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多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多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多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多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多因素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多因素分析 孔凡国韩松辉刘志伟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介入科,河南洛阳471002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骨水泥漏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xx年1月xx年6月我科收治的431例(667节段椎体)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病史资料,以是否并发骨水泥漏将患者分为两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手术节数、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医师资历。将上述可能与并发骨水泥漏相关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椎体强化骨水泥漏的关系。结果431例(667节段椎体)患者中78例(109节段椎体)发骨水泥漏,发生率为16.34(109/667),椎体成形术漏的发生率为23.8(81260),椎体后凸成形术为8.58(28298)。骨水泥漏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骨水泥漏与不漏两组病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医师资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手术节段、骨水泥量差异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3.393,95CI=1.4168.138)、疾病类型(OR=1.621,95CI=1.0842.424)、手术节段数(OR=2.388,95CI=1.0435.465)、骨水泥量(OR=2.162,95CI=1.0244.565)是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OR1)。结论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骨水泥量对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经皮椎体强化术;骨水泥漏;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 R4A1672-5654(xx)10(c)-0003-03 作者简介孔凡国(1981-),男,山东泰安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股骨头坏死、骨肿瘤及脉管炎的微创治疗。 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vertebralaugmentation,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VP),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及溶骨性椎体转移瘤1-3,其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骨水泥渗漏是PVP和PKP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占总并发症的3067,严重的骨水泥漏可导致灾难性后果神经根或脊髓损伤4,严重困扰患者,也成为该术式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PVA中导致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对预防骨水泥漏的发生意义重大。笔者回顾我科xx年1月xx年6月实施的PVA患者的病史资料,探讨骨水泥漏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xx年1月xx年6月我科收治的431例共计667节段椎体行PVA患者资料,所有病例病史资料完整,均由同一医疗小组完成,行PVP341节段,行PKP326节段。骨水泥进入椎体外任何组织均视为漏,如椎管、椎旁、椎间盘、血管、针道等,本组共在78例患者中发现109节椎体出现骨水泥漏。 1.2方法 因存在单病例多节段骨折并多节段骨水泥漏的情况,为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我们以椎体数目为研究对象,患者为椎体载体。以是否并发骨水泥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9节段椎体和558节段椎体,根据文献报道4-6及临床观察结果选取9个可能影响骨水泥漏的因素为观察指标,并划分等级,即每节椎体均记录其载体的年龄(岁)(65,6575,75)、性别(男,女)、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7(正常,超重,肥胖)、疾病种类(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转移瘤,症状性血管瘤)、手术方式(PVP,PKP)、手术节数(单节段,2节段)、手术节段(胸段,腰段)、骨水泥注入量(3、35、5mL)及手术医师资历(3、35、5年)。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描述与分析,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应用单因素分析对所有因素进行筛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1。 2结果 2.1骨水泥漏的发生情况 本组431例患者共计667节椎体均顺利完成手术,78例患者中发现109节椎体出现骨水泥泄漏,发生率16.34%(109/667),渗漏至椎旁42节占38.53%,椎间盘30节占27.52%,血管丛23节占21.10%,穿刺针道7节占6.42%,椎管内5节占4.59%,肺栓塞2节占1.83%。 2.2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2.2.1单因素分析骨水泥漏相关因素采用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漏与不漏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医师资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手术节段、骨水泥量差异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2多因素分析Logistic分析结果中手术节段P0.10,达到剔除标准。只纳入手术方式、疾病类型、手术节段数和骨水泥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3.393,95CI=1.4168.138)、疾病类型(OR=1.621,95CI=1.0842.424)、手术节段数(OR=2.388,95CI=1.0435.465)、骨水泥量(OR=2.162,95CI=1.0244.565)是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OR1)。(表2)。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医师资历对患者并发骨水泥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手术节段、骨水泥量对患者并发水泥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上述具备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骨水泥量是PVA并发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OR1)。 3讨论 3.1PVA中骨水泥漏的发生率与类型 PVA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有关骨水泥渗漏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刘洋等8统计结果为PVA后渗漏发生率较高(34.76),PVP更为显著(50.66),PKP相对偏低(24.10),孙发运等5统计结果为20.8%。我们的结果是16.34%,相对上述报道,发生率稍低,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本研究纳入病例均在DSA监视下完成,骨水泥显影清晰,利于操作者观察骨水泥流动分布状况,控制注射速度。对于骨水泥漏的类型,综合文献,常用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照渗漏的路径,二是按照渗漏的部位,渗漏路径主要有椎基底静脉丛、骨皮质缺损、椎间静脉丛及进针通道9,本研究采取了第二种方法,发现存在椎管渗漏、椎间盘渗漏、脊柱旁渗漏、椎旁静脉丛渗漏、穿刺针道渗漏,肺栓塞等6种渗漏类型,分析其渗漏途径,椎管内渗漏可通过椎基底静脉丛、骨皮质缺损途径,椎间盘渗漏、脊柱旁渗漏主要通过骨皮质缺损途径,针道渗漏主要通过穿刺针进针通道渗漏,椎旁静脉丛渗漏、肺栓塞主要通过椎间静脉丛途径8-10,其中出现率较高的是椎间盘渗漏、脊柱旁渗漏、椎旁静脉渗漏,三种类型占据了所有渗漏的87.15%,分析原因可能为此三种类型很少引起临床症状,所以操作者术中为追求良好的骨水泥分布,而又为了避免发生椎管渗漏及肺栓塞等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渗漏所致。但近来对骨水泥漏入椎间盘的研究逐渐增多,发现其对椎间盘突变及邻近节段骨折有重要影响11,12,同样应该积极避免。 3.2PVA中并发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本研究结果表明,疾病类型、手术方式、骨水泥量对PVA并发骨水泥漏的有显著影响,这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4,8。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是手术节数也是PVA并发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 PVA主要的适应症就是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溶骨性转移瘤及椎体血管瘤。压缩骨折与溶骨性转移瘤骨水泥漏的发生率均在18%以上,而血管瘤仅8%,差异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压缩骨折与溶骨性肿瘤存在骨折线及骨皮质破坏,而这些折线及破坏又多与椎基底静脉丛相同9,所以此类病人具备了骨水泥漏的全部途径,而血管瘤病人,病灶局限,多无骨皮质缺损,且血管瘤硬化的边缘阻断了瘤体与椎基底静脉丛及椎间静脉丛的通路,故骨水泥漏的途径基本被封堵。所以应用PVA治疗压缩骨折及溶骨性肿瘤病人时要提高警惕,注射较为粘稠的骨水泥,也有学者13采取改良的二次调配骨水泥法,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漏的作用,可以借鉴。 手术方式PVP及PKP对漏的影响已被广泛报道,PKP之所以存在较小的几率其原因主要是:PKP球囊扩张在椎体形成空腔,骨水泥可经低压注入;空腔周围的骨小梁受到挤压,封闭了经骨或静脉渗漏的通道;骨水泥可以在半固态下注入6。所以有条件的病人尽可能选择PKP手术,也有学者14采用Vessel-X骨材料填充器进行治疗,基本杜绝了漏的发生,可能是未来PVA的主流方式,但目前价格昂贵,且尚未在大陆医疗市场普及,大家可以关注。 骨水泥量同样是公认的高位因素,随着骨水泥量的增加,椎体内骨水泥的压力增高,必然向低压力的折线、破损、血管流通,直至漏出椎体,刘洋的研究认为36mL骨水泥即可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而且术中术后渗漏率低8,这与本研究骨水泥量5mL会增加漏的风险基本一致。 手术节数对骨水泥漏的影响尚无学者关注,我们认为其原因有:多节段注射时,由于骨水泥有限的注射时间窗,往往会选择骨水泥较稀薄时便开始注射,骨水泥流动性较大;多节段穿刺,用时较长对医生体力、视力产生影响,致使骨水泥注射过程中控制力下降;当多节段椎体跨度较大,超出影像监视设备一个完整视野时,注射过程反复调整监视设备,增加了操作时间、操作难度,同样对操作者造成影响。针对此我们建议在多节段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时,分次调配注射水泥,这样可获得充分的注射时间窗从而注射粘稠水泥,当靶节段特别多时,建议分次手术,保证操作医师的最佳状态。 在以往对骨水泥漏的原因分析中医师的操作熟练程度及经验十分重要5,8,但本研究不同资历的医师操作漏的几率却没有产生显著差异,分析原因为本组病例虽由不同资历医师主刀完成,但均属同一科室,所有病人术前统一阅片并讨论方案,资历较浅医师的操作多由高年资医师指导,不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PVA是一项易于掌握和普及的技术。 3.3不足之处 作为回顾性研究,骨水泥漏的发生及相关因素非前瞻性记录,资料存在一定目的性偏倚,此外影响骨水泥漏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存在一些因素未被列入研究,故随着椎体强化术的快速普及,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有待于开展以加深我们对椎体强化术骨水泥漏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谢振钧,李仕国,陈广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xx,13(33):3200-3201. 2夏天,董双海,田纪伟,等.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型血管瘤J.脊柱外科杂志,xx,11(4):222-225. 3FarrokhiM,NouraeiH,KianiA.Theefficacyof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inpainreliefinpatientswithpathologicalvertebralfracturesduetometastaticspinaltumorsfJ.IranRedCrescentMedJ,xx,14(9):523-530. 4郑召民.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灾难性并发症骨水泥渗漏及其预防J.中华医学杂志,xx,86(43):3072-3030 5孙发运,陈红梅.椎体成形术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J.安徽医药,xx,17(7):1169-1170. 6倪文飞,池永龙,林焱,等.经皮椎体强化术并发骨水泥渗漏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xx,44(6):231-234. 7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xx,23(1):5-9. 8刘洋,李明辉,梅红军.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回顾性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xx,19(4):375-380. 9王翀妍,单治,陈欢欢,等.椎基静脉孔与椎体内裂隙相通可能是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J.中华骨科杂志,xx,34(4):373-379. 10王诗军,邑晓东,李淳德,等.经皮椎体成形中椎旁血管渗漏与骨水泥性肺栓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xx,17(47):8275-8281. 11陈亮,杨惠林,唐天驷,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隙内渗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