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和情境为主导《健康地生活》复习课教学处理.doc_第1页
以问题和情境为主导《健康地生活》复习课教学处理.doc_第2页
以问题和情境为主导《健康地生活》复习课教学处理.doc_第3页
以问题和情境为主导《健康地生活》复习课教学处理.doc_第4页
以问题和情境为主导《健康地生活》复习课教学处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问题和情境为主导健康地生活复习课教学处理 马媛媛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08) 复习课对夯实基础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复习课难上,因为对所复习的知识,学生缺乏新鲜感,教师容易“炒冷饭”;复习课要上,因为复习课为教师深入挖掘,多方联系,将知识点串成“线”、织成“网”并综合运用提供了创新的空间。 “健康地生活”是初二生物总复习中的一个专题,本专题要复习传染病、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免疫和生活习惯、医药常识等方面的知识。采用问题导学、创设情境的复习方法,不仅能系统梳理知识脉络、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一、课堂再现 (一)问题导学,激活记忆 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少生病甚至不生病,能够健康地生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首先要了解不同疾病的病因,然后才能做到有效预防。我们知道白化病、艾滋病、心绞痛、白血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大家还记得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疾病吗? 生白化病属于遗传病,艾滋病属于传染病,心绞痛属于心血管疾病,白血病则属于癌症。 师很好,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四种疾病的类型。遗传病,我们已经在遗传和变异专题课中复习过了,今天,我们复习传染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以及预防方法。哪位同学说说什么是传染病? 生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师说得对!那么,病原体有哪些? 生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师很好,看来你对学过的知识记得很清楚。那么,一种传染病的流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师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生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师很好!那么,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生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师那么,根据传染病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预防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生控制传染源,如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如保护水源、消毒餐具、注意食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洗手、戴口罩等;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锻炼、保证睡眠、注意营养等。 师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这一环节的复习距离相关知识的新授课,已经相隔了一个学期,加之初学时,有些学生对这些了解性、常识性的知识重视不够,因此,学生对不少知识点已经遗忘,尤其对各种疾病的类型产生了混淆。所以,教师采用了问题导学的方法,利用提示性问题层层追问,激活学生的记忆,梳理知识的脉络。首先,将传染病与其他几类疾病举例比较,让学生辨析教材中出现过的几种疾病类型,加深对每一类疾病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对传染病的病因、特点、分类以及预防措施等知识点作了系统地回顾梳理,高效地构建了核心知识网络。虽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但是交流讨论时,教师和学生互相激发、互相补充,“合作式”地回答出了每一个问题,这样,收到了唤醒记忆,将所学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师刚才的复习中提到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而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病原体,但一般人大多数时间都能健康地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人体具有多道免疫防线。 师几道? 生三道。 师对,人体有三道免疫防线,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那么,第一道防线是什么?是如何获得的? 生第一道防线由全身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是人生来就有的。 师第二道防线是什么?如何获得? 生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也是人生来就有的。 师以上两道免疫防线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对于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当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时,人体就需要调动第三道免疫防线。第三道免疫防线是什么?如何获得呢? 生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脾、扁桃体和淋巴结,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称为特异性免疫。 师说得很好!(用PPT展示表格)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表格,总结人体内三道免疫防线的特点。 (师生讨论后,填写表格,得到表1。) 师我们有了这三道免疫防线,便可避免一些病原体的侵害。但是,如果病原体数量非常多、毒性非常大,我们还是会生病。不过,造物主真是伟大和智慧,有一些疾病,我们得了一次之后便不会再得,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 生麻疹。 师很好!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得了一次麻疹后便不会再得吗? 生当麻疹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内时,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会产生麻疹抗体,在消灭完麻疹病毒后,一部分抗体仍然能够较长时间地留存于体内;当同样的麻疹病毒再次侵入时,留存于人体内的这些麻疹抗体就会迅速识别并消灭它们。因此,患过麻疹的人,就不会再患麻疹。 师说得很好!有些抗体,我们因为患病的缘故,体内就获得了。这就给我们一种启发:为了提高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可以通过预防接种的方式,使人体具有相关抗体。在我国就有预防接种的制度,以保护儿童的健康。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小时候注射过疫苗吗? 生(七嘴八舌)记得。 师知道你们都接种过哪些疫苗吗? 生(七嘴八舌)不知道。卡介苗 师(笑)当然,你们当时应该只知道痛,至于接种的是什么疫苗,有些同学是后来才知道的吧?实际上,在我国儿童就是你们小时候,常注射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知道这些疫苗分别预防哪些传染病吗? 生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生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 生百白破三联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生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师对!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这一环节的复习,首先,教师从上一环节重点复习的传染病知识自然地引出免疫知识,凸显了知识之间的联系,继续采用问题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有关人体免疫防线的主要知识,并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比较三道免疫防线的特征与区别,使得知识组织化、结构化,便于理解和识记。然后,教师从三道免疫防线自然地引出抗体与疫苗,目的是进一步引出这一环节要重点讨论的问题预防接种,对于这个话题,学生有“痛苦”而深刻的记忆,因此,人人都有话说,个个都想说话,这样,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师大家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现在我们尝试运用医药常识解决一些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情境1邻居李奶奶年过七十,最近常觉得胸闷、心前区疼痛。 师你建议李奶奶家中常备哪些药物? 生李奶奶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药物。发病时,可以立刻将其含于舌下。 师为什么要准备这些药物? 生从李奶奶的症状看,她很可能患了心血管疾病。 师很好!你能进一步谈谈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吗? 生跟生活习惯有关,比如缺乏运动、高脂肪饮食、吸烟等。 师非常好!看来你能对症下药,因为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急救药物,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液,吸收完全且速度较快。 情境2李强一家人去武夷山游玩。妈妈晕车,腹泻、感冒、擦伤等也是旅途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为此李强想配备一个旅行用的小药箱。 师大家建议他配哪些药呢?请说明理由。 生他要带上乘晕宁,可以治疗妈妈的晕车。 师很好!还有吗? 生还有黄连素,可以防治腹泻;板蓝根,可以防治感冒。 生另外,还要准备一些酒精棉球和创可贴,这样可以治疗轻微擦伤。 师很好,同学们想得很周到!那么请你们好事做到底,告诉李强这些药品如何正确服用。 生我来。乘晕宁、黄连素和板蓝根都属于内服药,应该内服;酒精棉球是医用器具,在擦伤时擦拭伤口可以消毒,创可贴是外用的,在消毒后贴上可以保护伤口不受感染,并加速伤口愈合。 师你说得非常细致!家庭小药箱是为了应对常见疾病、伤害或突发疾病、伤害准备的,不可能放很多药品,所备药一定要有针对性、急救性和实用性。使用家庭小药箱里的药物时,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做到安全用药。 情境3高三学生小梅起床后发现自己感冒了,觉得头痛、鼻塞、发热。她从自家的小药箱中找到了两种药:速效感冒片和牛黄解毒片。 两种药的说明书分别见图1、图2。 速效感冒片说明书 【作用与用途】解热镇痛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具有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2次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有效期】48个月 【生产日期】xx年1月 牛黄解毒片说明书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有效期】一年 【生产日期】xx年9月 师如果你是小梅,你选择哪一种药? 生速效感冒片。 师小梅现有的药能吃吗? 生能。 生不能。 师请各自说明理由。 生不能。因为这两种药都已经过期了。 师是的。刚才回答“能”的同学,没有注意说明书中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哦。现在请哪位同学总结一下,看药品说明书应注意哪些信息? 生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师非常好!以后用药,千万要记住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遗漏以上信息。 这一环节的复习,教师创设了3个情境:(1)老年人高发心血管疾病。家中的老年人如果出现胸闷、心绞痛等突发症状,不及时抢救是非常危险的,那么,家中应该准备哪些急救药物,发病时应该如何服用,这些是一个学习了生物知识的初中生应该知道的。(2)一家人出门旅游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旅途劳累、生活节奏改变、水土不服等,出门旅游时往往容易生病,因此,应该准备一些药品以防万一。带些什么药呢?这是发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时候了。(3)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常备的或剩余的药品。碰到一些常见的疾病时,便能及时用药。如何做到安全用药?必需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这3个情境不是凭空创设的,而是从日常生活中来的。在梳理完书本知识后,创设生活情境,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提高成绩,更重要的是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学习这一专题的根本目的。 二、教后反思 这一节复习课,我努力上出针对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一)针对性 课前,我分析了学生的特点:初二的学生,精力旺盛,好动,自制力相对弱,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思想。所以复习时,不能把学过的知识按原来的顺序重新讲解一遍,也不能简单地用一套套练习代替复习;而应该系统地、联系地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并在课堂的互动中呈现知识内容。此外,我研究了这一专题知识的特点:比较零散琐碎,不易记,与生活联系紧密,对指导人们健康地生活有实际意义。所以复习时,我有意识地突出“传染病免疫-医药常识”这一知识主线,将其他知识融入其中,使得三个环节环环紧扣、由浅入深,突出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并通过问题导学,创设情境,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热情,为学生提供自主复习的平台。 (二)趣味性 课堂经验告诉我,凡是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东西,学生就特别有兴趣,参与的热情也高。所以,第二环节中,复习完传染病和人体的免疫防线知识后,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接种疫苗的知识,提起这一记忆深刻的往事,课堂讨论热烈而顺利。 (三)实践性 第三环节中,通过老年人易发心血管疾病、准备旅行药箱和在家自行用药3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中自然回忆、激活知识,构建联系、加深理解:从“知识”到“应用”本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但是学生没有感觉到它的困难,而是轻松愉快地展开了一场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并获得了当“小医生”的成就感。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