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工防雹的农业减灾效应.doc_第1页
浅议人工防雹的农业减灾效应.doc_第2页
浅议人工防雹的农业减灾效应.doc_第3页
浅议人工防雹的农业减灾效应.doc_第4页
浅议人工防雹的农业减灾效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人工防雹的农业减灾效应 徐正芬梁欢郑东齐 (福建省浦城县气象局福建浦城353400) 摘要: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因素很大,特别是冰雹天气对其影像最大,严重的时候可能造成农作物绝收等现象。文章从冰雹灾害的危害出发,阐述了几个比较先进的防雹方法,并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防雹工作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人工防雹;农业减灾;措施建议 :P481:Adoi:103969jissn16652272xx05007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特别是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四大冰雹频发地之一,冰雹灾害虽然发生的时间短、面积小,但是对作物的伤残程度特别大。据统计,每年大概有2万公顷的土地受到冰雹灾害侵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而农业生产特别是烟叶种植,冰雹灾害的影响最大,遭到冰雹灾害后,可能会造成烟田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1冰雹灾害的危害和防雹措施必然性 11冰雹的危害程度 冰雹灾害影响极为严重,一次较严重的冰雹会造成作物的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表1是某次大面积的冰雹灾害对我国农田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一次重大的冰雹事故对人员的财产生命安全的影响非常巨大。 12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 时间分布:我国冰雹的时间变化很大,而且具有季节性差异,冰雹出现月份呈现自南向北推移,每年2-3月主要出现在华南和西南地区,4-5月主要出现在长江、淮河流域以及四川盆地,6-9月主要集中出现于北方地区,7-8月冰雹主要集中于内蒙古境内。从全国看,冰雹主要集中在4-9月,这几个月占全年冰雹总量的80左右,其中出现频数最高峰是5-6月,占总数的20左右。我国冰雹多出现在夏季,冬季极少出现。 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冰雹主要集中于100120、3545范围以内,其中包含了20余个省、上百个县市。这是由于我国气候与地形特征所决定。在我国常遭受雹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山地和高原地区,主要包括:祁连山、天山以及燕山、阴山、大兴安岭等山脉,多雹区按照山脉的走向,呈带状分布。此外,南方地区受雹灾影响相对比较小,但是直径几厘米的小型冰雹还是时有发生,其也对农作物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13防灾效果 (1)云南一直是冰雹灾害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对此当地政府在这几年采取了一定防雹措施,取得如下成果(见表2)。 (2)福建闽北地区春夏季也是受冰雹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xx年37月的烟叶大田生长季节里,福建省南平市各县市共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的防雹作业272次,既减少了冰雹灾害损失,缓解高温干旱,也有利烟后田种植的农作物能正常生长。xx年南平市全市种烟面积30多万亩,预计收成超过80多万担,产值将超过10亿元。 综上所述,我国受到雹灾的面积广、时间长,灾害影响严重,所以,必须加大防雹工作的重视,加大防雹力度。从云南省和福建省的防雹工作成果来看,防雹工作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所以防雹工作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 2防雹工作的基本技术 21冰雹云的判定技术 判定一块积雨云是否能够形成雹云,对防雹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当前,利用多普勒雷达在检测冰雹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形成了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与高科技通讯设备组成的监测系统与防雹专家系统。这一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将推进人工防雹技术的革新速度。 211多普勒雷达判定技术 在相关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将多普勒雷达每6min拍摄一次的图片进行对比,可以在冰雹云生成时及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技术参数有:多普勒雷累积含水量()、反射率、冰雹指数、回波顶、风暴移动信息等。下面举例进行说明。利用值的变化进行冰雹云预测,冰雹云中的值一般在502以上,并且在降雹前,值会出现大幅上升,如果值迅速减小,说明已经形成了冰雹,本地或者下游地区将迎来冰雹天气。 212常规雷达结合双线偏振雷达技术 常规雷达结合双线偏振雷达的结合,不仅可以利用常规雷达获取雹云信息,而且能够获得云内的粒子信息和气流信息。这些信息是雹云判定的有效信息。利用常规雷达结合双线偏振雷达技术检测识别冰雹云是十分有效的。 213闪电定位系统 冰雹天气常常伴有雷电活动,冰雹云形成同时,云内电荷也以较快速度积累与变化,监控云内的电荷变化可以作为判定冰雹云的一个依据。比如:观察闪电频数就能有效地将雷雨云与冰雹云区分开。气象工作人员进行野外试验发现,云内的闪电频数超过100次5i时,就可以判定为冰雹云。而且闪电频数峰值出现时间与降雹时间有10min左右的间隔,这就给防雹工作留下了时间。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一种精准有效的方法,其正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 22防雹基本原理 221大量播撒催化剂 位于冰雹云中上部的云层中存在大量的过冷水,这个区域叫做冰雹生长区。在这个区域温度低,气流升速小,容易形成雹胎。在气流上升作用下,雹胚经过反复进入液态水累积区而变大,形成冰雹。如果这时,将装有碘化银防雹弹的火箭发射到云层,与雹胎争吸水分,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冰雹的产生。 222云中爆炸 使用人雨弹云中爆炸的方法能产生两种效果。第一,爆炸后的振动能够干扰云中的上升气流,达到阻值冰雹云增长的效果。第二,爆炸是过零水结晶,减少云层中液态水存在。利用上面两种效果可以有两种防雹方法:一是冰雹形成前,利用大量防雹弹爆炸抑制冰雹形成;二是冰雹形成后,利用大量防雹弹阻止冰雹生长。 3做好防雹工作建议 3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火箭发射点的标准化和装备的及时更新两个方面。要在主产区选择有效的发射点,在实现防雹目的的同时要保证不妨碍地区的通电、通讯、道路等设施的安全。而对于一些淘汰报废的装备要及时进行维护更新。 32加强经费保障 经费对于防雹工作的效果至关重要,所以各级政府及相关的部门要加大对防雹工作的经济支持力度。 33加强技术研究力度 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冰雹云的观测判定工作,掌握冰雹形成规律,对冰雹形成进行准确的预报。各科研部门要加大技术研究力度,确定防雹强度与用弹量间的关系,并不断提升技术方法,加强作业水平。 34加强人员培训 要加强对气象业务人员与火箭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并落实各项规范与制度,做到精准预报、熟练操作、规范管理。开展防雹作业之前,要集中对业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人员持证上岗;并且要战训结合,保证防雹工作的质量。 4结语 在我国冰雹灾害的作用面积广,时间跨度长,受灾程度严重,所以要求有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另外经过实践证明,防雹措施对农作物生产的保护时有一定的效果。本文通过对防雹措施进行介绍,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为农业防雹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王秋香,王晓梅,张春良,等阿克苏地区雹灾特征及其防雹效益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xx(6) 2邱雪清,蒋宗孝,伍毓柏,等三明市烟区冰雹特征及人工防雹效果初步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xx(3) 3李穗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