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出使外交考.doc_第1页
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出使外交考.doc_第2页
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出使外交考.doc_第3页
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出使外交考.doc_第4页
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出使外交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出使外交考 陈天宇,肖忠纯 (渤海大学历史系,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辽太祖时期设立锦州临海军节度使,现可考历任锦州临海军节度使(节度副使)有赵思温等22位官员。临海军节度使除了负责地方军政事务以外,大部分还出任了出使外交的使臣,主要任务有“贺生辰”、“贺正旦”、“告哀”、“祭奠”等,这些出使外交活动对于辽朝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乃至政治社会的稳定意义深远。 关键词: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出使 :K246.1:A:1673-2596(xx)01-0024-04 :xx年12月15日 作者简介:陈天宇,(1990-),男,渤海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研究和宋辽金史研究;肖忠纯(1969-),男,渤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研究和宋辽金史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金元时期辽西地区移民研究”成果之一(L13BZS008) 一、锦州临海军节度使考 锦州地处关内外咽喉要冲,北镇辽西故道,南扼辽西走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锦州,临海军,中,节度。本汉辽东无虑县。慕容皝置西乐县。太祖以汉俘建州隶弘义宫。统州一、县二:永乐县。安昌县。岩州,保肃军,下,刺史。本汉海阳县地。太祖平渤海,迁汉户杂居兴州境,圣宗于此建城焉。隶弘义宫,来属。统县一:兴城县。”由此可见“锦州”一名始于辽朝,并沿用至今。 据考证,历任锦州临海军节度使(节度副使)有赵思温等22位皇亲国戚和功臣旧勋。如表1所示: 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在诸多相关史料中部分立传介绍,部分仅有只言片语的记载,说明他们在辽朝政治生活中地位的高低不同。有的只是辛辛苦苦通过考取功名博得的节度使官职,有的却是一个家族连续几代都担任节度使这样重要的职位,还有的是为辽朝的江山社稷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栋梁之才。 契丹人统治下的复杂民族关系和南北分治政策也决定了作为封疆大吏节度使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州县辖内军事防御出兵征讨、政治决策百姓生活、地方生产房屋建设、奉命出使外交活动等一系列集军政财权于一体的事务。以耶律仁先为代表的节度使为辽代的政治军事斗争消除了潜在隐患,辽史卷96列传第二十六载:“九年七月,上猎太子山,耶律良奏重元谋逆,帝召仁先语之仁先曰:陛下若舍扈从而行,贼必蹑其后;且南、北大王心未可知帝执仁先手曰:平乱皆卿之功也。”耶律仁先在辽朝统治末期的皇太弟耶律重元谋逆叛乱中应推平叛首功,终于在咸雍元年加“于越”,改封辽王,成为辽朝历史上与耶律曷鲁、耶律屋质齐名,德高望重的三位“于越”之一。赵思温、萧兀纳、耶律术者同样在辽朝政治军事上为辽王初期的建立发展、中期的王室中兴和末期的危机挽救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赵匡禹为代表的节度使在临海军任上与民休戚、发展生产,为锦州以及周边州县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土的赵匡禹墓志记载其在锦州任上“去繁荷,劝农桑,缮庐舍。考未三载,治洽一同。”赵匡禹上任临海军节度使之后去掉繁琐的苛捐杂税、鼓励百姓发展生产、以官府的名义修葺房屋和百姓居所,逐渐形成了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道宗清宁六年(1060)死后葬于朝阳县台子乡山嘴子村南白道子山下。“泰山颓壤,宣尼曳杖而告凶;洹水悲歌,声伯泣瓊而言梦。”也是当地百姓爱戴赵匡禹,拥护赵匡禹这位百姓父母官的真实写照。 据辽代石刻文编辑录辽圣宗时期所刻韩佚墓志载:“拜始平军节度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寄重分茅,政成扷。三年解印,千里迥辕。”可知辽代节度使的任命是有期限的,“三年解印”也证明了可能是三年的任期。三年任期之后有的节度使在任上取得了良好的政绩,可以继续连任,辽史卷12圣宗本纪三载:“涅剌部节度使撒葛里有惠政,民请留,从之。”大部分的节度使任期结束后会调任。锦州临海军节度使的任职情况即大致符合“三年解印”这一制度。 节度使在辽代职官中地位较高。辽史卷37志第七载:“头下军州其节度使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说明朝廷对地方节度使的任命是非常严格的,即使是头下军州也要受朝廷直接任命。“初奠,皇帝、皇后率皇族、外戚、使相、节度使、夫人以上命妇,皆拜祭,循陵二匝而降。”可以看出参加国家级的丧葬仪式,节度使以上级别的官员是要求出席的。在朝廷的立春仪式上同样有相关的记载:“引节度使以上上殿,撒谷豆,击土牛”。这些都说明了节度使在当时朝廷地位的崇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辽代节度使是有斡鲁朵、京道辖州、部族、头下军州等区别的,身为头下军州和部分下等州军节度使的地位相对较低,他们是属于汉人、奚人、渤海人居住区域的长官,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歧视和提防。属国属族和部族节度使地位较高,他们都是远离辽朝统治中心的部族,因此中央皇权需要适当提高当地长官的地位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斡鲁朵节度使的地位最高,他们负责皇帝的安全保卫工作,始终围绕辽朝的统治中心,因此地位最高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锦州临海军节度使“隶弘义宫。”,即属于斡鲁朵节度使。 二、临海军节度使出使外交考 锦州临海军节度使除了负责地方军政事务以外,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就是奉命出使外交,下文按照临海军节度使的出使任务,分成“贺生辰”、“贺正旦”、“告哀(祭奠)”、“封赏”四类进行探讨。 (一)出使“贺生辰” “贺生辰”是奉命出使到其他国家祝贺皇帝或者皇后生日的出使任务。相关史料有关于临海军节度使“贺乾元节”以及“贺兴龙节”的出使任务记载,均在辽圣宗时期与北宋修好以后。 (二)出使“贺正旦” “贺正旦”是奉命出使到其他国家祝贺新年的出使任务。中华民族的传统对新年是十分重视的,身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契丹也深谙民族传统的道理,在“贺正旦”的出使任务中往往会加派比以往出使更多的使臣,以表达希望两国和平友好的态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3载:“辽圣宗开泰三年十二月丁丑,契丹使临海军节度使耶律少宁,副使永州防御使耿宁来贺明年正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5载:“辽兴宗重熙二十二年十二月辛丑,契丹国母遣林牙临海节度使左卫大将军耶律庶忠,夏州观察使兼东上合门使李仲僖,契丹遣始平节度使耶律祁,崇禄郎周白来贺正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6载:“辽兴宗清宁三年十二月丁卯,契丹国母遣左千牛卫上将军耶律世达,谏议大夫知制诰张嗣复,契丹主遣临海节度使耶律衮,引进使张挺来贺正旦。”此三次圣宗、兴宗年间的“贺正旦”出使规模都非常的浩大,耶律庶忠和耶律衮两次出使“贺正旦”的重要成员均达四人之多。 (三)出使“告哀(祭奠)” “告哀(祭奠)”是奉命出使其他国家通知自己皇帝或皇后死亡的消息以及在收到其他国家“告哀”消息时派遣使者去参加祭奠的出使任务。“告哀(祭奠)”和“贺生辰”一样在辽朝与宋朝澶渊之盟后一百二十年间无战事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了一种国家礼仪上的往来。 辽史卷15本纪第十五载:“圣宗二十八年春遣左龙虎卫上将军萧合卓馈大行皇太后遗物于宋,仍遣临海军节度使萧虚列、左领军卫上将军张崇济谢宋吊祭。”辽朝不仅派遣使臣到宋朝感谢出使“吊祭”,还派遣使臣把皇太后生前的部分物品派送到宋朝,以示对对方的尊敬和重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4载:“辽道宗太康二年四月甲寅,辽主遣林牙临海军节度使耶律孝淳来告国母之丧。”宋史卷19本纪第十九载:“辽道宗寿昌六年六月丙申期,辽国遣临海军节度使萧安世,太常少卿乾文阁学士姚企贡来祭奠。” (四)出使“封赏” 辽史卷4本纪第四载:“会同元年秋七月戊辰,遣中台省右相耶律述兰、迭烈哥使晋,临海军节度使赵思温副之,册晋帝为英武明义皇帝。”我们可以看出能够代表辽朝廷出使属国进行“封赏”的使臣一定是在朝廷内拥有较高地位的大臣,因此派遣赵思温这样为辽朝建立戎马一生的开国功臣作为副使出使晋国,足以展现辽国的气度非凡和人才济济。 在可考证的22位锦州临海军节度使(节度副使)中,有11位在历史记载中都承担了出使外交的任务,占其总数的一半,其中“贺生辰”有四位,“贺正旦”有三位,“告哀(祭奠)”有三位,“封赏”有一位。除此之外还有类似出使“贺登皇帝位”、“贺登皇后位”、“任免官职”等其他任务,可见在辽朝与宋朝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外交关系中派遣有地位有身份的官员出使是双方十分重视的事情,而且双方的出使外交活动是以多种形式存在并且有秩序的进行的。 虽然在辽史契丹国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记载的琐碎部分是奉命出使的政治外交活动,但是傅乐焕先生在其专著辽史丛考中考证了仅辽与宋两国在“澶渊之盟”签订后的一百二十年间里每年双方互派使臣,交贺“生辰”“正旦”,派遣“告哀”“祭奠”,“封赏”等相关事宜的受聘使者就多达一千六百余人,续资治通鉴长编辽史中记载有一千一百五十人。如此多奉命出使的节度使除了史料记载的出使任务以外,当然也分别在其任上为辽朝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临海军节度使在节度使任上奉命出使,处理国家、部族、头下军州、属国属族事务的途中彰显北方民族独特豪放的气质和地域文化,联络周边民族间的感情与交流以及在出使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其他民族的杂居与融合都无时不刻影响着局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着辽与周边民族、国家的战和与否,与整个辽朝的命运都息息相关。 注释: (元)脱脱.辽史卷39地理志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487-488. 据辽代石刻文编孟有孚墓志载,孟有孚在锦州临海军节度使任上担任节度副使。 对于出现周王“胡鲁古”以及“胡都古”名字的差异是因为契丹语和汉族语发音的不同以及当时的记载难免出现差异和错误。但辽史中记载的周王“胡都古”最为学术界所接受。 辽史中对于耶律术者有校勘记作如下的解释:“锦州刺史耶律术者,按卷100本传,左迁银州刺史。锦州为节度使,非刺史。”说明按照辽朝官制,耶律术者应为锦州临海军节度使。 张瑴,契丹国志卷12天祚皇帝下和三朝北盟会编卷17政宣上均记载为“张珏”。 辽史卷76列传第六、辽史卷98列传第二十八、辽史卷100列传第三十分别立传介绍了赵思温、萧兀纳、耶律术者的生平以及有关担任锦州临海军节度使的记载。 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300. 辽史卷50志第十九.中华书局,1974.840. 辽史卷53志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74.876. 参考文献: (1)(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宋)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xx. (4)付乐焕.辽史从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6)肖忠纯.辽宁地区辽代的民族和人口状况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xx. (7)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锦州市志综合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8)余蔚.辽代州制研究J.历史地理,xx(4). (9)崔向东.辽西走廊变迁与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J.广西民族大学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