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s版)_第1页
xx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s版)_第2页
xx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s版)_第3页
xx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s版)_第4页
xx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s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XX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 1-4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S 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题材,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一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与一篇略读课文快乐的暑假。要求学生随文识字,会写 27 个生字,会认 27 个字。重难点字词:戒、枣、毒刺、窄、喇叭、稀罕等。那令人着迷的绿叶 ,那放行的芦叶船 ,那海边藏着的珍珠的贝壳 ,那暑假中流光溢彩的太阳 无不给人留下幸福的 回忆 .阅读本单元课文 ,注意 “ 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绿叶的梦一文回忆了童年时代,作者和同学们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采集绿叶,制作标本,并讲述这些绿叶的知识和趣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的生活和有益的活动的留恋之情。重点: 1、辨析多音字:磨、着、搂、薄; 2、学会恰当的运用排比句并且理解排比句的好处; 3、积累形容2 / 17 词搭配,如:广阔的田野、旷野的课堂等。 芦叶船记叙了童年时代, “ 我们 ” 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开到长江里。芦叶船不仅丰富了 “ 我们 ” 的课 余生活,还给 “ 我们 ” 带来无尽的想象,使我们的童年充满快乐、向往和希望。重点: 1、辨析多音字:卷、横; 2、学会辨析比喻句的好处; 3、学会将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如: “ 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 改为 “ 那小小的芦叶船,会翻的。 ” 一只贝写的是一只普通的贝,因为一粒沙子钻进壳里,它的壳失去了光泽,破烂了,里面却形成了一颗闪光的大珍珠。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是像这只贝那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人。重点: 1、辨析多音字:漂、涨; 2、体会句子: “ 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 ” 读出赞 美、惊喜的语气,并能用 “ 多 多 ”写句子; 3、体会课文中贝的伟大之处,理解 “ 可怜 ” 和 “ 可敬 ” 的意味。 快乐的暑假是一则欢快优美的儿童诗,描绘的是学生们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在丰富的暑假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阳光,感受童年的快乐。反映了孩子们天真的天性以及他们对快乐生活、自由成长的强烈愿望。重点: 1、积累词语:蹦蹦跳跳、唱唱笑笑; 2、学会写生动的比喻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 / 17 “ 语文百花园一 ” 分为 “ 语海畅游 ” 、 “ 积少成多 ” 、 “ 阅读平台 ” 、 “ 能说会道 ”“ 笔下生辉 ” 五个板块。其中, “ 语海畅游 ” 重点要求 1、理解词义,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2、词语搭配 “ 童年 ” 开花,练习 “ (快乐)的童年 ” 以及 “ 童年(的回忆) ”3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学写优美的比喻句。“ 仿佛 ”“ 好像 ”“ 犹如 ”“ 积少成多 ” 要求学生朗读并背诵王维的六言绝句田园乐,感悟诗中闲淡宁静的田园生活。 “ 阅读平台 ” 讲述了一只羽翼尚不丰满的可爱的小鸟,每天在枝头唱歌,可孩子们想捉它玩儿,用弹子打伤它,从此再也见不到小鸟,听不见歌声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谐、美好情景的热爱,告诫孩子: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 能说会道 ” 要求学生回忆童年时代中有意思的、 令自己高兴的、得意的,同时也是有益的事情,按顺序有条理的讲清楚,勇敢的展示自我。 “ 笔下生辉 ” 要求学生将有趣、难忘的事情写的生动具体。 课时安排: 绿叶的梦 3 课时 芦叶船 3 课时 一只贝 2 课时 快乐的暑假 2 课时 语文百花园一 4 课时 机动 3 课时 4 / 17 课题: 1.绿叶的梦 课型:精读课主备教师: xwh 参备教师 swl、 xhw、 jyf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 生字新词,掌握 “ 汇拢、土岗、戒指、乐章、酸枣树、刺伤、陈列、解毒、记忆 ” 词语。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2、课文的 2-6 自然段,感受美妙的梦境。 教学时间 2 3 课时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5 / 17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 “ 单元导读 ” :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 “ 单元导读 ” ,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汇报 “ 读懂了什么 ” 。 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初步进行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 “ 绿叶 ” 、 “ 梦 ” 、 “ 绿叶的梦 ” 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 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 “ 梦 ” 的情感内涵。 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6 / 17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 样的印象? 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 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想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 4、学习本课生字词: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 摘录到 “ 词语花篮 ” 中。 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 ,希望通过学 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5、按要求自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7 / 17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分段。 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学生按要求自学。 反馈: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 要解决的问题。 6、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 70 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80 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 1990 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 90 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 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 8 / 17 7、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 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 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学生自学,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出示默读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9 / 17 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生自读课文。 三、探究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1.梳理内容 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出示图片 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 么 “ 最着迷 ” 于绿叶呢?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浏览课文。 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处理 “ 泡泡框 ” ,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 随机板书 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2 6自然段) 10 / 17 学习 3 6 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 深入学习即可 第三自然段:写 “ 我们 ” 采集绿叶的快乐。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 “ 我们 ” 的快乐。 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11 / 17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随机板书 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 么关系? 交流体会。 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练习有感情朗读。 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结合 “ 泡泡框 ” 谈体会。 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 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 “ 我们 ” 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 “ 我们 ” 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 随机板书 四、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 “ 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 12 / 17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 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预习下一课。 内容: 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 板书设计 1.绿叶的梦 童年的玩具着迷 采集绿叶自由快乐 绿叶的梦寻找奇叶争强和探险童年的梦想 制作标本精挑细选对大自然的热爱 了解树叶增长知识 教学反思 13 / 17 课 题: 2、芦叶船 课型:讲读课主备教师: xwh 参备教师 swl、 xhw、 jyf 教学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本课要求要求掌握的词语有:蜘蛛、窄叶。喇叭、远航、浩浩荡荡。 教学重点 1、字词教学; 2、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 3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4 / 17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或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 1)组员轮读课文。 (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 3) “ 我们 ” 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 .自读自悟,创设情景,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15 / 17 2.小组互相交 流 四 .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 .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