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液学检查的结果观察.doc_第1页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液学检查的结果观察.doc_第2页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液学检查的结果观察.doc_第3页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液学检查的结果观察.doc_第4页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液学检查的结果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液学检查的结果观察 徐洪玲 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三科,山东滕州2775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液学检查的结果。方法选取xx年1月xx年1月在该院进行肺炎治疗的1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73例(支原体感染肺炎)和对照组73例(细菌性感染肺炎),对其进行血液学检查,观察两组患儿在血清MP抗体、血清冷凝剂、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上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血清MP阳性抗体18例,阳性率为24.66%,血清冷凝剂试验阳性为20例,阳性率为27.40%,(50.167.9)mm/h、(57.45.5)mg/L,AST、ALT、CK-MB的检测结果分别为(45.77.1)U/L、(45.37.3)U/L、27.311.0)U/L;观察组血清MP阳性抗体62例,阳性率为84.93%,血清冷凝剂试验阳性59例,阳性率为80.82%,ESR、CRP检测结果分别为(22.362.4)mm/h、(12.43.6)mg/L,AST、ALT、CK-MB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32.62.6)U/L、(125.432.5)U/L、(60.410.1)U/L,对照组依次为(22.362.4)mm/h、(12.43.6)mg/L。两组患儿在血清MP抗体、血清冷凝剂、AST、ALT、CK-MB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儿血液分析中表明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血清冷凝剂试验阳性率以及血清ALT、AST、CK-MB等指标出现明显上升,而ESR、CRP却未有明显变化,那么便可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液学 R725A1674-074(4)08(a)034-02 作者简介徐洪玲(1972.5-),女,山东滕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血液病。 支原体肺炎,也就是医学上过去所称的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或冷凝集阳性肺炎,主要是由感染了肺炎支原体(MP)所引起1。临床可表现为久咳不止、且极为强烈、肺部检查可见明显炎症等症状。该病由于因病原菌引致,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后期却能迅速扩散至其他部位,尤其是小儿由于身体各项技能尚未发育完全,一旦感染该病后,极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意义重大。为了进一步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液学检查情况,该研究特别选取xx年1月xx年1月在该院进行肺炎治疗的1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症分成两组,检查两组患儿在血液学上的差别,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资料共计146例,均为在该院进行肺炎治疗的患儿,将其分成观察组73例(支原体感染肺炎)和对照组73例(细菌性感染肺炎)。观察组:男46例,女27例,年龄211岁,平均(4.31.5)岁,病程115d,平均(5.12.1)d,咳嗽患儿为50例,伴有喘息症状的26例,刺激性、阵发性干咳并伴有少量黏痰的68例,体温3840;对照组:男40例,女33例,年龄212岁,平均(4.41.2)岁,病程115d,平均(5.22.0)d,咳嗽患儿为49例,伴有喘息症状的28例,刺激性、阵发性干咳并伴有少量黏痰的64例,体温3840;所有患者中细湿啰音和两肺闻56例,哮鸣音或干啰音60例,痰鸣音12例,伴心率加快6例,呕吐恶心7例,嗜睡头痛3例,皮下瘀斑2例。有68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并发症,102例患儿经胸片X线检查均有异常,其中双肺纹理增粗52例,支气管肺炎24例,间质性肺炎14例,大叶性肺炎5例,其他7例。 1.2血液学检查方法 对所有患儿均采取如下血液学检测方法:于患儿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随机制样送检血清MP抗体,并按试剂盒(贝克曼库尔特UniCel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xx年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最新产品)说明进行血清凝聚实验,检测红细胞沉降速度按魏氏法2进行,具体操作:用普通血沉真空试管(抗凝剂与血按1:4的比例)进行采血,采血后将血沉试管中血液轻轻上下颠倒810次,然后用血沉管吸取混匀血到“0”刻度处,将管外的血液拭去,将其立于血沉架上,观察血浆的高度变化,并记录血沉值。同时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此外,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各类酶学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进行检测。统计以上检测数据结果,并进行汇总处理。 1.3评价标准 将血清标本置于零下20保存,予以集中检验,若单份血清的滴度超过1:32或者双份血清抗体的滴度变化超过4倍,那么判断是阳性;若发病1星期后IHA低于1:32,则判断为阴性。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2检验。 2结果 2.1血清MP抗体检测结果 对照组有18例血清MP阳性抗体,其阳性率为24.66%,观察组有62例血清MP阳性抗体,其阳性率为84.93%,2=22.67,P=0.0372,两组在阳性检测率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清冷凝剂试验结果 对照组在血清冷凝剂试验中检测的阳性为20例,其阳性率为27.40%,观察组的阳性检测为59例,阳性率为80.82%,2=16.54,P=0.026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ESR、CRP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ESR、CRP检测结果分别为(22.362.4)mm/h、(12.43.6)mg/L,对照组的分别为(50.167.9)mm/h、(57.45.5)mg/L,两组在ESR、CRP的检测结果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在AST、ALT、CK-MB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32.62.6)U/L、(125.432.5)U/L、(60.410.1)U/L,对照组依次为(45.77.1)U/L、(45.37.3)U/L、(27.311.0)U/L,两组患者在AST、ALT、CK-MB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目前已知的独立生活的最小病原微生物,微观结构上既不完全符合细菌,也不完全符合病毒。细菌滤器对该支原体无隔阻作用,其直径大致在120150nm之间,大小上与黏液病毒相当,由于它没有细胞壁,因此可呈现出球状、带状、杆状等多种非固定形态,经革兰染色呈阴性3。有关研究表明,MP具有较强低温抗性,但极不耐高温,在37下仅能存活数小时。对人体感染后,大约经过23周潜伏期后,可引起患者出现高热(出现39以上的高温)或者无典型症状的持续低热,个别甚至不发热,并能导致患者畏寒怕冷、咽喉肿痛、食欲下降、头疼乏力等症状,小儿一旦感染该病菌后,往往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咳嗽,甚至会引起全身各系统损伤,引起一系列并发症4。在该组案例中,伴心率加快6例,呕吐恶心7例,嗜睡头痛3例,皮下瘀斑2例。这与心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受到侵害有关,倘若未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很容易导致全身系统性损伤。该研究认为,由于该病较难区分和诊断确诊,因此要在明确患儿感染的血液学特点后,在予以临床确诊。 相关学者的临床研究指出,ELISA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鉴定方法,主要原理是用酶标记抗体,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与血液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然后除去液体中游离成分,用相应的酶作用到底物上,通过显色来进行鉴别5。该组研究显示,观察组血清MP抗体阳性率为84.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