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 李中建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省临汾市0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xx年4月至xx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主诉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温针灸施以治疗,观察组以隔姜温针灸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镇痛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两者患者经治疗其VAPS评分均得以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VAPS评分为(1.61.2)分,对照组为(3.42.0)分,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具一定治疗效果,但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镇痛效果更佳,疗效更好,具推广意义。 关键词隔姜温针灸;腰痛;效果 腰痛为临床常见病征,以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为主要症状,于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中医对于腰痛早有描述,素问?病能论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痛缘于肾虚。既往有研究资料表明1,体针疗法及耳针疗法应用于腰痛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肯定,预后效果较好。针对此研究背景,本文主要探讨了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以为腰痛病征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xx年4月至xx年4月我院收治的主诉腰痛患者50例,回归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xx年4月至xx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主诉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患者源于住院部。所有患者均行中医面诊、问诊及脉诊确诊。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2至78岁,平均年龄(48.95.2)岁;病程7天至13个月,平均病程(6.22.5)月。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于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温针灸施以治疗。针灸取穴:肾俞(双侧)、腰阳关、腰夹脊、次髂、风市、阳陵泉、秩边、环跳、委中、昆仑、阿是穴。取侧卧位,露患肢。使用75%酒精对施针区进行常规消毒,取2575mm毫针,押手按定肾俞穴后进针,刺入0.5寸,徐徐按入2.5寸深,以得气为度。而后捻转2至3分钟,继之施以温针灸,每次施灸30分钟。腰阳关、环跳、委中操作方法同上;其余诸穴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施针1次。 观察组行隔姜温针灸施以治疗。针灸取穴:肾俞(双侧)、腰阳关、委中、大肠俞、关元俞、承山。取长约2.5厘米长艾段及2毫米厚老姜片,于姜片中穿孔以顺利穿过针柄为准。取俯卧位,使用75%酒精对施针区进行常规消毒,取0.3040mm毫针,垂直进针2至5分(具体进针深度根据患者高矮胖瘦而定),随之采用阖补法,以得气为度。而后将姜片穿过针柄紧贴于皮肤,于针柄顶端插上艾条,点燃艾条底端,待艾条燃尽之后(一般需20分钟左右),清除灰烬,出针。每日施针1次。两组均接受为期四周的临床治疗。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以镇痛效果分及治疗效果为观察指标。其中,以VAPS视觉类比疼痛评分法作为镇痛效果的判断依据。 1.4疗效判定 (1)治愈:腰痛及其相关临床症状均消失。 (2)有效:腰痛及其相关症状改善明显。 (3)无效:腰痛及其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抑或腰痛程度加深,病情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腰痛评分 经治疗后,两组VAPS评分均下降明显,两两比较,差异显著,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VAPS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显然低于后者,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痛为中医临床常见病征,临床多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冷痛、伴双膝酸痛,临床多虚实夹杂为病,病情缠绵,迁延不愈,且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曰:“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疲闪挫其标也。”由此可见,腰痛由肾虚、精气亏损及筋脉失养所致,故而腰痛治疗当以祛风除湿、温补肾阳、通络止血为原则。 医学入门指出:“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传统中医治疗多采用隔物灸、温针、普通针刺等方法,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不佳。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结合上述治疗原则,行隔姜温针灸施以治疗。取肾俞以补益肾气防肾虚,取腰阳关、委中以通经活络、温经散寒,取大肠俞、承山以清热止痛、舒筋通络,取关元俞以固本培元。且以生姜之温达性活血通脉之效,以艾火持久之温热直达病区深部,提高循经感传之功效。故而,隔姜温针灸可达三重治疗效果,以奏“温经补肾、祛风除湿、通络止血”之效。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镇痛效果佳,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鸣炜.灸法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xx,31(10):742-743. 2贺青涛.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