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教案(苏教版)_第1页
xx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教案(苏教版)_第2页
xx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教案(苏教版)_第3页
xx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教案(苏教版)_第4页
xx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教案(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3 XX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教案 (苏教版 )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课题找规律课时数 4 第 1 课时总课时数 3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难点:抓住序数到基数的 2 个转化 。 教学准备( 1)圆片 (课前活动用) ( 2)例 1 场景图,一些盆花、彩灯、彩旗图片。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创设情境,欣赏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三、竞赛激趣,巩固规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五、全课小结 六、动手操作,创造规律(机动) 2 / 23 ( 1)出示例 1 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你能在小组里说一说吗? ( 2)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规律。 ( 1)师:在图中,我 们看到 8 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 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全班交流: 画图法。用 表示蓝花,用 表示红花,按照 的规律,画到第 15个是蓝花。 列举法。发现 1、 3、 5 都是蓝花, 2、 4、 6 都是红花,按这样的规律,第 15盆花应该是蓝花。 师可进一步引导: 1、 3、 5 都是单数,凡单数位置都是蓝花,同样, 2、 4、 6 这些双数位置都是红花,第 15盆花在单数位置,所以是蓝花。 ( 2)师:同学们真聪明,能用这么多好方法解决问题。那么,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 17 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第18个彩灯呢? 师:自己先试一试,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173 5(组) 2 只 183 6(组)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突出计算法比较简便) 3 / 23 ( 3)师: xxx 介绍的真好,我们就用他的方法来试试看,是否真的要简便些? 从左边起第 21 面、第 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 214 5(组) 1 面 红 234 5(组) 3 面 黄 师追问:为什么 21要除以 4, 5是什么意思? 1又表示什么?23除以 4, 4 表示什么? 5 呢? 3 呢? 巧闯三关 勇夺红旗 ( 1)第一 关,继续课前活动, 第 21枚摆的是黑子还是白子? ( 2)第二关,做窗帘的珠串按绿、黄、蓝、红的顺序串起来,第 18颗珠是什么颜色?第 24 颗呢? 184 4 组 2 颗, 244 6 组 学生说想法,引导比较有余数与没有余数的区别。 ( 3)第三关,课本第 60页练一练第 3 题。 (帮助学生比较这三题图形排列的规律有什么不同?是怎样确定每组的第 32 个图形的。) ( 1)刚才,大家闯三关有些累了,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 游戏:击掌传花。 规则:合作小组( 4 人或 5 人)从 1 号同学开始,听号 令顺时针方向开始传,双掌击一次,往下传一个同学。 4 / 23 猜一猜如果老师击 25下,会传到几号同学手中? ( 1)这节课,大家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 2)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 ( 3)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还学会了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看大家这么厉害 ,我又想出道题想考考大家了 :按 “ 小朋友们真聪明小朋友们真聪明 ” 的规律排列 ,第 66个字是什么 ? 课题找规律( 2)课时数 4 第 2 课时总课 时数 3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答案。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教学准备例 2 的图片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找规律 5 / 23 二、创设情境,欣赏规律。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三、竞赛激趣,巩 固规律。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四、全课小结 1、 提问:第 1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第 100个圆片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 2、 的第 15 位上的数字是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说是怎么判断的。 1、教学例 2 ( 1)、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 2)、思考:照这样排列,第 18 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 ( 3)、出示例 2 中的问题: 18 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答。 交流解答方法。把你是怎 样计算的说给大家听。 183=6 式子中的 3 和 6 分别表示什么? 18只兔像这样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几只白兔,几只灰兔? 2、 “ 试一试 ” ( 1)、回顾刚才解答例题时的思考方法和步骤。 ( 2)、如果有 20 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灰兔? 6 / 23 1、独立完成 “ 练一练 ” 第 1题:说说出现余数后的思考过程。余下的 2枚是什么子? 第 2 题:画廊上沿的瓷砖排列规律是怎样的? 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35块瓷砖中一共有这样的 17组,还余下的 1 块是什么形状的? 正方形、长方形的瓷砖各有多少块? 2、完成练习十第 4 题 提醒学生求的是每一种灯笼各有多少个? 3、完成练习十第 5 题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还利用生活中的规律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题找规律测试题课时数 4 第 3 课时总课时数 37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揭示,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 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7 / 23 教学准备练习纸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填空。 1、如果向银行存进 200 元,记作 “ 200 元 ” ,那么从银行取出 100元,应记作:。 2、根据下列数中的规律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7、 2、 14、 2、 11、 2、()、()。 1、 1、 2、 2、 3、 3、 4、 4、 第 49个数是()。 1、 4、 9、 16、 25、()、 ()。 3、改写成四位小数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4、 由 4 个数字组成的所有两位小数中,各位数字之和等于35的两位小数是()。 (写全并从小到大排列) 5、一堆钢管,相邻两层之间相差 2 根,已知最上层有 7 根,最下层有 15根,这堆钢管共有()根。 6、一组图形 左起第 42个图形是,前62个图形中有个 。 7、一个三角形的高扩大 4 倍,底缩小 2 倍,面积增加()倍。 8、甲、乙二人买同一种杂志,甲买一本差元,乙买一本差元,而他俩的钱合起来买一本还剩元,那么这种杂志每本价钱是()。 8 / 23 9、由三个 “3” 和两个 “0” 组成的且只读出一个 “0” 的最大的两 位小数是()。 10、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 98 个,按先 3 个红的,再 4个白的,再 3 个黑的排列着,则黑珠共有()个。 二、口算。 =1 =10 = = = = = 三、解决实际问题。 1、 XX年 10月 14日是星期四,你能推算出 XX 年 11月 1 日是星期几吗? 11 月这个月上了多少天课,休息了多少天? 2、小明把自己积存的硬币排成一排,每 1 枚 1 元硬币后都有 2 枚 5 角硬币 ( 1)如果这排硬币共有 12 枚 1 元硬币,那么一共有多少枚5 角硬币? ( 2)如果这排硬币有 50枚,那么这些硬币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元? 3、一块梯形菜地,下底是 20米,上底是 16米,高是 15米,每千克大白菜占地 3 平方米,这块地一共收大白菜多少千克? 4、如图:一根竹竿长米,垂直插入水池中,入泥部分是米,露出水面部分是米,池水多少米? 9 / 23 5、黄沙港水利站工人周内对黄沙港的水位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为:第一次上升米,第二次下降米,第三次上升米。请先用正、负数来表示水位的变化,再根据原来水位是米,计算出每次测量时的实际水位。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水位变化(米) 实际水位(米) 6、四、五年级 同学采集树种,五年级采集了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的 3 倍少采集了千克。四、五年级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树种? 课题练习( 2)课时数 4 第 4 课时总课时数 38 教学目标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答案。 教学重点、难点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准备练习纸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直接写出得数: 二、填空 10 / 23 三、判断题 四、列竖式计算 (第 3 小题要求验算 ) 20 3 2 1、的计数单位是 _,它有 _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添上 _个这样的单位结果等于 1。 2、是由 _个十分之一和 _个组成的。 3、一个数的百位和百分位上的数字都是 4,其余各位是 0,这个数写作: _,读作: _。 4、 2 个十和 3 个十分之一, 5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_。读作: _。 5、中的 6 在 _位,表示 _; 3 在 _位上,表示有 3 个 _。 6、用 2、 3、 4 和 2 个 0 以及小数点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小数(各写两个): ( 1)整数部分是 0 的两位小数: _、 _。 ( 2)读出两个零的三位小数: _、 _。 7、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2 8、用其它单位改成两位小数: ( 1) 3 角 _元 4 角 5 分 _元。 ( 2) 3 厘米 _米 13 厘米 _米 3 分米11 / 23 _米。 9、把分数改写成小数,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10、下面里可以填写哪些数字: ( 1) 4 7可填写: _。 ( 2) 0 139 0 19可以填写: _ 11、把下列各数从到小排列: 3 厘米、米、米、 3 米。 1、整数都比小数大。() 2、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大于而小于的一位小数只有、三个() 4、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十分位,而整数部分则没有最高位。() + 五、怎样简便怎样算 + 六、应用题 1、一本故事书元 ,比一本科技书便宜元 ,一本科技书多少元 ? 2、校运会上两名同学同时参加了铅球比赛和 100 米赛跑。情况如下 掷铅球米数跑百米用时 小兵 7 86米 16 3 秒 小明 7 81米 15 7 秒 12 / 23 3、张老师在文具店里买了一支单价元的钢笔和一本元的书 ,他付了 50元 ,应找回多少元 ? 课题期中复习( 1)课时数 4 第 1 课时总课时数 39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半个学期所学知识,增加各种知识的整合与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复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的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复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的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教学准备练习纸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 .仔细读题,认真填空。 二 .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 “” ,错的打“” ,) 三 .看清题目,细心计算。 四 .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在 +15, -8, -32, +54, 105 各数中,( )是正数,它们都比 0( ),( )是负数,它们 都比0( )。 2.如果向南走 45米,记作 +45米,那么向北走 35 米,记作( )米。 13 / 23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12米,高是 5 米,面积是( )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 6 厘米,比下底少 2 厘米,高是 4 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角 8 分是 1 元的( ); 7 厘米 =( )米。(分数表示) 3 元 4 角 5 分用小数表示是( )元; 58 克用小数表示是( )千克。 个是( );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里面有 5 个( )和 9 个( )。 7 个十和 3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7.将,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化简后是( )。把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用 “ 亿 ” 作单位保留整数约是( )亿。 10.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是,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1.一串图形,排列规律是 ,第 29个图形是( ),在前面 29个图形中, 有( )个。 1. 三 角 形 的 面 积 等 于 平 行 四 边 形 面 积 的 一半。 ( ) 2.整数一定大于小数。 ( ) 3. 海拔高度 -35 米 , 表 示 低 于 海 平 面 3514 / 23 米。 ( ) 4.大于而小于的小数只有。 ( ) 5.一列数: 3, 7, 4, 1, 3, 7, 4, 1 第 190 个数是7。 ( ) 1.直接写出得数。 +=+=+= =+= 2.用竖式计算。 =+12=+= 3.用简便方法计算。 () 1.一根 木料长米,比另一根短米,另一根木料长多少米? 2.一块梯形菜地,上底是 24 米,下底是 36 米,高 18 米,求这块菜地的面积。 3.一张红纸长 18分米,宽 12分米,如果裁成如右图的三角形小旗,可以裁多少面? 4.小芳和小兰家同在学校的正东面,从家到学校,小芳要走千米,小兰要走千米,小芳和小兰家相距多少千米 15 / 23 课题期中复习( 2)课时数 4 第 2 课时总课时数 40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半个学期所学知识,增加各种知识的整合与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复习,巩固学生 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的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纸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填空 二、判断 三、选择 四、计算 ( 1)在 +3、 1、 0、 7、 、 300中,正数有()个,负数有()个。 ( 2)汽车向前行驶 30千米记作 +30千米,那么, 50千米表示向()行驶()千米,在原地不动记作()千米。 ( 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60 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 是()平方厘米;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 60 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 4 厘米、 5 厘米、 3 厘16 / 23 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 5)右图中梯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空白部分)的面积大()平方厘米。 ( 6)中的 8 在()位上,表示 8 个()。 ( 7)在 里填上 、 乙 B、甲 =乙 c、无法确定 D、甲 乙 4、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多,比乙数多。甲数比乙数少()。 A、 1.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 课题期中复习( 3)课时数 4 第 3 课时总课时数 41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巩固半个学期所学知识,增加各种知识的整合与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纸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填空 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 四、计算 34% 18 / 23 1、如果向银行存进 200 元,记作 “ 200 元 ” ,那么从银行取出 100元,应记作:,读作。 2、的计数单位是,它里面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结果是 1。 3、一个数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 9,这个数是读作。 4、用 “2” 、 “3” 和两个 “0” 以及小数点按要求组成小数。(每题写两个) ( 1)读一个 0 的两位小数:、 ( 2)读两个 0 的三位小数:、 5、改写成四位小数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6、 XX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 430670000吨,改写成以万吨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6cm、 8cm、 10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cm,和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 8、一堆钢管,相邻两层之间相差 1 根,已知最上层有 8 根,最下层有 15根,一共有 8 层,这堆钢管共有根 。 9、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0、 5 平方分米 =平方米千米 =米 1 吨 20千克 =吨 11、一组图形 左起第 32 个图形是,前 41个图形中有个 。 19 / 23 12、有 1 克、 2 克、 4 克的砝码各两个,从中取出 2 个砝码。一共可以称 出种不同质量的物体。 1、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3、大于而小于的小数有无数个。() 4、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十位,右边第二位是十分位。() 5、下图中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也相等。() 1、 987610 万, 里面可以填写()个数。 A、 10个 B、 8 个 c、 5 个 D、 4 个 2、右图中 D 是 Bc 的中点, E 是 Ac 的中点,三角形 ABc 的面积是三角形 ADE 面积的()倍。 A、 3 倍 B、 4 倍 c、 5 倍 D、 6 倍 3、在 0、 2、 3、中负数有()个。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4、在、中,计数单位最大的是()。 A、 5、小明 13岁上初中一年级,属狗,他的爸爸也属狗,今年可能是() A、 25岁 B、 36岁 c、 37岁 D、 40岁 1、直接写出得数:() 20 / 23 =+2= = 2= = =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 =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 4计算下图的面积。 课题期中复习( 4)课时数 4 第 4 课时总课时数 4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半个学期所学知识,增加各种知识的整合与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复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的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纸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 、直接写得数 二、用竖式计算。(第三题要验算) 三、填空 四、选择 21 / 23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