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匹罗星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应用.doc_第1页
莫匹罗星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应用.doc_第2页
莫匹罗星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应用.doc_第3页
莫匹罗星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应用.doc_第4页
莫匹罗星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莫匹罗星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应用 艾力1林霞2钟小苑1 1.广州新海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300;2.广州新海医院外科,广东广州510300 摘要目的探讨莫匹罗星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切开排脓后的疗效。方法选取113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及对照组56例,治疗组切开排脓后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纱条脓腔内填塞换药,对照组切开排脓后仅单纯引流,比较两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结果两组治愈率相同,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8.472.09)d,对照组(16.505.58)d,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匹罗星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可显著缩短病程,疗效确切。 关键词莫匹罗星;耳前瘘管;脓肿换药;细菌培养 R4A1674-0742(xx)03(a)-0075-02 作者简介艾力(1982.2-),男,陕西安康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及研究工作,邮箱:49946073qq.。 先天性耳前瘘管系第一腮弓在胚胎期融合不全形成的盲道,其管道狭窄有分支且弯曲,瘘管壁覆以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组织,如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1,传统方法治疗脓肿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引流,病程长,愈合慢,为探讨莫匹罗星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切开排脓后的疗效。该院xx年2月xx年6月间采用切开排脓加莫匹罗星(MPC)软膏换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来该科就诊的113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形成脓肿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依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男性1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29.746.98)岁,首次感染52例,再次感染5例,对照组56例,男性25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32.175.84)岁,首次感染50例,再次感染6例。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剃除脓肿周围毛发,范围3cm,75%酒精消毒皮肤,于脓肿最低处纵行切开皮肤,切口长度不小于脓肿直径的1/2,用止血钳于脓腔内充分扩张,消除脓腔间隔、未液化的粘连组织,使脓腔成为一个均一大腔,腔内脓液得到充分引流,保留部本脓液标本做细菌培养,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无脓液流出,2%莫匹罗星软膏充分涂布宽度为0.5cm的灭菌纱条,用此纱条由脓腔底部紧密填塞,不留死腔,切口外皮肤以涂有2%莫匹罗星的灭菌纱布外敷,换药1次/d,方法同上,使脓腔由底部逐渐生长缩小,至脓腔基本消失且无脓性分泌物引流时停止填塞纱条,待切口自然闭合。对照组切开排脓方法相同,仅以无菌橡胶引流条换药引流,同样保留脓液标本做细菌培养。 1.3评价标准 治愈:切口闭合,周围皮肤无充血、红肿,2周内无复发;未愈:切口无法闭合,肉芽组织外翻,脓液不干净或切口闭合后再发感染。 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参照xx年NCCLS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2。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u检验。 2结果 2.1治愈率及治愈时间比较 经上述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全部治愈,虽然总治愈率相同,但平均治愈时间差异显著,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8.472.09)d,明显短于对照组(16.505.58)d,经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09,P0.05),见表1。 2.2病原学结果 全部113例患者中共有105例做了细菌培养,其中97例培养结果阳性,分离菌株及对莫匹罗星的敏感度情况见表2。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病例中仅2例发生瘙痒及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3.51%。 3讨论 先天性耳前瘘管具有易发生感染及形成脓肿的组织学及病原学基础,通过97例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88.6%,其中又以葡萄球菌为主,国内曾报道过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可高达52%3,且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MRSA和MRSE的数量有所增加。因此,能否有效清除瘘管内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是治疗此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切排引流法符合脓肿处理的一般原则,具有很高的治愈率,但由于未对瘘管内的致病菌进行干预,故病程较迁延,伤口闭合缓慢,患者痛苦大。 文献报道的干预方法较多,如使用碘剂4、银离子制剂5、庆大霉素、甲硝唑6、中药制剂7-8等,但碘及银离子制剂系物理消毒剂,缺乏组织选择性,具有一定刺激,庆大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抗菌谱较窄且不适宜局部使用,中药制剂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确。MPC具有以下优点:抗菌谱适宜,对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物寄生性葡萄球菌等具有高度活性,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也有效9。敏感性高,试验显示总敏感率93.81%,对革兰氏阳性菌则高达96.5%,且对MRSA和MRSE均有效果。此数据与国内有关文献相似10-12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特异性和可逆性的结合细菌的异亮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与其它抗生素的机制不相同,无交叉耐药6。局部有效药物浓度高,临床使用的莫匹罗星软膏为20g/mL,远高于对金葡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的MICs0.060.12g/mL和0.120.5g/mL13。安全性好,MPC在血液中迅速水解成无抗菌活性的monicacid并很快代谢,其采用的聚乙二醇基质(PEG)是一种PH中性,无毒,低蛋白吸收水平的亲水聚合物14。使用MPC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AKP检查未发现异常15对低龄幼儿亦可使用16。虽国内有报道称使用莫匹罗星发生严重全身不良反应17,但该组未见发生。价格低廉,患者易接受。因此,局部使用MPC可有效的清除瘘管内的致病菌,明显缩短治愈时间。 但试验也暴露MPC存在的缺点,97例培养中,仍有11例为非革兰氏阳性菌,且8例培养阴性患者可能系厌氧菌感染所致,MPC对此类病原菌敏感性不佳,所以,在临床使用中MPC过程中,对效果不理想的病例,要及时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如结果为非敏感菌则应及时更换药物。 综上所述,莫匹罗星软膏用于治疗前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合并脓肿效果确切、不良反应率低、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0. 2倪芳,童明庆.xx年版CLSI/NCCLS有关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标准的更新要点J临床检验杂志,xx,24(3):235-239 3徐彩霞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治疗方法的探讨J科技通报,1989,5(6):54-55. 4王晓燕聚维酮碘创面换药治疗耳前瘘管脓肿J江西医药,xx,37(6):458-459. 5颜风芝,黄春艳应用亲水性敷料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护理J当代医学,xx,18(35):125-126. 6汪学凤.局部抗生素综合治疗耳前瘘管感染16例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xx,30(6):30. 7刘碧霞李玉云康复新液不同用药时间在儿童耳前瘘管换药中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xx,37(1):94-95. 8周姚萍耳瘘膏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xx,22(2):140-141. 9顾有守新型外用抗生素莫匹罗星J国外医学:皮肤科分册,1990,16(2):67-70. 10王惠云,戎国栋莫匹罗星与4种常用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xx,21(8):495-497. 11Leyd.,JJ,陈申莫匹罗星(百多邦):全新的外用抗生素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有效J临床外科杂志,1996,4(4):233-234. 12高建朋,赵旺胜莫匹罗星与其他抗菌药物对皮损分离菌耐药性比较J临床皮肤科杂志,xx,30(2):110-111. 13汪玲.氨酰-tRNA合成酶抑制剂作为新型抗生素的前景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xx,28(3):108-115. 14路娟,刘清飞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xx,29(8):1167-11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