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史问廉》观后感.doc_第1页
《鉴史问廉》观后感.doc_第2页
《鉴史问廉》观后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史问廉观后感 县委党校 廉政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作为一部全面梳理中国历史廉政文化的大型纪录片鉴史问廉一开播就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我校接到纪委宣教室的通知后,我校全体领导班子、教职工集体观看了纪录片鉴史问廉。大家记忆深刻,纷纷发言表示对这一观念的认同。 该纪录片记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廉政文化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中国廉政史上,涌现了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都为倡导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鉴史问廉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个清官的感人故事,来展示廉洁对一个政权、对一个国家、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腐败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对一个社会的伤害。通过观看,每一个干部职工在在该片的好故事中得到深刻的教育。 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 之时,则国事衰微。”那么,对于一个学校、一个教师队伍而言,廉洁同样重要。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古至今,廉洁的故事比比皆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将焦俭送给他的鱼悬于室外来拒绝焦俭的再次相赠;北宋包拯立诫廉家训于家中警示后人;周总理穿着朴素,总是将衣服补了又补,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还有魏征、狄仁杰、包拯、郑板桥等一大批清官廉吏任职故事,受到历代百姓的传颂和敬仰。许多与廉政文化有关的器物文化,比如说包公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等。在反腐败的制度设计和律令制定方面,古代统治者也有很多积极的探索,对我们今天的反腐败工作还有很多启迪。作为一个教师而言,虽然没有腐败的土壤,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廉洁从教,更要把廉洁的种子种到每一位到党校培训的干部的心里,确保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廉洁之花能够竞相怒放。 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严格遵守党校教师的行为规范,做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掌握好手中的权利,坚决杜绝用获取非法的利益,树立良好的党校教师形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史问廉通过拍摄这个跨度几千年的廉政文化史,通过历史上这些廉吏和贪官的对比,使人们从中得到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当一个集体里廉洁的风气盛行时,这个集体势必会欣欣向荣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