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探讨.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探讨.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探讨.doc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探讨.doc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探讨 杨华娟王颖鲁缨陈寿菲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风湿血液科,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xx年1月xx年1月入选合并骨质疏松的AS且中医辨证分型肾虚督寒96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同样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BASFI、BASDAI评分,25-0HD3、BGP、CTX-I水平,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股骨颈骨密度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两组在治疗后BASFI、BASDAI评分减低,25-0HD3升高、BGP升高、CTX-I减低,腰椎及股骨颈密度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BASFI、BASDAI评分,25-0HD3、BGP、CTX-I水平,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研究组各指标改善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对照组BASFI、BASDAI评分治疗后均明显改善,(t=8.81、3.32,P0.05)、(t=3.76、5.77,P0.05)。治疗后研究组改善更明显,(t=4.45、3.31,P0.05。三个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对照组t=2.06、5.48、3.26,P0.05;研究组t=4.97、8.30、7.58,P0.05;治疗后比较较: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2.87、3.64、4.4,P0.05。治疗后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比较:对照组t=2.44,P0.05;研究组t=4.12,P0.05;研究组t=5.68,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比较t=3.35、2.67,P0.05。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肝肾功能损害副作用。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主要病理生理是脊柱关节炎症、疼痛,主要表现为肌腱、韧带附着点、滑膜炎症以及骨代谢异常。骨代谢异常、椎体骨量流失、椎旁韧带钙化及异位骨化进而造成AS患者强直及致残,而单纯炎症控制不能完全遏制上述病理改变4。近研究发现AS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本病的预后。目前关注热点在AS患者骨桥的形成和骨质疏松并存的现象5。国外许多学者已报道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即可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健康人6。近几年,生物制剂在控制AS疾病活动度,抗炎镇痛、抑制关节影像学进展等方面取得了明确疗效,但对骨量丢失、异位骨化等证据不多,甚至有研究显示对该方面无效7。 AS属于中医的“尫痹”范畴,焦树德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主张以“大偻”命名AS。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虚致骨失所养,骨弱无力、萎弱不用。AS病机多与肾督两虚有关8。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补肾类的方药能对抗骨吸收,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9。补肾强督方是日前作为治疗肾虚寒凝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经典方剂,通过补肾祛寒强督达到通络止痛。 BASFI、BASDAI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反映AS病情活动、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半定量指标。25-0HD3是活性维生素D,有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并调节骨的矿化。已有体外试验提示活性维生素D能抑制TNF-、IL-6、IL-2等炎症介质的表达,抑制关节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破坏10。已知BGP与骨基质形成、骨矿化相关,可以反应新形成的成骨细胞的活动状态,作为直接反映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而CTX-I反映破骨细胞活性,为常用的骨吸收的标记物。骨吸收增加与骨形成减少均可能是AS继发骨质疏松的机制。因而上述指标可以作为AS患者观察指标。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后BASFI、BASDAI评分减低,25-0HD3升高、BGP升高、CTX-I减低,腰椎骨密度较治疗前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BASFI、BASDAI评分分别为(5.231.64)分、(5.451.77)分,25-0HD3为(35.3312.65)nmol/L,BGP为(30.247.31)ng/mL,CTX-I为(0.360.14)ng/mL,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变化分别为(1.080.19)g/m2、(1.010.17)g/m2,各项指标改善均较单纯西药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报道11相符,这主要得益于补肾强督方集融补肾壮骨、活血通络、调和营卫、循经辨证、祛风散寒化湿等诸法之大成,具有补肾强督大法的作用。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够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关节活动功能,从而有利于增加骨生成、减少骨吸收,是大偻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效方剂。且长期服用不具有毒副作用,安全性高。该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事件无增加。 现有西医研究资料结果显示AS患者25-0HD3、BGP、CTX-I等骨代谢指标之间互相交织成网状影响骨代谢,其启动的触发点为全身或局部的免疫性炎症反应,HLA-B27参与介导了炎症反应加速了骨破坏,其机理尚未完全明确12。有研究资料结果显示通过生物制剂或其他DMARDs药物对AS炎症和疾病的控制可改善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抑制影像学进展12。该研究治疗前两组AS患者25-0HD3偏低、BGP偏低、CTX-I增高除符合现有西医的研究结果外,与中医研究资料显示肾虚督寒的AS患者骨生成指标低,骨吸收水平显著增高一致13。也符合中医对AS病机分析AS患者BMD降低,是骨质受损的外在表现,与肾督亏虚密切相关说法。该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相互促进、提高疗效,有一定的改善骨代谢,减少骨丢失作用,安全性好,也与上述国内外研究资料结果吻合。股骨颈骨密度改善不如腰椎显著,可能与AS患者存在脊柱旁韧带骨化、钙化,骨赘形成假性地提高了椎体骨密度,或者股骨颈骨代谢的异常还有其他通路影响等因素相关14,须扩大样本量与观察指标进一步研究以明确。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除改善患者脊柱功能活动指标外,还有助于AS患者骨代谢,进而提高AS患者的骨密度,且总花费不高,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阎小萍,陶庆文,孔维萍,等.补肾强督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和实验系列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xx,1(3):10-18. 2AndreiC,SarahG,HelenWL,etal.AnewapproachtodefiningfunctionalabilityinankylosingspondylitisJ.ThejournalofRheumetology,1994,21:2281-2285. 3SarahG,TimJL,Gailk,etal.AnewapproachtodefiningdiseasestatusinankylosingspondylitisJ.ThejournalofRheumetology,1994,21:2286-2291. 4王昊,阎小萍,孔维萍,等.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xx,31(4):471-475. 5李涯松,张莹莹,黄燕静,等.益肾蠲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两年随访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xx,31(2):298-301. 6陈静.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128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xx,24(4):735-736. 7SussanneJ.Pedersen.ResolutionofInflammationFollowingTreatmentofAssociatedwithnewboneformationJ.ThelouraloftheRheumatology,xx,38(7):1349-1354. 8孔维萍,阎小萍,张卫,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xx(4):328-332. 9卞玉群,李超,谭峰,等.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的试验研究近况述评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xx(3):141-143,162 10齐海宇,段婷,阴赪宏,等.维生素D与结缔组织病J.医学研究杂志,xx(1):149-152. 11王昊,阎小萍,孔维萍,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变化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xx,21(2):199-201. 12田睿,罗小辑,张良珂,等.甲氨蝶呤联合云克与维生素D对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