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概况.doc_第1页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概况.doc_第2页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概况.doc_第3页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概况.doc_第4页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概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概况 摘要: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穴位贴敷临床应用相关文献进行,对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选穴、方药应用、治疗时机、刺激疗强度方面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其临床应用规律,以便更好应用于临床。关键词:穴位贴敷;支气管哮喘;综述DOI:10.3969/j.issn.1005-5304.xx.02.037:R259.622.5:A:1005-5304(xx)02-0123-04OverviewofClinicalApplicationofAcupointApplicationTherapyforTreatmentofBronchialAsthmaYANXiao,MAFeng-jun,WANGTong,SUNZhao,ZHANGXi-tao,YANGDian-hui,Director:LUYan(CollegeofAcumoxandTuina,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250355,China)Abstract:Acupointapplicationtherapyhasgoodefficacytobronchialasthma.Thisarticleconcludedandsummarizedclinicalacupointselection,prescriptionapplication,treatmenttimingandstimulatingintensity,andrefinedthelawsforclinicalapplicationbycollectingliteratureabouttheclinicalapplicationofacupointapplicationtherapyforbronchialasthmainrecentyears,withapurposetobetterusethistherapy.Keywords:acupointapplication;bronchialasthma;review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可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中医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等优点,其中穴位贴敷通过在某些穴位上贴敷药物,既可刺激穴位,又能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进行吸收而达到药物与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兹从临床选穴、方药应用、治疗时机、刺激强度方面对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运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1临床选穴及组方原则1.1常用腧穴有统计显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腧穴使用频次,由高至低排在前10位为肺俞、定喘、天突、膻中、肾俞、心俞、大椎、膈俞、膏肓、脾俞,其中背俞穴高达60%,此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1。素问长刺节论篇有“迫藏刺背,背俞也”,说明背俞穴可治疗五脏病证。肺俞为肺气输注之处,肺主气司呼吸,其宣肃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通畅。因此,肺俞可用于通畅肺气、宣肺平喘。针灸资生经云:“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疼,皆为缪刺肺俞,令灸而愈。”定喘为经外奇穴,乃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穴,可宣肺定喘、祛风通络。肾主纳气,为气之根,故肾俞可用来补益肾气,使气的固摄、出纳正常,且肾经经脉循行“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可见肾与肺二者在经脉上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心主血脉,故心俞具有活血作用,以祛除哮喘日久所致脉络之瘀,达标本兼治之功。手少阴心经“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从经脉循行关系看,心与肺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通一身之阳气,并可肃肺润气。膈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其位靠近胸膈,故具有宽胸利气之功,对肺功能有调整作用。膏肓作为补虚要穴,尤其适用于肺系虚损病证。脾俞乃脾的背俞穴,可用于治疗脾的病变。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俞可补益气血,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1.2特殊用穴在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现代文献中,除组方外,也有报道采用特殊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孙氏2采用针灸配神阙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结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徐氏等3单用涌泉贴敷治疗2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总有效率达94.12%。涌泉为足少阴肾经首穴,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又肾藏元阳,为人体阳气之本。故温运肾之阳气可温补五脏之虚、强人之本,还可温化痰饮、祛病之夙根。1.3组方原则1.3.1辨证选穴纪氏等4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儿,肺气亏虚选肺俞、厥阴俞、膈俞,脾气亏虚选肺俞、脾俞、膏肓俞,肾气亏虚选肺俞、肾俞、脾俞,结果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李氏5治疗以大椎、天突、膻中、定喘、风门、肺俞、厥阴俞和膈俞为主穴;虚寒配肾俞、足三里,痰热必用大椎、丰隆,疗效满意。1.3.2对症选穴张氏等6配穴以痰涎壅盛者加丰隆、足三里,纳少乏力者加脾俞、足三里,胃寒肢冷、久病肾虚加肾俞、脾俞。张氏等7以肺俞、大椎、风门、天突、膻中为基本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以基本穴为主,伴肺气肿加肾俞(双)、命门,伴肺心病者加心俞(双)、膈俞(双),支气管哮喘加定喘(双)。尚氏等8对1286例患者进行贴敷治疗,其中气喘甚者加定喘、心俞,畏寒肢冷、久病肾虚者加肾俞,小便夜频量多清长加命门,纳差痰多者加脾俞、丰隆,过敏性鼻炎者加太渊,结果总有效率高达97.8%。1.3.3近部选穴在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腧穴中,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针灸甲乙经谓其“阴维、任脉之会”,主治咳嗽、哮喘、胸痛等。膻中为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与肺脏相邻,是宗气积聚之处,具有调理人体气机、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之功。针灸甲乙经云:“咳逆上气,唾喘短气,不得息,口不能言,膻中主之。”天突和膻中均为近部选穴,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牛氏等9治疗74例支气管哮喘时选用天突、膻中,外加大椎、风门(双)、肺俞(双)、膏肓(双),结果临床治愈2例,显效27例,有效4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6%。周氏10对34例患者分别连续3年夏季三伏第1日于天突、膻中、定喘、肺俞、肾俞、大椎等进行穴位贴敷,结果冬季发病次数与既往同月相比明显降低。郭氏11以自制哮喘贴于夏季三伏和冬季三九选择天突、定喘、肺俞等穴对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贴敷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治愈24例,显效4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3%。1.3.4前后配穴将人体前部与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主要是指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崔氏等12在天突、膻中、定喘、肺俞、膈俞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结果咳喘评分、哮鸣音评分、哮喘发作次数均明显下降。牟氏等13予益肺平喘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肺俞、定喘、中府左右各一,天突、膻中进行穴位贴敷,效果显著。其中肺俞、中府为为俞募配穴,属前后配穴范畴。2方药应用2.1经典方张氏医通记载用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研末后加入麝香,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冷哮。后人多沿用张氏原方或进行加减应用,其疗效肯定。来氏14将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共研细末(过100目细筛),鲜姜汁调成糊状,加入少许麝香,制成直径2cm圆饼,贴敷于穴位上,治疗1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86.06%。李氏15应用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冰片(剂量比例110.50.50.1),用生姜汁调和后对10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无效16例、有效56例、显效23例、临床控制5例,总有效率为84%。陈氏等16将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法半夏按41131比例混合后用生姜汁调和成稠膏状进行穴位贴敷,且与常规针刺组进行对照,结果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4.0%,针刺组为76.0%,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谭氏等17取芥子、延胡索各20g,甘遂、细辛各10g,肉桂少许,研细,用生姜、蜂蜜适量调匀,制成直径2cm圆饼,治疗40例小儿患者。结果明显减少了患儿哮喘发作和感冒次数(P0.01),血清IgG、Ig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表明其具有提高抗体免疫力作用。2.2自拟方不少医家根据临床经验,自拟方药为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贴敷治疗,同样获得满意疗效。范氏等18自拟萸桂消喘膏,以吴茱萸、肉桂、甘遂、细辛、干姜各1g,芥子、延胡索各2g,取1/10的上述药粉与0.01g麝香末混合,加入生姜汁、蜂蜜(1.51容积比)混合液制成药膏进行贴敷,治疗120例患者,其临床控制率为94.2%。洪氏等19自拟咳喘膏(麻黄、芥子、细辛、甘遂、肉桂、延胡索、麝香等按比例研成细末,并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发酵,添加天然透皮与脱敏成分制成软膏)治疗51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6.1%。黄氏20自制芥遂膏(将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白芷按32312比例研成粉末,用生姜调成糊状)用于治疗72例患者,结果痊愈16例、显效38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1.7%。贾氏等21以自制益肺定喘散(熟芥子、延胡索、香薷、紫金牛、炒白术、淫羊藿、白芷各等份,甘遂、冰片、细辛各半等份,研末姜汁调成糊状)对106例患者进行贴敷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6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5%。3治疗时机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治”思想。在三伏酷暑阳气最盛之时进行穴位贴敷法治疗,可达到治疗与“未病先防”之目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柏氏等22对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三伏天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结果3年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62%。李氏等23运用穴位贴敷法在三伏天治疗133例小儿患者,结果无效31例,有效43例,显效36例,临床控制25例,有效率为76.7%。郭氏24运用穴位贴敷法在三伏天治疗350例小儿患者,治疗1年后随访329例,其中痊愈24例,显效76例,有效178例,无效51例,总有效率为84.49%。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自张璐首创以来,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但若此法只能在三伏天进行,则大大限制了临床推广应用。近年来,临床医家关于其治疗时机的探讨较为热烈,其中除三伏天施用外另有2种观点占据主流。其一为在三九天施行此法。支气管哮喘为冬季多发病、常见病,三九天正值天气寒冷之际,若此时运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可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又可减少因发病而对人体阳气造成的损伤,达到巩固治疗之目的。张氏等6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上加用三九天依此法治疗,结果比单纯三伏天治疗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王氏等25对治疗组11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三伏天加三九天穴位贴敷,以11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仅三伏天进行贴敷作为对照,结果3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7%,优于对照组的83.49%。表明三伏天加三九天穴位贴敷能减少每年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哮喘发作程度,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其二为日常皆可施行此法。李氏等26将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三伏天组、三九天组及日常天组,通过观察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3组方法均对哮喘起到治疗作用,治疗后3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庄氏27对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及肺功能进行观察,结果三伏天组与日常天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刺激强度穴位贴敷法是将药物直接贴敷于穴位,其皮肤通过药物刺激可产生不同反应,严重者可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因此,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合理把握治疗强度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家对此尚有不同观点,如崔氏等12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贴敷后的皮肤反应分成无反应组、轻反应组、中反应组、重反应组,结果有皮肤反应疗效优于无皮肤反应,在一定范围内皮肤反应的强度与疗效成正比;但当皮肤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疗效不再随皮肤反应增强而增加,中度皮肤反应即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李氏等28将37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贴敷后的皮肤反应程度分为无反应组、轻度反应组、重度反应组,结果穴位贴敷的皮肤反应程度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性。张氏等29通过对50例贴敷后起泡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与不起泡的50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穴位贴敷发泡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还可明显减轻患者发作次数。魏氏30在264例患者的大椎、肺俞、天突等分别于初、中、末伏的第1日进行穴位贴敷,皆以皮肤出现潮红为度,尽量避免起泡,结果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98例,好转14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92.0%。5问题与展望综上所述,穴位贴敷疗法通过穴位与药物的双重作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独特优势,其疗效已得到临床充分肯定,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不尽一致;临床选穴及药物缺乏规范性与统一性;对于治疗时机和强度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无统一结论。对此,笔者建议: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建立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为临床提供规范同时使本法的治疗效果更具说服力,以利于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国际化推广。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作进一步分析、归纳,将常用穴位处方、药物组方开展临床对照试验及动物实验研究,优中选优,筛选出有效的穴位及药物,使其临床应用进一步规范。加强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研究,使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整体更加规范,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总之,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强临床的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文碧玲,周华,刘保延,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J.中国针灸,xx,30(8):647-652.2孙培华.针灸加神阙穴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xx,24(12):20-21.3徐艳玲,宫成军,马丽佳,等.中药涌泉穴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xx,22(5):3-4.4纪彤,田永萍,何天有.综合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96例J.中医儿科杂志,xx,2(1):46-48.5李燕燕.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喘疗效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xx,29(8):50.6张朝霞,王晓燕.伏九天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80例J.光明中医,xx,28(3):551-552.7张晨光,郭晋斌,杨文斌.不同配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xx,17(12):70-71.8尚良翠,徐培荣,褚东方.冬病夏治精制三伏膏治疗咳喘病1286例J.中医杂志,xx,51(1):161.9牛燕霞,叶国传,沈立.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74例J.上海针灸杂志,xx,31(6):430.10周璟.支气管哮喘的冬病夏治法J.河南中医,xx,34(3):518.11郭文静.哮喘贴治疗支气管哮喘8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xx,32(34):159-160.12崔淑华,李娜,刑燕军,等.穴位贴敷不同皮肤反应对防治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影响J.针刺研究,xx,39(3):222-227.13牟晓华,沈宁,邱梦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xx,33(6):502-503.14来暮.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及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xx,36(6):1005-1006.15李丽萍.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xx,32(2):96-98.16陈卫华,辛坤,蔡臣安,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xx,29(4):272-274.17谭丽珍,刘德新.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xx,19(3):83-84.18范发才,惠萍,王希平,等.萸桂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xx,43(3):94-96.19洪荣,任莉赟,马向明.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xx,33(4):319-320.20黄晓彦.芥遂膏天灸治疗哮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