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新品格教育与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普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美国品格教育经过了被否定的历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品格教育强调核心价值的学习、教师的作用、道德实践的育人性等,皆关涉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本文从德育方法、教师德育素质、学生自我教育方面,探究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方法,为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美国;新品格教育;高校德育;实效性 :G641:A:16711580(xx)0600100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xxQN165)。 :xx0112 作者简介:高普梅(1982),女,辽宁大连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德育。 美国教育一直备受世界瞩目,20世纪末期,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运动,即新品格教育运动。新品格教育成为现今美国公共学校最具前瞻性的道德教育形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一、美国品格教育的回归 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通常称之为品格教育,其基本特点是教导学生于个人、社会都有益的普世价值。美国的道德教育可梳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斗争;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衰退;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的复兴。在不同阶段,道德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19世纪末期的道德教育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强调道德教育教学,直接进行道德灌输,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共道德,培养社会发展所预期的合格公民。一般采用说教、训诫、纪律、奖惩等直接的教育方式。受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影响,杜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发展等理念,杜威的进步主义道德观念对传统德育、道德灌输提出了严峻挑战。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与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强调个人价值选择自由,认为道德教育必须在“价值中立”的课堂氛围的约束下设法实行道德教育。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经过反思推理,获得善恶观念,教师对品德教育不做任何主观评价。1价值澄清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且导致美国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社会公民道德滑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大众的强烈不满,教育界也开始反思并向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回归。 美国的品格教育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之后,新品格教育真正开始复兴,并逐渐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概述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发展 1987年,美国全国学校联合会向美国教育部提出了“在公立学校塑造品格”的计划,提出要在全国15000所学校中加强品格培养。美国中小学的各种课程计划和评估计划的涌现标志着品格教育的复兴。1985年,威廉贝内特发起了蓝带认证计划。该计划推动了这一时期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品格教育成为全国性运动的重要标志是各种关于品格教育组织的建立,如品格教育伙伴组织、品格关注联盟等。 在品格关注联盟等组织的努力下,美国国会决定,在12个州施行品格教育。小布什总统大力支持品格教育,在白宫召开“品格与社区”研讨会,2加强实施品格教育。他的教育蓝图不使一个儿童落后中有一条提到“加大品格教育的资助力度”,为“品格教育先行”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品格教育的概念 关于品格教育的含义,目前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是,从共性出发归纳出品格教育的定义仍然是可能的。阿兰罗克伍德把品格教育界定为:品格教育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3品格教育伙伴组织1999年给出简捷的定义:品格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长期过程。良好的品格应该包括理解、互助、公平、诚实、同情心、责任感、尊重自己和他人等核心价值观念;良好的品德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持续的教学、示范、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三、品格教育对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一)灵活运用德育方法 美国学校品格教育注重多种德育方法并用,在教学中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调查研究等方法,避免进行机械式的道德灌输。结合道德实践,运用雕琢法、树人法等方法来培育学生。 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是德育方法的单一性,讲授、灌输仍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在高等教育中,这些方法明显不合乎社会的需求,显露出自身的弊端。借鉴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多采用讨论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建立学习伙伴小组,设立小组研究项目、开展小组间竞赛、设定班级目标等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诱导,对于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做好课堂渗透教学、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心理咨询、大众传媒等德育环境建设,注重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的结合,全面树人。除开设专门的品格教育课程之外,应该将品格教育渗透到整个的学科体系当中。重视德育实践,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做到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有效衔接。 (二)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 “教师先受教育”。美国的德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期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成为学生品格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德育素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在美国,从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取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高水平人才,而且,美国非常重视德育教师素质的提高,设有专门的学校,培养专业人才。在美国的德育工作中,培养出很多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专家。要想提高我国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引导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向专家学者型方向发展。一是应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组织教师定期参加培训,获取现代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新知识,掌握德育培养的新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相长。二是应鼓励教师不断开展德育方面的研究,包括德育理论的研究和方法的探讨,结合德育的时代特点,注重高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三是应当要求学校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担负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即使是学校的后勤工作人员,也应以身作则,起到正面的熏陶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三)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推崇个人主义、自由至上,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我国素有“师道尊严”的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是造成高校德育实效性差的根本原因之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道德教育具有自觉能动性,把外部的道德影响和刺激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提高自我道德认知,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把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道德准则,充分重视学生的价值,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建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最真实、最牢固、最可靠的效果之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有了自我教育能力,学生就会自觉地朝着道德修养的目标不断前进,5将自己培育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洁.当代美国品格教育运动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xx. 2HughHartshorneandMarkMay.StudiesinNatureofCharacterR.Vol.1:Studiesindeceit,413.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行业电商运营师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 高校食堂厨房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 应急救护知识竟赛试题及答案
- 高速列车座椅舒适度行业2026-2030年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 公司上岗前考试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用电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解析
- 名著《夏洛的网》教学导读方案
- 高中生物核心考点总结及复习指导
-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测规范
- 村换届警示教育
- 15定积分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乡村治理理论与实践》课件第五章 乡村治理的机制
-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课件-课件-文档
-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
- 女性创业者协会成立方案范文
- 2025年度工业用管道焊接劳务承包合同模板
- 变应性鼻炎阶梯治疗
- 激光设备调试报告范文
- 【MOOC】新科学家英语:演讲与写作-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