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doc_第1页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doc_第2页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doc_第3页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doc_第4页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 王文强 (同煤国电同忻煤矿有限公司,山西大同037001) 摘要:针对同忻煤矿易自然厚煤层8106综放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的研究,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终采撤架期间防灭火防治技术体系,保障了8106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终采撤架。 关键词:容易自燃煤层;综放面;终采撤架;防灭火;技术体系 1矿井概况 井下位于石炭纪35号层北一盘区8106工作面,东部为X11号陷落柱;南部为8105工作面及顺槽煤柱,尚未开采;西部为三条盘区主要大巷;北部为8107工作面,现正在掘 进。上覆为煤峪口矿侏罗系9、11、14号煤层采空区,与该层间距为125140m。8106工作面为一进二回三巷布置,三条巷道相互平行且与盘区三条大巷呈88, 其中2106巷、5106巷沿35#煤层底板布置,8106顶回风巷沿35#煤层顶板稳定岩层开掘。8106工作面走向1734m,倾斜长度200m,煤层倾角14,厚度12.1423.43m,平均16.44m,设计采高3.9m,平均放煤高度11.08m,采放比12.84;工作面地质储量743万t,可采储量493万t,回采率85%。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xx年6月对我矿煤层取样化验结果:同忻煤矿35#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属类,自燃,吸氧量为0.54cm3/g干煤,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42天。由于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采空区浮煤多, 自然发火危险性增大;同时因“两道两线”的丢煤量大,也容易发生自然发火;上部煤峪口矿侏罗系9、11、14号煤层采空区为以前火区等严重威胁工作面尾采生产和撤架封闭。鉴于上述情况,研究8106综采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对其他相似煤矿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防灭火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终采撤架前防灭火技术 2.1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根据已明确的停采线位置(在距北一盘区辅运巷200m处),工作面不用放顶煤长度为60m,综采队确保放顶煤工作面平均推进速度不低于5m/天,一直到达规定的不放顶煤区域,应尽快推到终采线。 2.2减少工作面配风量 工作面剩余最后可采60m距离后,在确保工作面后溜尾、上隅角、回风流甲烷不超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工作面的配风量,根据工作面情况尽量降低风量及风压供风。 2.3终采时预埋管路注氮 (1)当综采面推到距终采线170m时,必须确保地面制氮机连续注氮且注氮量不低于2200m3/h。 (2)为确保综采面防灭火工作及综采面永久密闭后能对密闭采空区进行持续注氮,需在进回风侧巷道采空区预埋注氮管路,埋管步距为50m,交替埋管。 (3)到终采线位置时,采空区预埋6趟注氮管路,2106巷、5106巷各3趟。采用飞机头联通采空区预埋注氮管路,并加控制阀门对埋入密闭采空区内管路进行全天24h连续注氮(图1)。 2.4进回风巷道堵漏风 (1)综采面推进到距离终采线170m时,每间隔50m左右,在进风巷、回风巷各施工一道大青砖封堵墙,和注氮管路出口错开25m左右,共5道大青砖封堵墙。在大青砖墙上部靠帮位置,预埋两趟管路,分别为预注浆管和束管,注浆管口距底板1.8m,与束管监测点等高并向前错开5m,与注氮管口错开25m。预注浆管路为?108钢丝缠绕管,对采空区氧化带自燃进行提前预防注浆。 (2)构大青砖墙时应做到下宽1.5m、上窄0.75m、中间预留300mm间隙,用粉煤灰固化材料进行充填,堵塞墙体间裂隙、裂缝,确保堵漏风效果。 2.5采空区喷洒阻化剂 当工作面进入不放顶煤区域后,利用每天的二班检修时间在2106巷喷洒阻化剂,一直喷洒至工作面倒通风系统以后。当工作面系统倒过后,即开始在工作面5106巷对采空区进行喷洒阻化剂,喷洒时间根据现场情况另定。 2.6采空区氧化带预防性注浆 当采空区预埋注浆管路口达到10m以上时,根据束管监测气体结果决定是否注浆,注浆管路的注浆能力不得低于25m3/h。 2.7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束管监测管路预埋 按照如下方案要求对束管管路进行预埋:进回风侧停采线后170m、120m、70m、20m封堵墙及距离地面1.8m高预埋;同时在顶回风巷、工作面回风、撤架处人工检测气体;撤架期间,未改系统前,顶回风巷、工作面尾部、撤架处、顺槽巷道临时封堵墙前,上隅角、回风进行取样分析。 2.8工作面头端头打钻孔,实施阻化剂堵漏 综采面终采后,在2106巷向工作面方向煤体打孔,灌注阻化剂浆,形成堵漏风带,减少支架上部漏风量。在工作面停采线往外2m的2106巷顶板开孔,距巷道左帮水平距离3m,钻孔打到煤层顶板。设计终采线处煤层预计厚度为16.2m,2106巷宽度为5.3m,高度3.3m,从停采煤壁线到支架切顶线间的宽度为12m,具体如图2所示。 3终采撤架时防灭火技术 3.1撤架时最易发火地点 (1)采空区氧化带与窒息带交界处。根据同忻矿采空区三带报告,工作面采空区约140m以内为窒息带,撤架时浮煤进一步氧化,极易造成自燃。 (2)采空区立体垂直三带冷却带范围,支架后20m内,支架上部15m内。 3.2撤支架期间防灭火技术措施 (1)撤支架期间不间断注氮,端头浮煤和裸露的煤体喷洒阻化剂,其厚度不小于5mm。 (2)撤支架期间进行减风降压。 (3)每隔10架打3m深钻孔一个,随时观测煤体温度,若发现煤体温度有升高迹象,立即在工作面发热煤体处插高压胶管注阻化剂。 (4)撤支架期间,每撤完一个支架,立即对散落浮煤大量喷洒阻化剂防灭火胶体材料,煤体覆盖厚度不小于5mm。 (5)撤支架期间,必须在工作面和采空区形成三道防火线,一道防火线为采空区的注氮降氧线,另两道防火线则是在支架后方和上方形成降温线。 4效果及应用情况 通过严密制定8106综放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专项综合防灭火技术方案,克服了石炭纪煤层厚、自然发火期短(42天)、煤层易自燃、上覆采空区火区等困难,顺利完成了8106综放面终采、撤架封闭工作。整个撤架工作时间短,防灭火效果明显,为类似煤层开采及厚煤层综放面撤架防灭火综合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德政.煤矿“一通三防”实用技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xx. 2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xx. 3徐精彩,张辛亥,文虎,等.煤层自燃胶体防灭火理论与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xx. 4徐国华.复杂条件下超长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J.煤矿安全,xx,44(9):100. :xx-09-07 作者简介:王文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