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禽类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及诊断方法.doc_第1页
引起禽类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及诊断方法.doc_第2页
引起禽类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及诊断方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起禽类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及诊断方法 郑伟星? (黑龙江省桦南县兽医卫生检疫站154400) 禽类疾病除了可由其自身某些功能异常或调控机制紊乱引起外,也可由入侵的生物体或异常组织生长所致,具体原因及诊断情况介绍如下。? 1病原微生物分析? 引起禽类疾病的病原微物主要有细菌、支原体、病毒三种。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直径或长度一般为几微米,细菌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只要温度、湿度、酸碱度及营养条件适宜,可以大量地分裂繁殖,细菌在1045条件下可以繁殖,但37最为适宜。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结构简单,可以独立生存。支原体没有真性细胞壁,只有极薄的胞浆膜,基本可以保持固定形状。支原体对热的抵抗力弱,5660时仅能存活510min,对低温有一定耐受能力,0以下的在干燥环境中能存活数小时甚至更长。病毒是很小的微生物,其直径为几十至一百多纳米,病毒不能独立新陈代谢,必须寄虫在易感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正常地生存繁殖。病毒有耐冷的共性,温度越低,存活越久,但不耐热,如传染性支气管病毒在零下20至零下25能存活7年以上,4只能存活142d,56以上1545min即可死亡。? 2诊断方法? 禽群发病的诊断一般经过“看、查、剖检”三个步骤。对典型病例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做出诊断,对非典型病例和混合感染病例则要进行病原分离和细菌学检查才能做出诊断。临床生产中一般对病禽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经实验室诊断。? “看”主要包括观察禽群的行为、外观、粪便等。行为:正常鸡眼睛明亮、进食快速、有力;鸡舍内鸡只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步态稳健;对异样声音和色泽鸡群反应灵敏等。外观:正常鸡毛色光亮、整洁;紧贴体表、脚趾曲伸灵活,光亮、鳞片整齐;肛门周围清洁;鸡冠充实、鲜红、干净等。鸡有神经症状时,若发现头后抑呈观星姿势,或头颈向前伸直等,怀疑缺乏维生素;若鸡头部颤抖,应怀疑缺乏维生素E或硒,或疑为传染性脑脊髓炎病,应结合流行病学、病理剖检等进一步诊断;若头颈转圈或后退,特别是应激严重时症状加重,怀疑鸡新城疫,病鸡应淘汰。若鸡冠发绀,怀疑疾病或舍内通风不畅,氨气浓度大等;若鸡群羽毛短缺、零乱、无光泽,应怀疑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鸡舍内通风不良;若鸡脚趾向内弯曲,怀疑缺乏维生素;若鸡站立时两腿能强行站立,但腿发抖,怀疑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维生素D3,有时饲养密度过大、地面潮湿,鸡只也易发生瘫痪等;若有脚趾表面或脚底裂伤并有炎症时,怀疑缺乏维生素;若鸡嘴角、冠有痘痂,怀疑鸡痘。鸡有呼吸症状时,表现伸头抑颈,张口呼吸,并吸气困难,怀疑新城疫;若呼吸困难,眼睑肿胀,并附有粘性分泌物,后期有干酪样物,怀疑支原体病;若出现呼吸困难,有“呼噜”声或有湿性啰音,怀疑大肠杆菌感染。粪便:雏鸡胎粪为白色和深绿色稀薄液体、高温天气鸡排棕褐色稀便、早晨排黄棕色糊状粪便、大部分时间排条状或圆柱状棕绿色粪便,并且粪表面覆有层白色物,这些均为鸡群的正常粪便。稀便多是由于鸡舍温度过高、饲养密度过大,超量饮水所致;下痢由细菌、霉毒感染或肠炎所致;若鸡排白色的稀粪,肛门周围附有石灰样物,多见白痢;软便、中间干而四周带水的粪便,多见于饲料搭配不合理;排绿色粪便,若粪便成形,应检查饲料有无发霉变质的原料;若排绿色稀粪,多见于急性传染病,怀疑患霍乱、伤寒、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炎等;血便多见于球虫病;黄白痢或灰白色稀便多见于鸡白痢;当粪便稀薄如水,有如蛋清样白色泡沫状稀便,并且饮水增多时,应怀疑传染性法氏囊病。? “查”主要包括五点,即吃料饮水、生产性能、发病死亡、饲养管理、用药用料情况。查吃料饮水情况,是否符合饲养标准,正常料水比大约可按12计算。查生产性能情况,是否符合饲养标准、产蛋曲线。查发病死亡情况,实际发病鸡只数量及死亡数量。查饲养管理情况,是否符合正常饲养管理要求。查用药用料情况,鸡发病前后几天用药用料情况。? “剖检”是对频临死亡鸡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