalism)它和波普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取消抽象艺术中的“自我表现”也都用现成品来表现强调作品中的“客观性”唯一不同的是波普艺术使用的是社会提供的图像而极少主义拒绝社会图像在作品中存在 7.大地艺术(EarthArt)后极少主义艺术的另一个流派是大地艺术他们将艺术搬出画廊和社会安放在空旷的大自然中使之成为巨大的、固定的地景把艺术搬到荒野去的目的意义首先是改变了以往艺术行为只是在博物馆室内封闭的空间里的观念其次目的是由现代世俗的社会联想到原始宗教行为的神秘领域意义在于呼吁挽救环境和挽救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二、后现代装置艺术 如果说立体构成与现代构成雕塑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它和装置艺术也有着间接的联系 装置艺术(InstalArt)又称“环境艺术”在当今西方的艺术中已成为艺术家们热衷于表现的形式它广泛存在于公共环境和室内建筑中又展示在美术馆、画廊和许多媒体上还在许多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上占据重要位置它不受艺术门类限制拥抱兼容造型之外去表明人类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后现代艺术的象征而今我们学习立体构成这门课时如拒绝发掘装置这个“宝藏”似乎是一种损失和遗憾 第三章立体形态基本元素 一、形态的本质分类 立体构成中形态元素的研究很重要形态不等于形状它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由无数个角度、体面形成的形状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概念体如果对自然界各种形态详加注意从微观到宏观还涉及到造型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形态关系形态的分类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方面 二、形态的空间意识 什么是形态的空间意识?立体构成中除了造型形态的实体之外还有一种虚拟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态几乎涉及一切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就十分强调“空”、“无”的美学观念认为“无”形比有形更富有表现力中国古典建筑中最讲究通透这种内外合一把建筑的实体与空间自然融合的方式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对景物的情思 三、形态的构成元素 1.点的元素 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形状多样排列成线放射成面堆积成体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三点含面四点含体 2.线的元素 立体构成中线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就线的形态而言有粗细、长短、曲直、弧折之分;断面又有圆、扁、方、棱之别;线的材质感觉上有软硬、刚柔光滑、粗糙的不同;从构成的方法看有垂直构成、交叉构成、框架构成、转体构成、扇形构成、曲线构成、弧线构成、乱线构成、回旋构成、扭结构成、缠绕构成、波状构成、抛向构成、绳套构成等 3.面的元素 面的形态元素在几何学中是线的移动的形态也是由块体切割后而形成面的感觉虽薄但它可以在平面的基础上形成半立体浮雕感的空间层次如果通过卷曲伸延还可以成为空间的立体造型 第四章立体形态材料构造 在三维立体造型中对材料的研究与使用非常重要材料的种类很多各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 材料的构成可唤起时代的联想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钢铁时代、塑料时代与合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材料还在不断出现丰富的材料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使材料的构成具有造型的生命力既可在构思计划后去寻找符合需求的材料也可先有材料采取“相面法”审视材料在玩赏之中得到灵感的升华尤其是对现成品和废品材料的使用上更是如此 一、立体形态材料加工 将各种材料按线、面、块分类然后进行加工制作其造型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步骤: 1.破坏与解构是对原型原材料的初加工也称“减法创造” 这是人的有意识行为形成一种特殊效果给人的视觉新刺激 2.组合与重建 将简单形体或是破坏、拆散后的材料重新连接组合创造一个新的整体造型这种手段也称“加法创造” 3.变形与扭曲 这是将规则的实体造型或原材料进行异化变形处理使单调冷漠的形体变成复杂生动的形态使平面形态变为曲面形态、凹凸面的形态使立体造型更为丰富 二、立体形态制作工艺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同时材料又决定了立体构成的形态、肌理等视觉效果下面列举几种比较适合在课堂中加工的材料具体如下: 1.纸类材料 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是学习立体构成的理想材料纸的工艺有折纸、纸雕和纸塑三种 2.泡塑材料 泡沫块是立体构成练习中最方便的材料 3.布绳材料 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质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造型来表现手段有:折叠、镂空、包缠、剪切、抽纱、编织、系结、缠绕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手段可以体现出二点五维半立体浮雕感和三维立体的装饰造型 4.竹木材料 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也有柔性拉伸强度大外表美观但由于竹、木是有机体会扭曲胀裂、变形因此加工时要注意适应材料特性并可上蜡或油漆以防腐 5.泥石材料 这里指在立体构成练习中使用较为方便的一些材料如雕塑泥土、水泥、石膏粉、滑石粉还有砖、瓦、沙、石等材料这些材料除了本身的加工成型工艺之外还可以与其它材料混合使用使立体构成的造型充分体现出综合材料的表现力 6.金属材料 金属造型的形式变化丰富也精致美观这是因为金属有光泽、有磁性、有韧性、有较强的视觉感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钢、铁、铜、铝、铅为主金属材料的成型是以线、棒、条、管、板、片等形状加工的工艺由于条件设备所限基本上是五个方面即切割、弯曲、打造、组接、抛光而且由于教室场地狭窄作品尺寸一般不宜过大追求的是小巧精致如同雕塑小样 7.废旧材料 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袋、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的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等除此之外还指各种废弃的轻工业产品、生活用品和现成品然而就是这些垃圾却成为立体构成、雕塑装置中的“宝贝”成为后现代艺术里的经典“垃圾文化”因为各种垃圾的形态结构、材料肌理和视觉语言都能触发我们创作的动机和灵感所以我们在进行这门课程时首先要到废品收购站或铁工厂去寻找材料寻找灵感有了这些废旧材料通过“相面法”创作构思也就随即而来 第五章立体形态形式感觉 在立体构成与雕塑、装置的造型中怎样才能体现出美的感觉?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心理的感觉二是形式的法则心理感觉就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由感觉所受的刺激引起视知觉的兴奋传导并且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对象的比如:对点线符号的心理感觉音乐家从中感觉到乐感舞蹈家看到的是动作舞感而雕塑家感觉到的则是造型中的美感这说明了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知识才能在符号的刺激感应之下产生心理感觉 一、立体形态感觉 1.量感 立体构成中的量感从物理现象上看可以理解为体积感、容量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界限感、力度感等而物体的大小、占据的空间、秩序与方向、单一与整体、聚合与分散等这些问题会使我们在构成的感觉中要“量力而行”比如说,在杂技中走钢丝、顶碗、顶坛、叠椅倒立等这些在表演之前都有“掂量”的适应感觉过程有了这种量感才能将表演发挥得极至量感的另一方面受心理因素影响 2.运动感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在人们的感觉中总把那些不可视的运动缓慢的物体当作是“静止的”正因为如此艺术家的兴趣与追求就是要去表现那些“静止的”形态中的潜在内力变化关系通过对物体材料的变形变质去强调物体运动变化的本质 3.空间感 我们多处谈及到空间表现问题我们已知在实体内的通透形式叫内空间在实体外部与空虚的环境表现方式叫外空间在这里主要指空间给人的心理感觉这种空间心理感觉是来自于形体向周围的扩张而产生的 4.肌理感 肌理感在造型的表现中也很重要它可以丰富造型加强立体感和质感尤其是在装置构成表现中可以使物体形态达到以假乱真的逼真效果造型中肌理表现有天然属性的本质肌理也有人为加工的肌理肌理按造型特点又可分为以看为主的平面视觉肌理和以摸为主的凹凸触觉肌理两类 5.错觉感 错觉不单指视觉上产生的错误感觉还产生在触、味、听和心理的错觉“瞎子摸象”的故事就是在触觉中所产生的错觉一提起魔术或立体电影人们知道这是一种错觉的反映但还是被深深地吸引着这也是错觉感的功效在立体构成和雕塑装置中同样也可以让错觉感发挥其魔幻般的魅力比如:利用光影、重叠、视点变动、空间进深、静止和运动等这些手段都能产生错视 6.色彩感 色彩感在立体造型和环境装置里是否存在?重不重要?应该说他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仍然不可忽视比如从一件小小的工艺品造型上除了观赏造型图案之外往往其中的色彩也会给人耐人寻味的感觉在大的装置构成中更是需要色彩的变换它可以增强心灵的感受调节不同的气氛和意境 立体造型中的色彩不同于色彩绘画和色彩构成设计它是在普通的色彩学基础之上因为它存在于三维空间中要受到空间环境、光影效果、工艺技术、材质本身等多方面的制约影响它不但在物理学方面对形态的表现起着作用还在心理学、生物学方面对形态的感觉也起到相当作用所以在造型天地里色彩有着相应的审美感觉和独特的规律性 二、立构形态形式 1.比例美 有关比例美的法则经许多哲学家、美术家、数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在国际上一致公认为:古希腊时期所发明的黄金率11.618长度比例关系具有标准美的感觉并还证明许多造型物体与空间只要近似于这个数字在视觉心理上就能产生部分与整体的比例美感因而黄金分割率的实际应用为233558的近似值比例即矩形中短边与长边的比例为短边(a)长边(b)=b(a+b)在整体与局部大面积比例上也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即a大面积b小面积c整体公式是c/a=a/b 2.单纯美 单纯的含义是指构造材料少造型结构简洁明朗并非是简单和单调的意思因为简单和单调的形体缺乏造型语言和内涵而单纯美的形态能创造出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变幻莫测的立体造型这就是追求单纯美的价值如:包浩斯时期设计的几何型简洁化的产品为什么至今还受消费者的欢迎?“IKEA”(宜家家居)的产品造型就是延续这个单纯美的意旨设计的 单纯美的原理一是将复杂的结构简洁化、秩序化这是因为人的视觉心理比较容易识读秩序化的形态二是将主要的结构特征突出化、强调化这样可以引人注目增强视觉感这也是立体构成的基本原则 3.平衡美 所谓平衡就是稳定的意思在多种平面设计中都要求体现出这种美感在立体造型中更是要强调这种法则因为不单是在视觉上要有平衡感在现实中还要有安全感和稳定感所以在立体造型中平衡美的意义是双重的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即对称、均衡(稳定) 4.节奏美 节奏在音乐中就是节拍有一种律动的美在立体造型中就是秩序有规律性变化美 “节奏如筋骨韵律似血肉”是指音乐中的强弱、快慢、长短、高低有序的曲调在节奏的强化之下产生情调唱之润之琅琅上口形成“韵律的美” 5.韵律美 在造型视觉艺术中线条的疏密、刚柔、曲直、粗细、长短和体块形状的方、圆、角、锥、柱的秩序变化、形式感和一致性则意味着“押韵”的概念同样也产生“韵味”音乐上有大调、小调之分大调庄重、激昂表现雄伟、壮丽的主题情调;小调轻快、欢悦表现优雅、抒情的主题情调由此看来在造型视觉艺术中大调稳定的符号在形体上表示方形、柱形、正圆形在线性上表示直线与粗线的含义小调不稳定、跳跃、变调的符号在形体上则表示锥体、多面体和有机体而在线性上则表现为曲线、斜线由这些点、线、面、体的符号形象在节奏的约束之下造型中表现出静态、动态的趋势也就形成了“旋律”的美感 6.对比美 是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相对抗在相对的矛盾中相异吸引互相衬托而形成对立统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在视觉心理中产生刺激的美感 在立体造型中为了使形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就可以运用对比的法则对比的表现形式内容很多有形体方面、空间方面、材质方面、色彩方面等等在各类设计方面运用对比法就更多然而有时过于强调刺激缺少调和形体空间就会显得杂乱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是:对比产生调和矛盾的双方越相近则越调和越对比则越刺激调和可使各要素之间相互产生联系彼此呼应、过渡、中和因此我们在造型中当突出对比时就要注意调和的一面当过于调和、形态呆滞、缺乏生气时又要辅以少许对比使之真正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7.强调美 强调含有夸张的意思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重点让视觉一开始就注意到最主要的部分运用强调手法要有节制只能突出夸张一个重点不能滥用否则会喧宾夺主以致失去审美价值 8.统一美 统一与调和的法则有相同之处都是将矛盾对立的双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产生和谐然而统一可以理解为更完整更确切它使各种多样复杂的因素统一在一个完整、明快、圆满的意境之中是完成作品的动力统一除了在视觉上对造型的结构大小、色彩强弱、材料组成的整体风格分辨之外还要在复杂的“感觉效果”上形成统一这种“感觉”是由各种要素的特殊个性形成的把这些复杂的个性要素统一在一个格调之中这就是统一美的秩序原则 第六章立体形态综合造型 一、几何形体构成 在抽象形态中几何形体块的造型是最基本的构成法立体几何形的单独体可以分为: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方柱体和方锥体等几种基本形体可以是实心的单独体块也可以是体现空间的空心体块如果加以物理外力作用进行拉伸或挤压使这几种基本形态变形便可以产生具有多种生命力的造型让几何体块的增值或消减再加以重构是变形的又一种手段如把这些相同的和不同的单体、综合体加以组合将能变化产生出丰富的造型形态 1.球体构成 立体造型中的球体是圆点的放大自然形态里的原始符号它的美学价值象征着美满、团圆和凝聚力量球体构成是自然形态向艺术造型的飞跃 2.立方体构成 立方体有六个面、八个角点、十二个根边线根据这种形态的基本元素可以从中进行变形、分割、组合获得更多造型的构成形式 3.柱体构成 柱体的造型有圆柱体和方柱体又可以看成是放大的线和圆弧形的面顶端平切为圆形斜切为椭圆形圆柱体的长短及不同的构成有着较大的潜在能力 4.锥体构成 角锥体形状很容易让人想起原始石器时代的利器、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和埃及的金字塔锥体的造型特点尖锐刚劲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二、抽象形体构成 造型上除了几何形体的组合构成外还有其它各种形态的综合构成这些构成表现丰富、形式多样还融合了造型之外的光学、力学、材料学、心理学等领域所以本章节把这些构成形式统称为“抽象形体构成” 1.动态构成 现代立体构成中动态构成是根据物理学中的动力因素构成采用动态的造型方式很多它可以依靠电力、机械力风力、水力推动还可以采取光的跳跃闪动具体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类:a.支撑力臂式b.盘旋滚动式c.悬挂风动式 2.力学构成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力学构成现象随处可见它以各种稳定、平衡的模式体现尤其是在建筑上如:打桩地基悬空的平台圆形的拱门大桥的斜拉索等这些都是通过各种重心力、支撑力、拉力、压力、夹力来使建筑物稳定的同时也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一种“惊险”的视觉美感 3.空洞构成 在现代构成雕塑中空洞、空间的造型形式是一种虚拟形态的表现技法上从实体向虚拟空间的转换突破“空洞”是在实体中钻孔打洞构成“有无相生”的造型“空洞”又是实体向外延伸的心理界定范围并且可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构成体这种虚空的存在充满着活跃的生命力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的“大音无声大象无形”就是对虚空境界美的崇尚唐朝诗人杜甫有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明代也有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窗外寂无人春风自吹入”的妙句都是虚空里想象生命力的虚构体现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他的雕塑风格演变过程也是在这虚空的造型艺术领域里不断探索追求 空洞的大小、位置形状能产生多种视觉心理因素在具象模仿的构成中空洞的概念可以是一个挖空的乳房一个注视的眼睛在抽象的虚拟构成中它又是意象的产物包容着种种联想的内容 4.空间构成 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