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速铁路无交分线岔原理分析及调整 熊秋龙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接触网交叉线岔采用交叉布置形式列车高速通过时易钻弓,接触线交叉处采用限制管固定的方式对接触网的弹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列车高速通过时受电弓对接触网的冲击很大,容易打弓。因此,在国内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中,交叉线岔逐渐被淘汰,更多采用的是无交分线岔布置形式。在客运专线中,侧线通过速度要求较高时一般采用带辅助悬挂的42无交分接触网线岔布置方式,侧线要求通过速度较低一般采用简单的18无交分接触网线岔布置方式。文章主要是对18和42道岔无交分接触网线岔布置方式的分析及总结。 关键词:接触网;18道岔;42道岔;无交分线岔 :U225:Adoi:103969jissn16652272xx05042 1接触网18无交分线岔布置方式原理分析及总结 11设计原理 道岔无交分接触网布置的接触网是相互间独立和平行的,其方式类似于锚段关节内的接触网平面布置,平行接触网的工作区域内接触网是无交叉的。合理布置网间各参数,保证接触网在平、立面内均能实现网间的平稳过渡。 11高速铁路18道岔的设计依据及适用规范 111主要运行条件导线计算温度 最高温度:80。 最低计算温度:i25,25。 接触网设计风速:40。 动车组行车速度:正线350。 112受电弓尺寸及动态工作范围 受电弓尺寸:1950,弓头工作宽度1450。 受电弓横向摆动量:正线250,侧线200。 受电弓动态最大抬升量:正线150,侧线100。 12关键技术 接触网18无交分分支方式的关键技术包括:平面布置、立体布置和始触区确定及交叉吊弦安装。 121平面布置 如图1所示,侧线接触线距正线中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受电弓在线路最外端可触及到的尺寸限界(受电弓工作区625水平摆动量200受电弓抬升后加宽120945),定位柱O在距离岔心不小于25,即道岔开口不小于1320,94513201501170,以保证列车正线通过时不会接触到侧线接触线,相邻支柱O与岔心距离为1015之间,正线拉出值为400,可根据始触区位置进行调整,侧线拉出值为10001050间可调,1000945,以保证正线列车通过时不会碰到侧线接触线。始触区位置位于与的中间最为理想。 122立面布置 如图2所示,O柱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抬高20,柱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抬高120,O柱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抬高400,柱可理解为转换柱。正线导高没有变化是平直,正线列车可高速通过无影响。O柱到柱间受电弓由正线转向侧线或由侧线转向正线。 13列车过线岔情况分析 结合上面的分析,对列车通过线岔的三种不同情况分析如下: 131正线高速通过 在受电弓由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间的距离,始终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一半再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摆动量,因而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滑板不可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从而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时的绝对安全性,并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132侧线进入正线 因O柱处侧线比正线低20,且受电弓在侧线上接触不到正线导线,O柱处侧线比正线高120,与O这一段之间侧线导高有一个坡度变化,侧 线与正线之间有一个等高点。当机车通过柱时,受电弓由侧线接触线取流,当受电弓滑过等高区后,由于侧线接触线慢慢抬高,受电弓开始逐渐脱离侧线,并逐步接触正线接触线,开始由正线取流,实现受电弓平稳的由侧线过渡到正线上。 133正线进入侧线 原理同侧线进入正线,由于侧线导高在、柱之间存在一个坡度变化,且在O柱处比正线高,在O柱处比侧线高,当机车通过时,受电弓接触正线,由正线导线取流,由于从O柱到O柱,侧线导线是以一个降坡的坡度变化,当经过等高点后,受电弓开始接触侧线,并慢慢脱离正线,到达柱时,完全脱离正线,实现由侧线取流,完成正线到侧线的过渡。 1418道岔无交分线岔安装调整技术 141安装腕臂装置及定位装置 安装各种装置时应保证各种紧固力矩到位,不得随意调整腕臂安装形式。其中柱、O柱对侧线定位均需用特型定位器,以避免打弓、钻弓等弓网事故。 142调整拉出值及导高 (1)支柱在正线侧:O柱正线拉出值为150,侧线拉出值为150,侧线导高比正线高20;0柱正线拉出值400,侧线拉出值-1100,侧线抬高120;柱正线拉出值200,侧线拉出值400,侧线抬高400下锚。 (2)支柱在侧线侧:O柱正线拉出值为150,侧线拉出值为150,侧线导高比正线高20;O柱正线拉出值400,侧线拉出值1100,侧线抬高120;柱正线拉出值200,侧线拉出值400,侧线抬高400下锚。 (3)18道岔导线拉出值应严格按照安装图所给定拉出值进行调整。由于无交分道岔是通过导高的变化实现机车的通过,所以对导高的要求很高。 15检测始触区 18#道岔定义受电弓中心相邻一支接触线的距离为6001050的范围为始触区,此区域内不可安装任何线夹及金具等,且始触区的长度为812。若上述步骤调整后始触区不满足条件,则需略微调整下O柱与柱的拉出值,以保证始触区长度在812内,且始触区尽量保证在跨中。 16安装交叉吊弦 交叉吊弦指正线承力索在此处悬吊侧线接触线,侧线承力索交叉悬吊正线接触线。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仍按正常取值,即610。始触区前安装交叉吊弦1组,安装在550600(正线线路中心至侧线接触线在地面投影的距离)处。正线与侧线上的两根吊弦的间距一般为2。交叉吊弦安装顺序应保证在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进入时先接触到的吊弦为侧线承力索与正线接触线间的吊弦。 17接触网18无交叉道岔布置方式特点 (1)正线和侧线两组接触线不相交、不接触,没有线岔设施,故不会出现刮弓事故,也没有因线岔形成的硬点,提高了接触悬挂的弹性均匀性。 (2)它能保证正线高速通过时不受侧线接触悬挂的影响,同事机车能够平稳的由侧线驶入正线或者从正线驶入侧线。 (3)18#无交叉道岔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侧线接触线的导高要求很严格,它要求侧线接触线的导高在此岔区应有相应的变化,具有高差的设置,因此在施工安装调整中因严格按照规定对定位点和吊弦点进行导高调整。 2接触网42无交分线岔布置原理分析 21设计原理 相较18无交分线岔布置方式,42无交分线岔布置方式的特点是在正线与侧线间加入第三组辅助悬挂,加入的辅助悬挂分别与正线接触悬挂和侧线接触悬挂分别形成锚段关节式过渡。使列车由侧线驶入正线和由正线驶入侧线时,能够高速平稳通过。42道岔若采用绝缘关节方式时,还可起到机械分段和电气绝缘的作用。 211主要运行条件导线计算温度 最高温度:80。 最低计算温度:i25,25 接触网设计风速:40。 动车组行车速度:正线350/,侧线160。 212受电弓尺寸及动态工作范围 受电弓尺寸:1950,弓头工作宽度1450。 受电弓横向摆动量:正线250,侧线200。 受电弓动态最大抬升量:正线150,侧线100。 22关键技术 接触网42无交分分支方式的关键技术包括:平面布置、立体布置 221接触网42无交分线岔平面布置 图3中,1柱侧线为工支辅助线抬高250,O1间辅助线为工支侧线抬高250,1与O1间受电弓平稳的由侧线过渡到辅助线,O1柱辅助线为工支正线抬高200,间正为工支辅助线抬高200,O1与O间受电弓平稳的由辅助线过渡到正线,O1与O间受电弓只与辅助线接触。这样正线和侧线接触线不会处于受电弓的工作范围。 为使正线受电弓运行中不与侧线接触线发生接触,侧线受电弓运行中不与正线接触线发生接触。O1柱设置在道岔开口线间距970处。为保证受电弓的平顺过渡,定位柱间的跨距应不小于45。 222接触网42无交分线岔立面布置 图4中,接触线抬高设置的原则:受电弓经过道岔区域时只会与一支工作支接触线接触,同时保证正线悬挂与辅助悬挂接触线间不出现倒“”字状态。在道岔区对正线接触线的抬高设置,目的是为了能充分利用辅助悬挂接触线工作,减少对正线接触线的磨耗。 23列车过线岔分析 对列车通过线岔的三种情况分析如下: 231正线高速通过 在受电弓由正线高速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导线线与正线线路中心间的距离始终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半宽再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摆动量,因而当正线高速行车时,在O和O柱之间辅助线仅起到过渡作用,受电弓滑板受流经历“正线辅助线正线”的变化,因坡度变化小,过渡过程就比较平缓,从而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时的绝对安全性,并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232侧线进入正线 因O1柱处侧线比辅助线低250,且受电弓在侧线上接触不到辅助线,O1柱处侧线比正线高250,这一段之间侧线导高和辅助线导高有一个平缓的坡度变化(坡度一般为5),侧线与辅助线之间有一个等高点。当机车通过O1柱时,受电弓由侧线接触线取流,当受电弓滑过等高区之后,由于侧线接触线慢慢抬升,受电弓开始逐渐脱离侧线,并逐步接触辅助线接触线,开始由辅助线取流,实现受电弓平稳的由侧线过渡到辅助线上。在O1柱处辅助线导高比正线低200,受电弓只与辅助线接触,在O柱处辅助线比正线导高高200,受电弓只与正线接触,这一段之间正线和辅助线均有一个坡度变化(约4)正线和辅助线间有一个登高点,实现辅助线和正线间的平稳过渡。 233正线进入侧线 原理同侧线进入正线,由于正线导高和辅助线导高在O和O柱之间均存在一个坡度变化,且在O柱处正线比辅助线低,在O柱处正线比辅助线高,当机车通过O柱时,受电弓接触正线,由正线导线取流,由于从O柱到O柱,辅助线导线是以一个降坡的坡度变化,当经过等高点后,受电弓开始接触辅助线,并慢慢脱离正线,到达O柱时,完全脱离正线,实现由辅助线取流,完成正线到辅助线的过渡。同理当机车通过O柱时,受电弓接触辅助线,由辅助线导线取流,从O柱到O柱,辅助线导线是以一个升坡的坡度变化,当经过等辅助线和侧线的高点后,受电弓开始接侧线线,并慢慢脱离辅助线,到达O柱时,完全脱离辅助线,实现由侧线线取流,完成辅助线到侧线线的平稳过渡。 24接触网42无交分线岔安装调整技术 241安装腕臂装置及定位装置 安装各种装置时能够保证各种紧固力矩到位,不得随意调整腕臂安装形式。其中O柱、O柱、1柱定位均需用特性定位器,以免引起打弓、钻弓等弓网事故。支柱装配出现多支悬挂的情况较多,应合理确定支柱装配形式和装配顺序,达到既满足悬挂定位要求又便于施工的目标。 242调整拉出值及导高 O柱正线拉出值为200,辅助线拉出值为750,辅助线导高比正线高500起锚。 O柱正线拉出值300,辅助线拉出值150,辅助线抬高200。 O1柱正线拉出值200,辅助线拉出值200,侧线拉出值1200,侧线和正线均抬高200。 O1柱正线拉出值500,辅助线拉出值200,侧线拉出值400,侧线和正线均抬高250。 O1柱正线拉出值200,辅助线拉出值500,侧线拉出值300,辅助线均抬高350落锚。 42#道岔导线拉出值应严格按照安装图所给的拉出值进行调整。由于无交分道岔是通过导高的变化实现机车的通行,所以对导高的要求很高。 3结论和建议 石武客专和宁杭客专设计时速正线350,侧线160,均采用了42无交分道岔,经运行检验,效果良好。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对线岔的要求42#无交分道岔能够满足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42无交分道岔由于平面布置比较简单,列车正线能高速通过,弹性好,没有硬点,安全性好,且侧线行车速度较高,很适合高速列车运行的需要;无交分线岔侧线与正线没有联系,受电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素食面包市场销售规模及未来经营效益盈利性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硝苯地平缓释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江苏省宿迁市医院洁净室消防安全测试题十二(含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剧院消防安全测试题十八(含答案)
- 广东省湛江市公司消防安全测试题十四(含答案)
- 中医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人民币固定资产借款合同书
- 商业招商代理合同范本
- 摩托车科目一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维修钳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荣成市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部分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专用交换机(PBX)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家政产康培训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
- 项目整体回购方案模板(3篇)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 法国国家介绍
- 公园的欢乐时光记叙文(10篇)
-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课件
- 信息储存设备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