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黑质纹状体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doc_第1页
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黑质纹状体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doc_第2页
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黑质纹状体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doc_第3页
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黑质纹状体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doc_第4页
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黑质纹状体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黑质纹状体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刘书芳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帕金森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根据处理方法,将72只大鼠分为健康大鼠组(ZC)、盐水处理组(YS)、依达拉奉0.3mg组、1mg组、3mg处理14d组(3mgA组)、3mg处理28d组(3mgB组)。观察各组30min旋转次数,并测定黑质内尼氏体细胞数和黑质、纹状体内的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结果0.3mg、1mg、3mgA、3mgB组旋转次数显著低于YS组,但是高于ZC组(P0.05)。ZC组左侧尼氏体细胞数最高,其次为3mgA和3mgB组,YS、0.3mg、1mg组左侧尼氏体细胞数最少。ZC组的丙二醛含量与一氧化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mgA组和3mgB组则显著低于YS、0.3mg和1mg组(P0.05)。结论对PD大鼠注射依达拉奉,可以较好的保护神经,改善大鼠行为,抑制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生成,防止机体过氧化作用,揭示了依达拉奉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帕金森病;依达拉奉;神经保护;抗氧化 R725A1672-5654(xx)08(b)-0075-02 帕金森病(PD)是当前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1。氧化应激反应被认为是导致帕金森病的主要机制2。因此,保护机体神经组织并且尽量的防止氧化应激反应是帕金森病治疗的关键3。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4,近年来我校以PD大鼠为对象,发现依达拉奉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和黑质纹状体MDA、NO有一定的影响。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20)g,标准环境下饲养。抗坏血酸、阿扑吗啡、抗络氨酸羟化酶抗体、二氨基联苯胺(DAB)、6-羟基多巴胺(上述材料均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SABC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公司提供);丙二醛试剂盒、一氧化氮试剂盒(南京建成公司提供);依达拉奉(先声东元公司提供);BX50WI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提供),MICRO4动物脑立体定位仪(美国WPI公司提供)。研究时间为xx年3月xx年5月。 1.2模型制作与动物分组 1.2.1模型制作选择60只大鼠制作PD模型。腹腔麻醉,固定在动物脑立体定位仪,沿中线切开2cm切口,暴露前囟,确定左侧前脑内侧束位置和钻颅部位。钻开直径2mm颅骨孔,微量进样器进针至靶点。约10min后,注入6-羟基多巴胺4L,浓度为2g/L,速度为9ng/s。注射完成后留针10min,然后退针。明胶海绵堵塞颅骨孔,青霉素常规消毒、缝合皮肤,然后放回笼中。 1.2.2动物分组12只大鼠为健康正常组(ZC),不作任何处理。12只大鼠为生理盐水组(YS),在PD模型制作完成30min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2次/d,连续14d。另48只PD大鼠为实验组,在PD模型制作完成30min后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浓度分别为0.3、1、3、3mg/kg,记0.3mg组、1mg组、3mgA组、3mgB组。除3mgB组外,每日注射2次,持续14d;3mgB组持续28d。 1.3评价方法 1.3.1旋转实验ZC、YS、0.3g、1g、3gA组在处理14d、3gB组在处理28d后腹腔注射阿扑吗啡,标准为0.5mg/kg。注射5min后持续记录30min。如PD模型大鼠在30min内旋转次数大于210次,为制模成功。如制模不成功,重复1.2制模和分组过程。 1.3.2组织学方法复合麻醉剂深度麻醉后,快速灌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快速灌注200mL4%甲醛,再缓慢灌注300mL甲醛。断头取脑,置于4%甲醛,4冰箱固定4h。然后依次置入20%、30%蔗糖磷酸盐缓冲液,4冰箱直至脑块沉入瓶底。取纹状体、中脑组织行冠状连续冰块切片,作尼氏体染色,计算黑质内尼氏体细胞数。 1.3.3神经生化学检测在大鼠断头后,快速取出大脑,分离出纹状体和中脑黑质,4生理盐水冲洗,滤纸拭干,置于-80超低温冰箱。称重后,剪碎组织块,置于冰浴玻璃匀浆器匀浆。然后按照丙二醛、一氧化氮试剂盒操作要求,测定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活性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LSD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处理对大鼠旋转次数与黑质内尼氏体细胞的影响 各处理对大鼠旋转次数与黑质内尼氏体细胞数的影响见表1。0.3mg、1mg、3mgA、3mgB组旋转次数显著低于YS组,但是高于ZC组(P0.05)。ZC组左侧尼氏体细胞数最高,其次为3mgA和3mgB组,YS、0.3mg、1mg组左侧尼氏体细胞数最少。 2.2各处理对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各处理对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