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安市内古淮河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调查 熊炜 :F127F59文献标志码:A:1000-8775(xx)04-0038-03 淮安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水资源丰富、水人文历史悠久,河湖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0.37%,淮安的兴衰与水密切相关,她曾因水而兴,历史上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也曾因黄河夺淮,饱受洪灾肆虐。一部淮安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兴水史,在此历程中形成内涵丰富的水文化,是淮安地方文化中格外闪光的组成部分。而其中淮河是经过淮安的众多河流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一直以来,秦岭-淮河一线因是我国著名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而被周知。“淮河”的名声家喻户晓,而淮安作为淮河经过的重要城市之一,若结合淮河文化并合理开发利用淮河淮安段的旅游资源势必可以促进淮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使用实地考察法以及文献资料法收集和了解了淮安市境内淮河流域的保护与发展现状,综合运用所学的旅游规划、旅游学、人文地理学等知识,从淮河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化、秦岭淮河分界线产生的原因等方面深入挖掘淮河文化,并依据淮安市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方案,充分利用淮河的水资源并以此来促进淮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淮安市古淮河区域内现有主要景区众多,本文重点以淮安市内古淮河生态景区为例,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一、淮河的概况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现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在12世纪90年代以前,淮水洪泽湖以西干流大致与今天的淮河相似,下游流经今江苏省盱眙县后折向东北,经淮安市于今天的响水县南部的云梯关入海。当时沂河、沭河、泗河都是淮水的下游支流。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南决,从此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泥时淮河入海出路受阻,盱眙与淮安之间的洼地逐渐形成今洪泽湖,并冲淮南堤溢流坝,沿三河入宝应湖、高邮湖,经邵伯湖由夹江在三江营入长江。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再次北迁改道由山东大清河入渤海,但淮河入海故道已淤成一条高出地面的废黄河,这条地上河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 其中淮安市的洪泽湖是淮河流域中最大的湖泊,它承转淮河上中游约16万平方公里的来水,在12.5米水位时,水面面积2069平方公里、蓄水量3l亿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二、淮安与淮河 淮安地处淮河之滨,北联黄河、南通长江,素有“南船北马”之说。横贯中国东西的秦岭淮河一线被认为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这一观点一直得到国内地理、气候等方面专家的认可。而千里长淮穿淮安城而过,在秦岭淮河线上,秦岭两侧均为山区县城,在淮河沿岸平原,像淮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样与淮河有着深厚渊源的城市几乎没有。 淮安市于xx年正式开工建设了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一时间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和网民的关注。淮安是中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比较典型的地区,同时南北地理差异并不是哪个省哪个地区所能垄断的,也没有哪个城市能够绝对代表,因为这个地理过渡带是个比较广的概念。如果要建中国南北地理标志应当考虑这个地区过去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气候差异性等因素,另外还应结合各个城市的历史悠久的区位条件等进行考虑。从这些综合方面考虑,淮安最终于xx年8月份获得了国家测绘局的批准并最终建设了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这也是淮安市独有的一大特色。由此可见淮安与淮河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历史渊源是任何其他城市都无法取代的。 三、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的SWOT分析 (一)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概况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江苏自驾游基地。景区是一处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的生态型园林景区,景区内建有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中国西游记博览馆、中国城市化史馆、淮安国际摄影艺术馆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景区将艺术与历史、生态与文化完美融合,是游人领略淮安深厚历史文化以及享受淮扬美食的生态旅游胜地。xx年11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古淮河以其水利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xx年由省旅游局、省环境保护厅批准,淮安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这是继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等基础上,该景区获得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二)SWOT分析法简介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它是指在进行战略分析时,着重分析研究对象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四个方面。 (三)对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xx年淮安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14.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78.03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2.65亿元,同比增长18.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比较于,xx年淮安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4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98万人次,增长20.9%;入境游客3.23万人次,增长14.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00万美元,增长9.1%。淮安市的旅游市场正处在一个快速上涨的时期,这点淮安市内的各大景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地机会。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在淮安众多的景区当中相比较而言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景绝佳,而且紧邻高速公路,场地大可以承包很多大型的活动。有利于景区发展。 2)劣势(Weakness) 景区的地理位置绝佳,非常适合于自驾游的游客,但是公共交通设施并不完备,游客若没有车很难自行前往游览。另外场馆之间分布散乱,尽管有指示牌仍然难以分清。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一直是淮安旅游开发的主要投资。古淮河景区20多亿元的建设投资几乎全部于淮安市和清河区。投资过于单一,如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是古淮河景区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3)机会(Opportunity) 淮安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京杭大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数百年后,这座淮滨古城迎来了发展旅游业的机遇。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30)将淮安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而清河是淮安的历史文化名区。淮安市旅游局副局长王贻文介绍,4年之间,清河人斥资20多亿元,在一片无人问津的荒河滩建起了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如今这个文化生态景区已经成为展示淮扬文化和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xx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的成功,正诠释了淮安近年来在旅游开发上的探索。在xx年的淮安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上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将在xx年,淮安要打造成苏北第一个生态市,打响特色文化品牌,深度开发“名城、名人、名菜、名湖”资源,这些都是市政府努力发展旅游业的目标,这些都为古淮河生态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地机会。 4)威胁(Threat) 淮安市本身在旅游业与周边的上海、南京等城市相比竞争力不足,同时在本市内的景点之间存在竞争力,古淮河景区如何在这些景点之中获得胜利,是一大挑战。此外淮河流域其他城市的竞争也需要考虑。在xx年6月淮安境内的另一主要河流大运河申遗成功,这势必也将增加淮安市内其他景点的竞争压力。 四、古淮河旅游发展前景 以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为例,我们不能难发现在淮安市内淮河资源的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机遇。在继续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如何提升原本景区的实力?除了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寻求投资之外,大力拓展自驾游等新市场,为古淮河力争“月月有节”,并着力打造“冰雪狂欢节”等精品节庆也将有助于淮河流域的知名度。同时,可以通过与南京、上海媒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更多自驾游客熟悉了解古淮河。更重要的是要将名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等淮安特色充分挖掘整合淮河文化;整合产业链,带动食、宿、行、游、购、娱等大旅游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中国河湖大典淮河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xx.191-192 2李森、卫爱玲.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淮安: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组委会,xx.334-339 3王俊峰.淮安“大旅游”开发如何突破N.江苏经济报,xx年2月(1). 4于文.我国再添43处国家水利风景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EB/OL.新华社. 5冯超超.古淮河生态景观的SWOT分析Z.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票月半出品课件细胞器
- 高铁物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年末考核个人工作总结
-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
- 电脑钉钉显示课件已过期问题
- 电脑遥控专业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电脑绘画兴趣课件
- 电脑知识培训课程目录课件
- 20kV及以下配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 电脑基本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辽宁省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详解
- 建设公司商务管理制度
- 企业种子管理制度
- 2025年村干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上海长租公寓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共4个单元含有教学计划)
- 焊工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课件
- 《电子商务基础(第二版)》课件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 2025+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解读
- 儿童体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