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奇案》读后感.doc_第1页
《洞穴奇案》读后感.doc_第2页
《洞穴奇案》读后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洞穴奇案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上,当同学问起老师有什么推荐我们阅读的书时,洞穴奇案四个字穿过耳膜印在了我的大脑里。面对绝境的5名探险者在那样的绝望却又不缺乏希望、希望却要付出代价的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行为来拯救自己?对于如此特殊的条件,法官会做出怎么样的判决?我不得而知。于是乎两天后床头多了一本“分量十足”的书。谈起人吃人,大部分人首先联想到的是旧社会上层人民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看来大家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很深啊,估计小时候没少背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但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却是真正的人吃人案例,当法律遇上人吃人会又怎样的博弈与判决?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不过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它四人却执意坚持,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 这是美国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提出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写出了的判决意见书中收录了富勒和萨伯两人共十四个观点,借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 在拜读这本书之后,我的思绪并没有随着书本的合上而静止,读这本书确实很费劲,每个四下无人的夜我的大脑都在不停地围着一个法官与他的陈词高速运转。我感觉每个法官说的都很符合逻辑,我也有尝试着去推翻一个法官的陈词,却发现我还是太嫩。 有人可能会不禁发问:“难道法律的判决终将成为一场玩弄思维的文字游戏吗?” 我想这是不会的,法律是具有其时代性的,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主流意识,虽说主流意识并不能影响法律的判决,但总会对这个时期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这就是作者萨伯在开头就提醒我们不要对号入座的原因吧。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14本意见书代表着不同的法律学派的见解,通过这些意见书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法律哲学如何影响法官对法律与事实的解读,让我们对法律思想的多样性有大致了解。 对于法律,人们总是有两种矛盾的情绪:我们在期待法律是客观中立的同时又希望法律与司法应当代表正义,而不应拘泥于法律条文。 而在我看来,庭审的最后,法官判决被告谋杀威特莫尔的罪名成立并判处绞刑,而后又由陪审团成员和初审法官向首席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