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第一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第二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第三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第四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第五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发现文中的精彩之处,借助课文回答问题。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特色,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含义以及好处。 4、感悟课文的语言,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书后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感受到儿童的勃勃生机。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感受儿童的生机勃勃。 教学准备:音乐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幻灯投影 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设悬念 1、播放春天在哪里(生跟唱) 2、同学们,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唱蝶舞的春天已经来了,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哪些诗句热情赞美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3、学生背古诗交流。 4、如果来到一个地方春游,你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春天? 5、古代一位诗人写道:“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幻灯片) 指名读。 交流:谁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师指点“解”是明白、知道的意思。“拣”指挑选 6、有一位有名的作家把这句诗反过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幻灯),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意思。“拣”是挑选的意思。 读题质疑(幻灯):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是谁“只拣儿童多处行”?“只拣儿童多处行”干什么?什么地方儿童多?儿童怎么个多法?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 师过渡: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第17课:只拣儿童多处行,相信大家学完后,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读课文,解疑问,理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生字,做到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划出有关的句子。 三、交流自学,梳理线索 1、读词语(幻灯片) 2、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3、是谁只拣儿童多处行?简介冰心。(幻灯) 4、文中写了哪些地方的儿童很多?课文可以分成几大块? (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玉澜堂)(板书) 5、课文哪些地方写出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 读句子:“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挤进?”;“我们站了一会儿,沿着湖边的栏杆向玉兰堂走,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在玉澜堂跟孩子们对话”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随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三、抓主线,划句子,读中悟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儿童多的语句。 2、指名交流,朗读感悟: (1)重点指导“?成千盈百的孩子,?小天使。” a、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儿童多:“散戏似的”、“成千盈百”、“挤”、“一群接着一群” b、除了写出儿童多,还表现出孩子的什么特点?儿童活泼:“飞涌”、“小天使” c、带着自己的感悟美美地读。交流感悟哪里写得妙。(联想合理,比喻恰当。课文的文字是活的,它有声音(“闹嚷嚷”)、有色彩(“大红门”)、有动作(“飞涌”),更重要的是它有感情,儿童就是“小天使”。 “小天使”在你们的想象中是什么?(有着洁白的翅膀、天真、活泼、圣洁、可爱?)是呀!偌大的颐和园就像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魔术匣子,从中飞涌出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天使。多么美丽的图画,多么美妙的场景,多么可爱的孩子?再来读一读这一节。 (2)其他句子: “我们本想?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 指名读,说出感悟。(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好像成了儿童的乐园,他们自由快乐,尽情说笑,兴奋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不知疲倦,欢畅活泼。)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 (领学生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辅助学生体会)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 “撞个满怀”是怎样的?指导学生进行表演,体会孩子们的有礼貌。 (在学生谈完体会后就让学生读一读) 3、师小结: (1)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海洋,儿童的乐园。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是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下面就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把你体会最深的一段话好好读一读。 (2)自由朗读后指名读 四、感受真情,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随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了许多充满活力的儿童,冰心奶奶找到春天了吗? 2、你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什么? 3、配乐阅读冰心的文章小橘灯,感受冰心对少年儿童真挚的爱。板书: 17、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多生气勃勃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小组成员:孙荣颖尹国华张丽秀卢佳佳 一、教材分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篇散文,作者冰心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从香山归来,在颐和园巧遇一群儿童的情景,赞美了美丽的春光,赞美了充满活力的儿童。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天真活泼,能大胆思考问题,能自主、合作学习书本知识,对春游中的生活更感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疑导入 首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汪楫的田间这首诗,冰心把这首诗改了一下,谁能说出这是什么意思?“拣”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量清层次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理解。 2再读课文,读正确、流畅,理清文章脉络,冰心“只拣儿童多处行”到了哪些地方?并在文中找出来。 (地点转换是本文的线索,抓住线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精读品味,深入探究 1.朗读课文,根据地址转换,表达作者怎样感情? 2.找出表示声音、色彩、动作的词,想象“小天使”在你们的想象中是么样子的? 3.老师指导学法,读课文-画句子-找词语-谈体会(充分发挥 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合作方式,探究教材中作者与儿童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儿童的活动力) 4.指名读5-7节,体会借花喻人的写法:花儿盛开-春光烂漫-儿童更旺。(师生合作,找出比喻句,理解作者由花及人的写法,由此,联想起“花儿和儿童一样”咱们儿童欢畅活泼,生命力旺盛,“快乐”充满人间) .5.设问作答,分角色朗读第9节 师生合作:(1)感悟出:儿童多的地方春光最饱满,儿童多处就是春天,春天在儿童升上,他们是祖国的春天,解决文后练习题的第3题。 (2)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四、总结课文,深化感悟 默读课文,回归整体,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感悟进行交流。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玉兰堂 儿童多儿童充满青春活力花开正旺借花喻人 儿童多处就是春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一、课文简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第一单元“春光无限”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引导学生感悟春光美,体会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多音字“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成千盈百、座无隙地、涌流、解数”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 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对儿童的喜爱。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出示春天的画面)你积累了哪些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学生集体背诵交流。 2、诗人人叶绍翁从一只出墙的红杏身上找到了春天,贺知章从柳树身上感受(:)到了春风的气息。你会去哪儿寻找春天?(学生简单交流) 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齐读,猜诗意。 (板书课题) 4、学生读课题质疑:为什么寻找春天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评析:播放音乐能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背诵有关春的诗歌既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又引入到要学习的课文情境上。课题是文眼,由课题入手质疑直奔中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初读感悟、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本课要注意的字词。相机指导“解”的读音;“盈”的书写以及“成千盈百”“解数”的意思。 3、分段朗读。按照“我们”的游览路线梳理文章脉络及大体意思。 【评析: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字词教学以检查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的能力,先让他们交流本课的重点词语,老师有针对性的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指导,相得益彰。】 三、品词析句、探究体验。 (一)学习14自然段,体会“多处行”。 1、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反映儿童多的语句画下来。 3、学生根据课文中找到的词句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4)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6)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无数、坐满、一群一群、喷发、撞个满怀”等词句体会朗读。 4、小组内再读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评价。 5、从“儿童多处”你还能读出了什么? 学生畅谈体会。 预设一:儿童多处春光特别美; 预设二:儿童多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预设三:冰心奶奶特别爱儿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体会。 【评析: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通过品词析句探究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进而将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重要的是要发挥好点拨、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二)学习56自然段,感悟春光美。 1、儿童多处春光如此让人心醉!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春的美丽?快来读读课文,把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课件出示: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体会读。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说说你的体会?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把你的体会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3、想象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课件:展现海棠树图。指导朗读。指导策略:读得让听得同学眼睛一亮。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他哪儿读得让你眼睛一亮。你抓住了海棠的花多,你注意了海棠花的色彩,你读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 小结: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课件出示: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 【评析:多种形式的朗读配合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学生充分领略冰心笔下那 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光,以及作者对春光的赞美之情。】 (三)交流探究体验,感悟花儿和儿童的特点。 1、看着眼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沐浴着迷人的春光,想想冰心奶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出示海棠儿童图)这才是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要寻找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冰心奶奶的心声。(出示第自然段) 2、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感悟花和儿童相通之处:生命力都很旺盛,让人都感到快乐。 (四)回顾全文、解决问题。 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个问题现在你解决了吗?指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儿童和春天的生物一样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为冰心奶奶喜爱儿童。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引读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 进行句式变换。(指导读出双重否定句的语气)。 【评析:无论是最初的浏览课文,还是反复读文,勾画书写,都能使学生沉浸在文本中,为围绕之前的提问展开师生对话,通过带着问题探究学习,学生对文本有了新的体验,体味了作者情感,此时再回到开课伊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上,主要问题的解决便水到渠成,自然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四、总结延伸、拓展升华。 这一节课,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了烂漫的春天,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与作者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对冰心奶奶有了了解,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出示冰心简介,适当拓展) 结束语: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处花儿旺,儿童多处春光好,儿童多处欢乐多,儿童多处活力足,儿童多处总是春,我们都不虚此行!而且你们的活力给老师带来了欢乐! 一、回顾复习。 1、交流上节课自己的收获。 2、听写生字词语。 3、检查朗读、背诵课文。 二、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1、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2、集体交流,相机出示第三、五自然段:“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学习比喻句体会其好处及“以花喻人”。 讨论解决: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有用许多笔墨写花儿?初步感知以花喻人的写作手法。 【评析: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为习作奠定基础。】 三、走近冰心、升华情感。 1、根据课后查阅的资料进一步交流对冰心的了解。 2、阅读冰心作品: (1)回顾已经学过的冰心诗歌雨后; (2)阅读纸船(课件出示)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浓浓的母爱。 小结:“给世界爱和美”“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儿童、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作品的主题。 3、再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冰心文章中对儿童浓浓的爱意,升华情感。 四、拓展阅读、感悟春光。 1、课件出示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2、交流阅读感受。 3、完成同步探究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课文的学习只是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阅读积累才是更重要的目的,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春光无限”。】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 推荐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寄小读者,写写阅读感受。 六、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多处春光美儿童多处就是春 儿童多处生机勃勃、给人欢乐冰心爱儿童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一、课文简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第一单元“春光无限”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引导学生感悟春光美,体会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多音字“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成千盈百、座无隙地、涌流、解数”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至9自然段。 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4、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5、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对儿童的喜爱。 情感目标: 6、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出示春天的画面)你积累了哪些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学生集体背诵交流。 2、诗人人叶绍翁从一只出墙的红杏身上找到了春天,贺知章从柳树身上感受到了春风的气息。你会去哪儿寻找春天?(学生简单交流) 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齐读,猜诗意。 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们以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在她62岁那一年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儿去找春天的呢?(板书课题) 4、学生读课题质疑:为什么寻找春天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设计意图:播放音乐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背诵有关春的诗歌既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又引入到要学习的课文上。课题是文眼由课题入手质疑直奔中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二、初读感悟、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本课要注意的字词。相机指导“解”的读音;“盈”的书写以及“成千盈百”“解数”的意思。 3、分段朗读。按照“我们”的游览路线梳理文章脉络及大体意思。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字词教学以检查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先让他们交流本课的重点词语,老师有针对性的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指导。】 三、品词析句、探究体验。 (一)学习14自然段,体会“多处行”。 1、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反映儿童多的语句画下来。 3、学生根据课文中找到的词句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4)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6)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无数、坐满、一群一群、喷发、撞个满怀”等词句体会朗读。 4、小组内再读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评价。 5、从“儿童多处”你还能读出了什么? 学生畅谈体会。 预设一:儿童多处春光特别美; 预设二:儿童多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预设三:冰心奶奶特别爱儿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体会。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通过品词析句探究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进而将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学习56自然段,感悟春光美。 1、儿童多处春光如此让人心醉!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春的美丽?快来读读课文,把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课件出示: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体会读。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说说你的体会?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把你的体会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3、想象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课件:展现海棠树图。指导朗读。指导策略:读得让听得同学眼睛一亮。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他哪儿读得让你眼睛一亮。你抓住了海棠的花多,你注意了海棠花的色彩,你读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 小结: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课件出示: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配合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较好的感悟冰心笔下那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 (三)交流探究体验,感悟花儿和儿童的特点。 1、看着眼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沐浴着迷人的春光,想想冰心奶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出示海棠儿童图)这才是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要寻找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冰心奶奶的心声。(出示第自然段) 2、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感悟花和儿童相通之处:生命力都很旺盛,让人都感到快乐。 (四)回顾全文、解决问题。 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个问题现在你解决了吗? 指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儿童和春天的生物一样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为冰心奶奶喜爱儿童。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引读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 进行句式变换。(指导读出双重否定句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与文本对话、带着问题探究学习,学生对文本有了新的体验,此时再回到开课伊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上,问题的解决便水到渠成,也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四、总结延伸、拓展升华。 这一节课,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了烂漫的春天,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与作者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对冰心奶奶有了了解,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出示冰心简介,适当拓展) 结束语: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处花儿旺,儿童多处春光好,儿童多处欢乐多,儿童多处活力足,儿童多处总是春,我们都不虚此行!而且你们的活力给老师带来了欢乐!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交流上节课自己的收获。 2、听写生字词语。 3、检查朗读、背诵课文。 二、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1、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2、集体交流,相机出示第三、五自然段:“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学习比喻句体会其好处及“以花喻人”。 讨论解决: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有用许多笔墨写花儿?初步感知以花喻人的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为习作奠定基础。】 三、走近冰心、升华情感。 1、根据课后查阅的资料进一步交流对冰心的了解。 2、阅读冰心作品: (1)回顾已经学过的冰心诗歌雨后; (2)阅读纸船(课件出示)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浓浓的母爱。 小结:“给世界爱和美”“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儿童、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 心作品的主题。 3、再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冰心文章中对儿童浓浓的爱意,升华情感。 四、拓展阅读、感悟春光。 1、课件出示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2、交流阅读感受。 3、完成同步探究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课文的学习只是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阅读积累才是更重要的目的,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春光无限”。】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推荐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寄小读者,写写阅读感受。 六、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多处春光美儿童多处就是春 儿童多处生机勃勃、给人欢乐冰心爱儿童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材分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篇散文,作者冰心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从香山归来,在颐和园巧遇一群儿童的情景,赞美了美丽的春光,赞美了充满活力的儿童。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天真活泼,能大胆思考问题,能自主、合作学习书本知识,对春游中的生活更感兴趣。 设计理念: 1、以地点转换为线索,引领学生诵读、变通、品味儿童和花儿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冰心奶奶独到的艺术眼光。 2、精读品味,倡导自学、自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关键的词语以及我和孩子的对话来认真品味美好春光。 3、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一样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3、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58节,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生机勃勃。教学准备: 计算机字幕:老师质疑问题。清代诗人汪楫的田间原句诗。教学过程: 1 一、揭题解题,激疑导入 学习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美丽春光召唤着我们,我们多么想出去找一找春天啊! (学生各抒己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屏幕:出示清代诗人汪楫的田间冰心把诗句改了一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拣”字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