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doc_第1页
小尾寒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doc_第2页
小尾寒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尾寒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卢显德/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畜牧兽医站 小尾寒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多种动物细胞表面或血浆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为主要特征。 (一)发病情况 本镇张某饲养小尾寒羊60头,羊群陆续有羊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或停止,发烧,呼吸加快,有的拉稀。畜主先后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磺胺脒,安乃近等药物治疗,不见效果,并不断有发病羊出现。当笔者前往就诊时看到羊群整体被毛蓬乱,体质瘦弱,发病羊不愿走动,可视黏膜苍白,尿发黄,个别羊粪便带血,不到十天发病羊增至30余头,已死亡4头。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笔者疑为该病为传染性血液病范畴,为进一步诊断遂电请四平市畜牧局化验室人员做实验室诊断,诊断结果为羊附红细胞体病。 (二)临床症状 病羊消瘦,精神沉郁,四肢无力,不爱走动,喜卧羊舍一侧,放牧时跟不上羊群。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至40以上,呈稽留热,呼吸加快,流涕,脉搏增加。可视黏膜苍白,贫血。病程长的机体瘦弱,瘤胃蠕动音减弱,部分羊腹泻,有的磨牙。尿液呈橙黄色。212个月大头羔率先发病且数量居多,不随羊群放牧的哺乳羔羊极少发病。有的羊在颈、头及四肢等部发现有蜱寄生。 (三)剖检病变 可见血液稀薄如水,皮下水肿,皮下脂肪黄染。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心包积液,肺水肿。肝脏肿大,土黄色,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肾脏贫血有少量出血点,膀光积尿,尿液橙色或酱油色。腹腔有少量淡黄色腹水。 (四)治疗 对病死羊深埋作无害化处理,对病羊就地隔离治疗。用复方三氮咪注射液(主要成份:三氮咪盐酸四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甲氧苄啶)对未发病羊按0.1ml/kg,对发病羊0.15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2d,后隔10d全群羊追加注射一次达到彻底清除病原体。对病重羊采用5%10%葡萄糖250500ml,10%安钠咖510ml,VC25ml混合静滴强心补液,配合右旋糖苷铁,VB12辅助治疗,体温高的可用柴胡注射液退热。羊群加喂精料,矿物质等增加营养。用药2d后病羊体温得到有效控制,腹泻停止,食欲明显增加。对少数继发感染病例继续以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增食去火等中西药结合对症治疗直至康复。通过治疗除重症死亡2头外,其余基本恢复正常,半月追访彻底痊愈。 (五)体会 羊附红细胞体病除血源性传播、经注射或损伤的皮肤传播外,还可因吸血昆虫如虱、蝇、蚊、蜱等叮咬机械性传播。由于该养羊户家居牧草丰富的半山区,一直以放牧为主,因此是必造成吸血昆虫叮咬使疾病传播。而未放牧的哺乳羔羊无一头感染,并据畜主称与其屯邻另一养羊户一直未行放牧而采取圈养,却未感染此病,可见此次感染该病与羊群放牧造成昆虫叮咬及蜱等寄生而传染有直接原因。因此建议以放牧为主的养羊户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伊维菌素注射驱虫,每次间隔1012d二次注射。丙硫苯咪唑每年定期驱除体内吸虫,同时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定期对畜舍消毒,及时清除粪尿等污物,以减少蚊蝇滋生。做好剪毛后的有效药浴,彻底清除体表疥螨、蜱等节肢动物的寄生与侵害,确保羊群膘肥体壮。 以上措施对羊附红细胞体及其它血液寄生虫病均有较好的防制作用。 通过诊治笔者认为只要及时确诊准确用药,该病不难治愈。本病例中死亡羊只皆因不能及时正确诊断而延误治疗最佳时机所致。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实验室诊断对提高羊附红细胞体及其他重症疾患的治愈率意义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