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doc_第1页
研究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doc_第2页
研究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doc_第3页
研究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 栾丽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中药,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促使中药鉴定技术迎来新的进展。传统的中药鉴定方法主要有眼观、鼻闻、口尝和手触等方式,而这些往往都是由人们的经验所得,现如今,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例如,关系到基因水平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聚类分析等。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加强了我国中药鉴定的标准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该文就通过研究中药鉴定技术的新进展,从而对新技术的应用特点及未来前景加以综述。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新进展 R28A1672-5654(xx)01(b)-0197-02 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药在治疗疾病上已有不下千年历史,不良反应小是其优于西药的主要特点。但是,在制药时,鉴别中药药材的真伪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过程,这也是促进中药发展及临床应用的前提保障。中药药材种类繁多、品种复杂,为确保中药的质量,就必须拥有一套严格的鉴定技术,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的中药鉴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并逐步使其走向信息化、标准化。以下就是该研究的主要内容。 1显微鉴别技术 对于生物体而言,其所适应的环境是长期相同的,这就促使药材有着相似的外形。若只观察其大同小异的外形,则是很难对其准确鉴别的,但植物内部的组织构造和细胞形状等,却是大不相同的。若需对中药材的真伪加以鉴别,采用解剖学的方法就要组织解离、切片和制片植物药材的特征部位,再采用观察镜对生物的形态、结构、颜色、大小和表面纹理等进行观察,从而来鉴别中药材的优劣。在中药粉末显微特征这一领域,陈俊华1曾对其进行过综述。现如今,为研究出更好的中药鉴别技术,已开始深入研究中药药材的石细胞、淀粉粒、结晶体、色素块和腺毛等特征。 2光谱鉴别技术 对于光谱鉴别技术而言,其具体包括好几种方法,例如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在各国药典中有所记载。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巫军2等采用了紫外光谱法测定出银杏叶中的总黄酮。而通过分析中药材浸出液的荧光性质,孙文基3等测定出某些药材及它们的混合品的荧光光谱,例如秦皮、贝母和沙苑子等药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不同药材的荧光光谱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其鉴别效果是中药鉴别领域的一大进展。在中药材的各个组成成分当中,只要其相对稳定,那中药材的叠加光谱就会具有一定的重复性,通过对近一百种的植物药加以测定,再加上十多种的矿物药,制出近千张叠加光谱图,就证明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特征性,还具有较高的重复性。而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谢晶曦等1就论述了红外光谱在当中的应用,从而为中药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3聚类分析鉴别技术 根据药品的质量进行分类,需要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分析鉴定,这就可以通过采用多个模糊相似系数的方法对样品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分析所得各不相同的动态聚类图,可以判断该样品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样品的质量优劣。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木兰科花的紫外光谱,例如,李慧珍4曾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诸如马勃等3-4多种真菌的显微特征,结果表明,其所得结论和传统生物学方法所得的结论一致,这说明了在中药鉴定技术中,聚类分析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4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最初是应用在医学和动植物学,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将该项技术应用于中药鉴别。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不仅遗传和化学成分都十分稳定。一个生物体死后,其身体中的蛋白质等物质会很快分解,化学成分稳定性不高,而DNA则不同,可以保存下来,所以通过取出旧标本中的DNA,还能够进行研究。相关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王义权6等人通过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提取了旧药材的DNA,并且在实验中使用。而Shaw等6人通过采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扩增真假人参的PCR发现,真假人参所得的DNA指纹图谱完全不同。 5X射线衍射法 X射线衍射法最常见于鉴定矿物药,其原理是X射线在照射不同的物质时,其衍射程度也是不同的。相关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张汉明5曾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石膏、信石、白矾等矿物质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有着良好结晶度的矿物药的衍射峰十分敏锐,这样就能够通过比对已有衍射卡片数据,确定矿物药中的成分,除此之外,朱育平3也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各种马宝中的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真假马宝的成分是截然不同的。 除此之外,中药鉴定的新技术还色谱法、电脑图像分析法、化学模式识别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差热分析法、蛋白电泳法和生物芯片法等等。现如今中药鉴定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完善了中药鉴定体系,还促使其向标准化和科学性发展。 6结语 在中药材的临床应用和制药过程中,中药材的鉴定技术对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药材鉴定技术的种类和特点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中药鉴定技术,通过各种不同的鉴定方法,人们可以提高对药材的认识,从而了解药材的品质和特性。加强中药鉴定技术,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在运用新技术的同时,还能完善传统药材鉴定方法,从而加强二者的完美结合,让我国的中药鉴定变得更加合理与健康,让中药鉴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我国中药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华.中药粉末显微特征图绘制技术浅谈J.中国中药杂志,xx,17(5):316. 2巫军,李松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含量J.解放军药学学报,xx,18(2):109. 3孙文基,沙振方,严智慧.荧光光谱鉴别中药材J.中国中药杂志,xx,16(6):326. 4李慧珍,李水福,胡清宇,等.马勃类18种真菌显微特征的聚类分析J.基层中药杂志,1996,10(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