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doc_第1页
基于地方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doc_第2页
基于地方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doc_第3页
基于地方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地方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游美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笔者家乡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山清水秀,素有“理学名邦”和“东南邹鲁”的美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笔者尝试基于延平地方特色文化,引导学生当小导游、撰写创意广告、串编文艺作品和开展小课题研究。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传承延平文化,培养爱延情怀,提高语文素养。 一、青山绿水间的快乐小导游 位于延平市区的九峰山是一座远近闻名的理学名山。自唐朝以来,山上就建有寺院、书院、草堂等,引无数文人墨客竞相在此寻幽访古。为什么叫九峰山?九峰山的海拔多少?理学名山的由来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网查一查九峰山的资料。假日里,学生登一登九峰山,数一数山上有几座亭阁,看一看有哪些植物,问一问山的传说,听一听长辈讲山的故事。然后引导写导游词,对植物感兴趣的小朋友重点介绍山中的物种,留意建筑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讲解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凉亭,有的学生则重点介绍理学文化长廊、古塔、动物园,有的甚至连每一级台阶都如数家珍。九峰山美丽的景致、典雅的文化陶冶了学生的心灵,同时扩大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实现语文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孩子们流连于母亲河闽江,滔滔不绝地罗列绿水的自豪;驻足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溪源峡谷,津津有味地介绍布列其间的景点风光;攀登在闽赣古道三千八百坎,绘声绘色地讲述杨八妹的壮举青山绿水间蹦跳着一个个快乐实践语文的小导游。 二、地方特产中的创意小广告 根据地方特色,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为延平特产设计创意小广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忙碌开来,一则则家乡特产的创意小广告精彩纷呈。推广花百合的同学们写道“百合万千,延平领先。”“百合之美,延平之最。”“百合真妙,可赏可食可入药。”“清香纯雅,百年好合。”“春笋丝,嫩菇丝,吃了笋燕常常思。”这是对延平最有特色佳肴笋燕的广告。在班级里开展创意小广告评比、广告达人评选、创意小广告校园网站晒一晒等活动,指导学生主题手抄报、制作广告宣传卡、创作主题贴画,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到社区开展家乡特产文艺宣传活动。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在小广告的设计中、在地方特产的回味中、在语文的实践中得到感染、熏陶和培养。 三、民俗文化下的精彩小舞台 南平南词是流行于延平的一种曲艺形式,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xx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笔者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凭借南平南词开展活动,体验民俗文化内涵,提升语文素养。一是研读戏文,从戏文中学习语言:南平南词大多以昆曲戏文为主,柔美优雅、婉转动听;后来,南词演唱时逐渐改长短句为七字句,俗称“八韵南词”;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剧目展开戏文研读,可以是白蛇传,可以是牡丹对药,也可以是借衣劝友,习得“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的表达方式。二是自编自导,从表演中实践表达:孝德育人是学校教育特色,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孝德实践活动改编成南词戏文搬上表演舞台;课文中的有趣章节,校园优美的环境,快乐的学习生活情境等都是南词戏文编撰的好素材。三是调查访问,从研究中传承民俗:组织学生上因特网阅读搜集,到艺术馆调查访问,采访南词民间艺人,了解南词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价值,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红色历史里的神秘小课题 笔者设计“红色延平里的秘密”研究总课题,鼓励学生或小组或个人申请子课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短短两个星期时间,就收集到了十几个颇有趣味的小课题研究方案。孩子们或考察九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提出子课题“纪念碑里的故事”;或访问干休所的老红军,发现新的研究课题“老红军嘴里的秘密”;或参观“新四军留守处旧址”纪念碑,采访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梅山街道文宣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展“新四军的红色行动”主题研究活动;或观看闽江地下航线录相,准备研究子课题“闽江地下的交通员” 从确定题目开始,到拟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到兴致勃勃地通过进图书馆、上因特网、观看视频、采访人物等多种渠道发现和收集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资料,到遴选材料,到着手写小课题研究报告,孩子们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学习的状态下,他们必须用心去思考,去处理信息,去组织文章。这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个收获远远比让学生知道家乡革命历史更具有价值。 总之,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地方文化资源,让孩子在青山绿水间、在地方特产中、在民俗文化下、在红色历史里,感受家乡风景之美、特产之丰、民俗之乐和乡情之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