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doc_第1页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doc_第2页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doc_第3页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 黎安琴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6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表现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像表现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和普通子宫肌瘤相似,其中3例患者主诉为盆腹腔包块,1例患者为月经改变,1例患者为下腹坠胀感或疼痛,1例患者为白带增多。术前超声确诊1例,5例患者误诊;本组6例患者中2例患者行全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治疗,1例患者行肌瘤剔除术治疗,1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2例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结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无特异性声像图是导致超声检查准确率较低的一项重要因素。 关键词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理特点;超声声像图表现 为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表现情况,我院对接收的6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xx年6月到xx年6月期间接收的6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为30岁,最大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为(45.92.8)岁。 1.2方法 超声检查选用SIEMENSACUSONX300,Mylab50XVISION,MindrayDC-6,彩色超声诊断仪器进行。探讨频率为:腹部探头应设置为3.5MHz,阴道探头应设置为7.5MHz。经阴道进行超声常规检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适当增加腹部超声检查,同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认真观察患者血流信号。 2结果 2.1临床表现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和普通子宫肌瘤相似,其中3例患者主诉为盆腹腔包块,占50.0%,1例患者为月经改变,占16.7%,1例患者为下腹坠胀感或疼痛,占16.7%,1例患者为白带增多,占16.7%。 2.2超声检查 本组6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术前经超声诊断确诊为静脉内平滑肌瘤,占16.7%;5例患者误诊,占83.3%;其中3例患者误诊为子宫肌瘤,占50.0%,1例患者误诊为子宫肌瘤伴变性,占16.7%,1例患者误诊为子宫肌瘤伴肌瘤腺症,占16.7%,1例患者为子宫肌腺症,占16.7%. 2.3手术方式及病理诊断 本组6例患者中2例患者行全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治疗,占33.3%,1例患者行肌瘤剔除术治疗,占16.7%,1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占16.7%,2例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占33.3%。 2.4随访 本组6例患者中4例患者获访,其获访率为66.7%,其中行肌瘤剔除患者术后2年内发生子宫增大现象,其余患者均未复发。 3讨论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一种子宫平滑肌瘤,临床上尚未明确该病发生的原因,通常认为该病发生的主要有两种:一是子宫肌瘤向静脉内成长所致;二是静脉内平滑肌瘤源于子宫脉管壁,延伸至静脉所致1。该病不仅可局限在子宫肌层静脉内,同时也可沿子宫静脉内生长,并可向子宫外静脉伸展蔓延,甚至可延伸至右心房及右心室2。据统计,约10%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可产生心脏症状,甚至会导致患者猝死,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3。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对接收的6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像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以下总结: (1)临床及病理特点。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以绝经前的经产女性为主,其临床表现多和普通子宫肌瘤相似,无明显的特异性。病变早期,若静脉内平滑肌瘤仅局限于子宫附件区域则极易导致误诊现象发生,使得患者被误诊为普通子宫平滑肌瘤或附件肿块。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病理形态学表现多和普通平滑肌瘤相似,即子宫肌壁间可见较多灰白色大小不等的结节,但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结节周围有扩大的脉管腔隙,且患者子宫壁、卵巢静脉内可见条索状或虫蠕状、蚯蚓状结节。 (2)超声声像图特点。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不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而且其超声声像图也同样缺乏典型特征,尤其是静脉内平滑肌瘤位于肌间壁且较小时,更易发生误诊现象。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的超声图像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低回声团块型;二是高回声团块型,患者结节间相互融合,边界模糊,极易误诊为子宫腺肌症;三是混合回声团块型,其主要表现为结节内回声紊乱,漩涡状改变不明显,易和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子宫肌瘤变性等混淆。因此,临床上仍需不断积累经验,深入研究,以有效的提高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郭李龙,刁永鹏,连利珊等.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治疗策略(附18例报道)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xx,21(3):335-340. 2梁宇霆,杨汉卿,孔令等.伴有静脉瘤栓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MSCT及MPR重建表现与鉴别J.CT理论与应用研究,xx,(1):93-99. 3封宇婷,徐芬,曾小凡等.累及右心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影像表现及临床诊治J.第二军医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