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孙辈当好配角不越位.doc_第1页
爱孙辈当好配角不越位.doc_第2页
爱孙辈当好配角不越位.doc_第3页
爱孙辈当好配角不越位.doc_第4页
爱孙辈当好配角不越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孙辈当好配角不越位 文马志国摄影刘颖 把孙子当儿子养的老人 老李夫妇的独生女成家后,小两口就和老李夫妇一起生活。不久,女儿怀孕了;再不久了,女儿当了妈妈,给老李夫妇生了个外孙子。这可把老李夫妇乐坏了,整天合不上嘴。 老李夫妇心疼女儿,晚上就主动把孩子抢了过来,让孩子晚上跟自己睡一个房间。结果,孩子没有了吃奶的机会,妈妈的奶水刚刚要下来又回去了。 再后来,外孙子干脆成了老李夫妇的孩子,白天黑夜都和姥姥姥爷在一起了。姥姥挂在嘴边的理由似乎很有道理:小两口白天都要上班,晚上缺觉了怎么行? 这叫什么理由?-代又一代,哪个年轻父母白天不工作,可谁不是晚上自己照看孩子?不管这理由在理不再理,反正小两口落得个清闲自在,孩子成了老李夫妇的孩子,老李夫妇当起了”爸爸”、“妈妈”,把外孙子当儿子养着。 转眼,外孙子三四岁了,爸爸妈妈成了无所谓的人,甚至成了陌生人。更有意思的是,老李夫妇还经常抱怨小两口长不大,不顶事儿,也就越发不敢把孩子交给他们。真不知老李夫妇还要把外孙子当儿子养到什么时候? 都是心理情结惹的祸 从上面的真实案例可以鲜明看出,有些孩子的亲情缺失,确实是因为祖辈存在问题。这个问题用句形象的说法:不少老人在把孙子当儿子养。这是为什么?有人把这说成是爱,有人说这是隔代亲更动心。也许老人的确更疼爱孙辈,也许这里面确实有爱的成分,但是,实质上这是老人心理情结的表现,而非理性的爱。 一是依赖心理在我们的亲子关系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亲子心理一体化倾向。那就是,亲子之间有一根似乎永不消失的心理上的“脐带”,让亲子成了心理上的“连体人”,彼此都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有了更大的依赖性。等子女长大了,这种亲子心理一体化情结就自然地延续到了孙辈身上。于是,导致了很多老人把孙子当儿子来养。这,实质上是老人借以来满足自己的依赖心理。 而是退化心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老年人表现出儿童的言行特征,正所谓“返老还童”。由于老年人在心理上有接近儿童的倾向,也就容易把孩子当自己精神上的朋友。由于这种返老还童的心态,老年人更容易看重与孙辈的情感维系,而淡化了理性方面的责任。 三是眷恋心理孩子们犹如旭日东升,老年人则是夕阳西下。看到孙辈们如雨后春笋,勃勃生机,老年人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情,同时也萌生了对年少时光的眷恋之情。于是,老年人愿意和孙辈生活在一起。 四足补偿心理老年人退休后也萌生空虚、失落和寂寞之感,希望通过某种活动来加以补偿,把生活的希望和欢乐更多地寄托在孙辈身上。同时,孩子和老人都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于是,老人更喜欢亲近孩子,也是十分自然的事了。再有,有些老年人在子女身上可能留下的一些遗憾,现在要在孙辈身上弥补。 五是期待心理人到了晚年,期待心理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第三代的身上。成功者希望第三代人后来居上,超越自己:失落者希望第三代人不要重蹈覆辙,贻误人生。也就是说老人们对孙辈的爱,是一种期待。 当好配角不越位 那么,为了让孩子真正能够心身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祖辈又该怎样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首先是把握好扮演的角色 在祖孙三代的这个家教舞台上,作为老人,首先要把握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的父母才是这台戏的主角,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都是配角。要想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当然,首要的是在孩子的养育上父母不缺位,另外还需要祖辈在孩子的养育上不越位。主角不缺位,配角不越位,各自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一台家教好戏。所以,作为老人我们要当好这个配角。 一是在心理上当好配角要当好配角,就要为自己增强点独立性,别在心理上过分依赖晚辈了,别再以爱的名义把孙子当儿子养了。我们要看到,把孙子当儿子养,实质是侵权,是剥夺孩子父母的权利和责任。所以,老人在心理上要做到把孩子还给他的爸爸妈妈。我们不能和孩子的爸爸妈妈争孩子,要狠狠心,让孩子爸爸妈妈自己带孩子。我们把孩子还给他的爸爸妈妈,在孩子的实际养育上,不是不闻不问,不是不管不爱,而是把养育孩子的权利和责任归还孩子的父母,是把亲情回归他们亲子之间。在祖孙三代的家教舞台上,我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当好家庭教育的配角,该配合的时候配合好;就是当好孩子父母的助手,该帮把手的时候帮把手。如此,我们的爱就恰到好处了。 二是在行为上当好配角如果带孩子需要帮把手,最好去儿女家帮忙带孩子;如果需要让孩子到自己家里,最好晚上让爸爸妈妈把孩子接回;如果难于每晚必接,最好要经常让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如果孩子不能经常回到父母身边,也要让孩子的爸爸妈妈经常来看看孩子:如果连经常看看孩子都困难,也要让孩子的爸爸妈妈经常和孩子通通电话。如果确实孩子需要离开父母和祖辈一起生活,在分开和送回的时候,一定要替孩子着想,从生活上和心理上,帮孩子做好衔接的心理准备,给孩子一个心理过渡期,帮孩子在生活环境转换的过程中,比较顺利地适应生活的变化。其次是把握好养育的方法 一要爱而有度爱过了头就是溺爱,孩子的心灵就会在爱的汪洋中被淹溺。不要以为孩子小而满足他一切不合理的要求。越是什么都满足的孩子,就越没有幸福感。我们要把疼爱孙辈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爱而有度,疼爱而不溺爱。 二要配合默契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别看电视,您却“圣旨”一道:“没事,看!”这样最坏事。我们应主动地跟孩子的父母配合,不倚老卖老给孩子当挡箭牌。即使当父母的教育确实有误,我们也该背后指点一番,别让他们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不然,他们还怎么当家长? 三要养教并重疼爱孙辈,多是从物质需要上关心,吃啊,穿啊,玩啊,等等。这自然不错,孩子的吃喝冷暖是得有人挂在心上。但是,我们也该多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使之有健康的人格。养教并重,您疼爱的孙辈才会成才。 四要侏持童心孩子天性好奇、好动,如果老年人不懂孩子的心理,不顾孩子的这些特点,孩子不是不愿与老人在一起,就是扼杀孩子的童心。所以,我们带孩子的时候,应该找回自己的童心,不妨当当老顽童。 五要架好桥梁我们对孙辈的爱,不能替代父母之爱。我们当好配角,在孙辈身上自然要多费心思。但您别忘了再花上一份心思,在他们亲子之间架上一座情感的桥梁,一面督促父母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