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特点、侦查困境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特点、侦查困境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特点、侦查困境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特点、侦查困境与对策研究.doc_第4页
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特点、侦查困境与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特点、侦查困境与对策研究 刘晓敏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分析研判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规律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实施针对性强的打防对策,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对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的打击工作。 关键词:食品药品;环境;犯罪;民生 近年来,随着食品药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活动持续增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此各地公安机关相继组建了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专业队伍,加大对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分析研判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规律特点和侦查困境,探讨打防对策,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打击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 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的特点 (一)食品犯罪 1.从发案区域看,区县城中村和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案件频发。近年来,针对食品违法犯罪的监管、打击以及宣传力度日益增强,人民群众法律意识、识假辨假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较为发达、资讯较为透明的主城一级市场犯罪生存空间逐步萎缩,犯罪活动转而向经济较为落后、资讯较为闭塞的区县农村二级市场渗透。 2.从作案主体看,共同作案、团伙作案较为普遍。当前,食品违法犯罪由孤立的个人犯罪逐渐向犯罪团伙、犯罪组织转化,且家庭成员作案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某食药环侦大队破获的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中,周某伙同其丈夫、儿子,用貉子肉在家中加工成假狗肉,然后在市场进行批发、零售,涉案价值达10万元以上。 3.从作案手段上来看,呈现日趋多样化、智能化的特点,且由专门的“制假制毒”转向“掺假勾兑”,从而逃避法律的严厉打击。由于近年来对此类犯罪打击力度大大增强,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法律打击,反侦查能力日益增强,多采取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手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老百姓更难区分,且不易被举报和发现。 4.专业化、网络化、跨区域作案日益突出。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均在不同地域完成,形成了跨区域流窜做案,且运输和储存过程隐蔽,上家下家之间都经过事前联系,团伙之间多以亲戚、朋友关系为纽带,分工明确,相互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供、销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增加了案件的发现和查处难度。 (二)药品犯罪 1.生产销售壮阳类假药案件多发。壮阳类假药大多都添加了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的功效。一些不法厂家将此类产品冠以“保健食品”之名,实为规避我国对药品的管控,不法分子利用我国保健食品管控机制不够健全的漏洞逃避打击。目前,这些壮阳类假药广泛存在于医药批发市场、成人保健品商店、部分小药店、小旅馆等场所。 2.农村成为制售假药犯罪活动的主要地区。从打击药品犯罪的实践来看,农村地区的小药店、小诊所等销售假药的现象比较突出,他们将假劣食品、保健品当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向群众销售,还有的以在自制的药丸中添加西药成分,冠以“祖传配方”的名义销售,还有的将快要过期的药品投放到农村地区销售。 3.互联网、快递等现代物流成为假药流通的重要渠道。以浙江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集群战役为例,犯罪分子就是通过网络联系购买肉毒素瘦脸针、溶脂针、美白针等假药,后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并通过QQ、微信联系,支付宝付款交易,快递邮寄送货或当面交易,涉案人员遍及全国十多个省。 4.以体检义诊健康讲座名义销售假药。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辨别能力弱、防范意识差等弱点,在老年人密集的场所通过摆放、散发宣传材料,以体检、义诊、健康讲座为名,向老年人推销保健食品或假药。 (三)环境犯罪 1.危险废物处置。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随意倾倒工业废物;有的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为降低处理处置成本,擅自将危险废物委托给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置,或者一部分擅自处置;有的企业为规避环境监管,与环保检查打时间差,环保部门检查时处理设施运转,不检查时设施就停运。 2.重金属废物排放。有的企业为节约处理成本,擅自停运处理设施,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某地公安机关办理的一起案件中,某化工企业将含重金属污水未经处理排向雨水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采用技术犯罪手段,有的企业在污水或废气排放口做手脚,致使监测数据失真;有的擅自进入在线自动监测站房,对在线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调整,致使上传数据不准。 4.农村污染情况凸显。经过多年治理,中心城区的污染企业多已搬迁或关停,但部分高污染行业构成了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基数大,规模小,分散生产,这些小企业多数没有通过环评,也无能力安装配套环保设备,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潜在隐患。 二、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的侦查困境 (一)公安机关自身的问题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属于新类型犯罪,案件办理不能拘泥于老一套的办案经验,比如在案件侦查方式上仍习惯使用“由案到人”、以口供找证据等老一套方法,尚未针对该类犯罪的特性和发展趋势,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线索发现机制、线索分析机制、侦查办案机制,导致工作被动,影响了侦办工作效率。同时,对一些案件存在就案论案现象,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新类型犯罪缺乏研究和思考的主动性。 (二)行刑衔接方面问题 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应是司法机关和有关行政部门的共同责任,双方需加强协作,构建无缝对接的行刑协作机制。行政监管部门掌握着行业动态,又具备专业化知识,量大面广,从事前审批到事中管理到事后处罚是全方位的,但行政主管部门主动移送少,以罚代刑问题依旧突出。公安机关侦办的食品药品环境犯罪案件线索主要群众举报、摸排发现,经由行政监管部门移送的案件少之又少。根据某市食品药品监督局上半年统计的数据显示,1-6月份,全市共接收投诉举报716起,受理633起,完成查处614起,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3起,仅占0.47%,其中,不乏在食品中检出非法添加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质的涉嫌犯罪的案件。 (三)鉴定检测能力低,检测周期长 由于现行的标准不健全、检测手段不完善,特别是地市级的检测机构水平相对较低,须委托鉴定技术比较先进的相关检验机构检测,因此检测周期较长,为案件查办带来困难。目前,检测报告短则10天,长的达60多天,对于蔬菜、肉类、调味品等流通周期较短的产品,往往在检测报告出具前,该批次问题产品已全部销售完毕,无法固定证据。同时,公安机关侦查羁押期限最短3日,最长也就30日,有的鉴定报告到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仍未做出,严重影响了办案质量。 三、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机构管理,强化业务培训。食药环涉及领域广,专业知识强,在现有经验知识基础上,按照“专业、精细、实效”的原则,以警务新理念、实战新技能、食药环专业知识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办案民警的业务培训。同时,建议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针对打击犯罪中积累的新经验,遇到的新难题,各地充分交流经验、共同研究难题,拓展思路,提高效率,提升质量。 二是关口前移,提高线索发现能力。公安机关要扭转被动局面,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广辟案源。推进食药环侦工作触角下探,将食药侦基础工作延伸至派出所,在派出所设食药侦联络员、信息员,使之成为发现、防范和控制食品药品犯罪的前哨,形成常态管理机制。广泛搜集线索,特殊重大案件提前介入,主动出击,以打促管。 三是加强打击力度,摧毁犯罪产业链。按照“查源头、打团伙、摧网络、端窝点”办案思想,对各方面的犯罪线索都要迅速核实,主动查证,深度经营,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对跨地区、影响恶劣的案件,采取集中办案、联合查处等方式,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集中打击行动,实施全环节、整链条、全方位打击,彻底捣毁产业链条,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形成打击高压态势。同时,加强检、法配合,建立统一的证据规格体系,通过完善司法措施,形成打击合力,解决侦办食品药品环境领域犯罪案件中普遍共性的疑难问题。 四是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打击合力。对内,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加强各部门、警种的协作配合,打整体战、合成战、信息战,切实提升打击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的整体作战能力。加强行政执法部门的联动配合,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配合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发挥实战效能。 注释: 蒋慧.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和出路D.西北政法大学报,xx.11. 杨娜.我国药品安全的监管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学报,xx.3. 焦丽敏.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西北大学,xx.6. 参考文献: 1吴献萍.环境犯罪与环境刑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