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XX-2016 年高二历史暑假作业 4(有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四)复习重点 鸦片战争的背景与影响;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天亩制度;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一单项选择 1鸦片战争期间,人民群众的抗英斗 争未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到清政府压制 B未与官军进行联合斗争 c其武器装备落后 D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 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 “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陈腐世界的代表 ” 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 “ 贱买贵卖的特权 ” 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 “ 对联式悲歌 ”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2 / 13 D “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 ” 体现出 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3 “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 上述条款应是近代中国同西方列强签的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4任何事物都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体现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打上时代印记的事件是 () A 1853 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吸收和利用 基督教思想 c天京变乱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某班设计了 “ 太平天国运动 ” 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 “ 历史背景 ”“ 重要人物 ”“ 天国兴衰 ”“ 历史文献 ”“ 学习检测 ” 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李鸿章崭露头角 c鉴史启智 D天朝田亩制度 6以下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发生的与安徽有关的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3 / 13 安庆保卫战 三河镇大捷 太平军西征 英王被俘 A B c D 7下列表格是中国近 代某著作的内容,以下对其评述正确的是 () 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公选官吏 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文教方面反对迷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 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 A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现代化的思想 B它是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反映了农民的要求 c它反映了洋务运动 “ 中体西用 ” 思想 D它违背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8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9清末民初民间有 “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之说,这里的 “ 宰相 ” 、 “ 司农 ” 分别指 () A李鸿章、曾国藩 B段祺瑞、曾国藩 c段祺瑞、翁同龢 D李鸿章、翁同龢 10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 “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4 / 13 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1 “ 打鬼烧书图 ” 是 19 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 洋教斗争宣传画,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 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这种斗争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 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 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迫使它们退出了山东 A B c D 12 1912 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 “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之句。此句体现当时国人的追求是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 c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D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13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江南制造总局厂炮厂湖北武昌起义门新青年 A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建立近代工业 B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向西方学习,探索现代化道路 D提倡民主科学,解放5 / 13 人们思想 14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 “ 文艺复兴 ” 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5孙中山先生于 1919 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 “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 僚、武人、政客。要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 ” 此后孙中山为 “ 搬去这三种陈土 ” 而采取的措施有 () 改组国民党 提出新三民主义 确立三大政策 发动“ 二次革命 ” A B c D 16宋庆龄说: “ 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 这里的 “ 内部条件 ” 主要是指 () A “ 一战 ” 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双重压制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 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 愿望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者 6 / 13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17 1923 年 1 月,孙中山发表和平统一通电后,中国共产党的周报向导批评他执行 “ 太右的和平妥协政策 ” 。第二年孙中山改变 “ 太右 政策 ” 的具体做法有 () 诚邀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召开国民党 “ 一大 ” ,改组国民党 接受中国共产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A B c D 18歌曲是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了时代特点,下列哪首歌曲是北伐战争时期的 A打倒 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 B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九 一八 ” , “ 九一八 ”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c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D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19毛泽东提出 “ 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依靠农民 ” 是从下列哪个事件中得到的教训? A北伐果实被蒋介石窃取 B南昌起义 () c抗日战争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0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 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7 / 13 出 新的革命策略。 ” 这里所说的 “ 新的革命策略 ” 是指 ()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1 1937 年 11 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称: “ 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 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 ” 材料反映信息不包括 () A国民政府宣言强调维护国家民族独立 B对全国持久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c国民政府发表宣言不再抗战 D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2 XX 年 2 月,百余张未曾公开发表的重庆老照片被发现,引起了文史界的震动。右图是新发现的一幅反映重庆人民上街游行的老照片,它可能拍摄于 () A 1919 年 1922 年 B 1927 年 1931 年 c 1935 年 1937 年 D 1942 年 1945 年 23抗日战争期间,延安 “ 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8 / 13 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 。其主要原因是 () A.中 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24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中华民族全民族意识的凝聚和全民族的抗战,首次充分得到了体现和验证。 B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再次得到了明证 c抗战的胜利,为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D抗战的胜利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机遇 25 1945 年 8 月 20 日美国出版的时代杂志,封面是一幅视觉效果强烈的图画,它明确告诉读者一个不 争的事实 () A日本向同盟国签署了投降书 B日本宣布投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c法西斯集团分崩离析 D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26 1947 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 “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 与此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9 / 13 A各民主党派与蒋介石决裂 B中共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c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D三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27战争题材电影在我 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 (图 4)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 A B c D 28某同学酷爱军事,他准备实地探访安徽各地,探究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取胜的原因,以下地点最值得他探访的有() 宿州双堆集 凤阳小岗 肥东撮镇 经县云岭 A B c D 2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是扫除政治民主化的障碍,这里的 “ 障碍 ” 指 () A列强侵略和本国封建专制统治 B小农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欠发达 c 军阀割据,政治上四分五裂 D敌强我弱的国际形势 3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不断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经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的发展,推动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民族意识的觉醒 10 / 13 二非选择题 31近代以来,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 曾国藩 材料二 “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 康有为 材料三 1894 年 11 月 24 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提出 “ 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 ” 。他在兴中会章程中痛心地写道: “ 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 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存厦之将倾。 ” 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 2)根据材 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张。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 3)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了哪些贡11 / 13 献?为什么孙中山会说: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 3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材料二( 1895 年)中日双方代表谈判。日本提出包括中国割让奉天南部、台湾、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 费银三亿两等内容的媾和条款,条件非常苛刻。 4 月 10 日,日本提出最后修正案,伊藤博文只准李鸿章说 “ 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 ,并以战争再起和进攻北京相威胁。 4 月 17 日,李鸿章终于和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 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这个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12 / 1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桧林著中国现代史 (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等列强侵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的特点并列举马关条约中体现其特点的条款。 ( 3)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其结果截然不同,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四) 一选择题 1 5DAADc6 10DADDc11 15cBcDB 16 20BcAAD21 25cDDAB26 30cDcAc 二非选择题 31( 1)洋务运动的目的: “ 师夷长技 ” 即学习西方先进的13 / 13 科学技术,镇压人民起义,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失败的原因:仅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没有改变政治体制。 ( 2)政治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 3)贡献: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Entertaining Us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重庆大学版选修九-重大版2004
- 《用“四舍”法试商的除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蔬菜培训基本知识总结课件
- 蔬菜品种知识培训课件
- Unit 9 Section A 1a - 2c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2《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怎样通知最快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常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蓄电池知识培训课件
- 《游动物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 体育消费及消费者行为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第2版 教学课件 8波浪能
- 四合院设计方案
- 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模拟小法庭剧本-校园欺凌
- 二手房交易承诺书范本
- 国有集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附详细版事项清单及议事规则)模版
- 社会情感学习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与效果研究
- 机电设备概论教案设计
- 焊材发放与回收及焊条烘干记录记录表
- 前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