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出路_第1页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出路_第2页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出路_第3页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出路_第4页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出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出路 作者 主持人王传文 内容 王传文(湖北保康县店垭中学教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再次修订,带来了文言文教学的新面貌:要求降低了,效果却并不理想。为此,请大家就“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出路”展开讨论。大家来自湖北各地,是在教院进修的骨干教师代表,交流的情况有广泛的代表性,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对策也许会给我们的同仁们某些启发。 雷静和(湖北大悟县教研室教研员):从我掌握的大悟县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完全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学的种种问题。其一,效 果差,每年统考,文言文得分率达不到 80%,成绩优秀的班不到全县总班数的 40%。要求背诵的篇目,学生默写在试卷上,相当多的学生错别字多,断句加注标点有误;不能结合语句分辨通假字、解释关键性的实词,不能准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等等。要说大纲降低了要求,考试篇目限定于课本,从道理上讲,应该有相当理想的成绩,结果却相反,很出乎意外。 龚明成(湖北南漳县一中教师):雷老师讲的情况与南漳相差无几。中考高考的“考纲”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2 / 6 中考各地自己命题,对大纲的把握不一致。不同的“导向”带来了教学 质量的高低悬殊。有的地方甚至把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搞得支离破碎,表现为学生只会背诵割裂后的只言片语,死记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而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几乎没有什么了解,更谈不上“顺畅朗读”了。我曾做过试验,要求高一重点班学生,在预习后朗读,结果在分清句读、把握节奏方面问题百出,十有六七的学生达不到起码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考作为人才的选拔方式,“立足课本,不考课本”,着眼点是考察一个学生在知识基础的能力状况,要求却拔高了。高中在薄弱的文言文教学的起点上推进,负重而行,加上类似初中的种种毛病,文言文教学的效果虽然稍好于现代文 ,但优秀率仍不高。 王传文:文言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入选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瑰宝。古文学习要重视借鉴传统的方法 多读。就我所知,造成文言文教学效果不良的一个普遍性的原因就是对“读”的指导不力。具体表现为:一、忽视范读,初中文言文教学是起步阶段,相当多的教师,没有以准确而又富有感情的范读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听中掌握字音、停顿和语气表达;二、讲解、另外翻译语句多,让学生联系注释在读中理解句意不多;三、驾空分析课文多,用复述内容、交流读后感、改写课文等练习促进学生读不多。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没有充分的 保证,自然没有很高的教学质3 / 6 量。 孙梅芝(湖北荆门市一中教师):确实如此,教师导读不理想和学生读得不充分是文言文教学形势不好的症结所在。这几年,我一直重视朗读和背诵,凡基本篇目我都重视范读和引读,以读带正音,带断句,促理解。读充分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不需多说,学生就大体掌握了。每学期考试,我所带的班文言文成绩都很出色,比平行班高出一头。从重点高中反馈给我的信息,说明我送上去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是比较棒的。论课堂上的讲解分析,其他同行都不比我差,而效果完全不同,原因就在讲多了,指导学生读 少了。恰恰这又是最普遍的问题。 敖明强(湖北谷城县城关二中教师):我觉得,教学方法陈旧简单,死板无生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要么照教参宣讲一通,读几遍,逐句翻译一下,让学生抄抄译文,很少像研究现代文那样去探讨教法和学法。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就失掉了兴趣,有的干脆买一本助读资料,以免去抄录之苦。用这类教法,怎会有好的效果。 李小林(湖北英山县孔场中学教师):在我校每学期的听评课活动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文言文教学。正如敖明强所说,教法呆板。课堂气氛压抑,大多沿着“读 译 抄 背”的思路展开 ,千篇一律,简直把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生产流水线。没有情趣,没有活力! 4 / 6 罗清桥(湖北鄂州市高中教师):除前面几位教师所介绍情况,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相当多的教师对现行教材把握不住。客观上讲,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减少了,内容难度降了,要求背诵的篇或段减少了,自然而然,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标高也应该随之而降。麻烦出在教材的编辑“结构”不同。以 90 年版高中统编教材与87 年版统编教材作比较,老教材注重系统性和可比性,教与学都便于形成一些体系,如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的比较,战国四公子及门客的比较,自成比较系列,还有叙事文学系列、传纪文学系列等,这些系列由于篇目的增删和册次的调整,文言文以单篇附在各个单元之中而自然消失。也许是受习惯定式的干扰,总感到教学起来有点不顺畅。第二,一些文言文注释资料的泛滥,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注重积极思考,总在想“资料上写着呢,我何必去白费劲”,结果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锻练。 敖明强:造成文 言文教学的少慢差费,说到底是对大纲领会不全、不深。比如说,到底怎样分解大纲对初中文言文的要求,“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度如何确定?等等问题,相当多的教师心中无底。一是规定太空泛,二是教师思考得不多。从教材的编排上看,初中语文有各类文言文 40 篇。内容各异,又分散在现代文单元之中,受单5 / 6 元教学要求的制约,在教学实践中很难处理好,造成文言文教学支离破碎的面貌。 王传文:从各地的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来判断,效果与目标距离还很大。这个目标就是大纲的要求。原因正是大家所分析的,一是对大纲的把握问 题,包括对现行教材的驾驭,二是教法问题,三是借鉴传统经验,重视读和背诵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文言文教学有所突破呢? 雷静和:我认为,首先要改变思想观念,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文言文占教材的比重大,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的最好的“例子”。因此,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一些语文常识,文化历史掌故,而且应该更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更高层次上讲,应该因文而异,挖掘诗词、散文、小说、戏剧中的美的因素有机地实施美育。所有这些,都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 龚明成:像雷老师所说那 样,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固然重要,但关键在准确的把握大纲上。要组织教师反复地学习大纲和教材,揣摩大纲,结合教材分解“要求”,重视“考纲”突出重点,实现大纲、教材和“考纲”的和谐统一。一句话,全面、正确的理解大纲,灵活、发展的落实“要求”。另外,就是改进教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十几岁的青少年对“之乎者也”感兴趣,必须采用6 / 6 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用“故事激趣法”、“成语概述法”,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法解决难点。 李小林:教法改进要抓住“活”字做文章。导入新课要活,如教口技,先让 善口技的学生表演一段;教扁鹊见蔡桓公,用“讳疾忌医”这条成语导入。分析课文要活,如教愚公移山,围绕下列问题组织阅读和讨论:山在何处?移到哪里?为什么移山?克服了哪些困难?怎样评价愚公?复习巩固要活,可以采用“竞赛巩固法”、“表演课文法”、“练习巩固法”等。总之,活则生趣,趣产生爱。学生一旦喜爱文言文,我还愁教不好? 孙梅芝:传统文章传统教法。文言文始终应该“读”字当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