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新课改中人文素养教育之浅见 新课改中人文素养教育之浅见 高 玲 【摘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改变当前“人文环境”被破坏现象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寓教于形;深入挖掘历史的人文内涵,以情动人;联系现实,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师为表率,师生互动,共同提高。从而达到完善人格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 人文素养 寓教于形 以情动人 学以致用 师为表率 人由一撇一捺构成,这撇代表着杰出才能,这捺代表着完善人格。而教育的终极 目标就是完善人格,提升人、发展人”。 赵亚夫教授认为,“成熟的历史教育,以完善人格为最终目标”,而“历史教育的学科本质是发展学生的人格”,即“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历史教师就是要让学2 / 6 生能“听懂历史说的话”,以史为鉴,找准人生坐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当前的社会现实需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历时两三百年的“ 人文主义( humanism)”运动,将“人文”与“人性”这些普世价值深深的植入 西方社会与人群之中。而同时期的中国却是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出现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腐败成风、诚信危机、破坏环境“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有的优良传统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重建与修补伤痕累累的社会人文价值观刻不容缓。历史教育是人文社会重建的关键渠道,历史教师之责尤为重要。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寓教于形,以实现人文素养教育 教育心理学说: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学生往往印象深刻。教学中,要选择那些能表现人类美、丑、善、恶的材3 / 6 料,以多媒体和生动的语言为手段,寓教于形。如讲万隆会议, 1955 年会议召开时,美国正对中国进行围堵,并扶持台湾当局制造紧张局势。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上三次力挽狂澜,为“万隆精神”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也赢得亚非国家对新中国的同情和支持。我设计三个教学环节 1.会议前的斗智斗勇 镜头一: 1955 年,美国政府成立“亚非会议工作小组”,影响会议,扼制中国共产党。镜头二:台湾当局为阻止中国出席会议和加害周恩来制造空难:载有中国先遣团会议成员的 包机飞越南中国海附近时爆炸。周恩来坚持“临阵不换将”,他把机要文件全留在国内,只带一份发言稿,藏于胸前。 2.会场上的较量 镜头一:会议第一天,伊拉克对中国发难,第二天形势恶化,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发言化解了紧张局面,并号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镜头二:会议第四天,锡兰总理发表反对共产主义和4 / 6 中国的威胁等言论。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和他在小会议室单独交流。后锡兰总理声明他的话只表达个人的见解。 镜头三:会议第五天与会国在是不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亚非国家相互关系的准则上发生严重争执。周恩来建议把有人不喜欢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改为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将 5 项改为 7 项原则,并提出搁置争议解决现实问题的建议,使会议又回到正确轨道。 3.会议外的声音 镜头一:黎巴嫩代表、驻美大使马利克会后向杜勒斯通报亲西方联盟瓦解,称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中国变强大了,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 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让学生理解新中国外交艰难曲折的过程,体会周总理的外交风采 和人格魅力。 二、巧设问题,以情动人,使人文素养在学生心灵中内化、升华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学生认知活动中一种积极的5 / 6 内在活力,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必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在感性中激发的情感,在理性认识中得以升华为情操。如讲“黄花岗起义”时,可利用多媒体展播“黄花岗起义”,并突出介绍林觉民的“与妻书”,激发学生对这位先烈的崇仰。在此基础上插入问题:“林觉民为什么能勇于诀别爱妻而死?”引发学生思 索,小结指出:林觉民之所以“勇于就死”,是因为他以爱妻为起点,“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而清政府腐朽统治造成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民不聊生,使其心愿不能实现。于是他抱定决心“以天下人为念,当乐牺牲吾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这样,林觉民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和民众的幸福,抛弃个人幸福的崇高形象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并升华为学生爱国为民的高尚情操。通过这种感受和认识,其人文素养教育效果,是教师简单讲授和灌输无法比拟的。 三、学以致用,教会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思想活跃,关心 现实,且有不少疑虑。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略学生思想“热点”和社会问题的“热点”,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做了如下安排;首先,列表梳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技术新成果,认识科学技术6 / 6 是第一生产力;其次,以科学家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意志;第三,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遗害人类。诺贝尔的发明为和平利用,马可尼却拿他的无线电效忠法西斯;第四,科学家有国界,科学则无国界,抓住机遇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伪君子》的教学课件
- 2025年企业战略管理实战案例分析题集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初中语文口语表达技巧与模拟试题
- 2025年初中音乐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趋势与备考策略解析
- 2025年汽车维修工初级面试技巧与答案集
- 2025年建筑工程师招聘面试模拟题集及答案手册
- 2025年初中地理特岗教师招聘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初级瑜伽教练技能考核试题集与实操指南
- 2025年英语能力测试模拟题集听力阅读写作等含答案解析
- 2021年小暑介绍主题教育班会某校图文班会模板
- 体态与健康课件视频教学
-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德昌县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苯氧树脂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运营动态规划报告
- 内务条令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影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GB 36889-2025化学纤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超声辅助制备Cu-Al(-TiB2)组织和性能研究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2014
- 无障碍产品设计-洞察阐释
- 和平精英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