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成长征文:我与儿子的亲密关系.doc_第1页
亲子共成长征文:我与儿子的亲密关系.doc_第2页
亲子共成长征文:我与儿子的亲密关系.doc_第3页
亲子共成长征文:我与儿子的亲密关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子共成长征文:我与儿子的亲密关系 我与儿子的亲密关系 五年级7班张子旭家长姚小静 十年前的一天清晨,当一个男婴的第一声啼哭在我耳边响起时,我与儿子就开始了这段亲密关系的旅程。一路走来竟已十个春秋,这段旅程刚开始的那段还是很顺的,孩子小,独立意识还没那么强烈,更多的时候是我牵着他的手一路走来。对他而言,只要有妈妈温暖的大手、包容的怀抱、睡前的小故事、喜欢的玩具、漂亮的蛋糕就是他的全部,他的世界是简单的、快乐的,我们的关系也是温馨的、幸福的。虽然自儿子出生后,我看过很多有关育儿方面的书籍,但那时的我考虑更多的是给予他满满的爱和做为家长应有的威信。所以幼儿时期的儿子爱我,离不开我,但也怕我,这些都曾让当时的我引以自豪,因为只有我能管住儿子。 关系的真正改变(或许准确地说是与儿子相处出现问题)是自儿子上小学以后,他不再那么听话,独立自主的意识已在不知不觉中强烈起来,面对他的改变,刚开始我有些失望、茫然、无助甚至抓狂。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了?当我用管制、严厉、甚至恐吓对待他时,我们的关系并没有变的更好,只有更差。在儿子与我的各种对抗里,我好似看到了一个幼小的自己。儿子那么像小时的自己,一样的倔强、一样的胆小、一样的不自信,正如黄维仁博士所著亲密之旅一书里所说的“原生家庭”。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有爸爸妈妈,有兄弟姐妹的这个家。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一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如今再回首去看我的儿童时期,不是说我的父母不好,只是当时的社会只有那样的教育观念和意识,即使他们都爱我,却一点都不懂我。而现在我不能再让我的儿子重现我的过去,我所要给予的一定是他希望得到的“投其所好,而非给己所要”。我更希望与儿子的关系不再是单一母子关系,还要成为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 儿子十岁了,他的需求不再是物质方面了,更大的需求是精神方面的需求与满足。首先就是肯定,然后赞赏与尊重。所以我不再事事以自己的准则来要求儿子,只要他的要求是合理的,我都一一认可并支持。即使很多时候他做错了事,我也不再用批评去试图让他改变,因为我发现越是努力批评,越让儿子陷入无法改变的绝境之中。 儿子坚持学了三年的围棋,突然有一天,他怎么都不愿去上围棋课,威逼利诱都不行,最终在近似驱赶的状态下,儿子才勉强去上课。可想而知,那天的课程他能听进去多少呢!儿子走了,独自在家的我回想到参加亲密之旅培训课程时,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惟有当一个人感受到爱的时候,他才会努力超越自己的习性,去做发自内心的有持久性的改变。当一个人感受到被欣赏、被了解、被肯定,知道他所做的努力被看到了,即使再辛苦,他都愿意为了爱献上自己最好的一切。”想到这里我不禁深深自责,我怎么能这样对待儿子呢?我要改变自己,换一种沟通方式。等儿子回到家我慎重其事的真诚地对他说:“儿子,知道妈妈一直以来有一件事特别欣赏你吗?”儿子一脸疑惑却有些欣喜望着我,“妈妈觉得你能把围棋学了三年多,现在依然继续坚持着,真的很了不起,连妈妈都没有你的这份坚持。我知道,你今天不想去上课,是不是想和哥哥玩呀!我们明天下课后去找哥哥玩好吗?”当我看到儿子眼中自信的光芒和感动的泪光时,我知道自已做对了。第二天儿子就高兴地独自去上围棋课了,在他临出门之前,我给了儿子一个深深的拥抱,并说:“儿子,你真棒!”从那天开始,我们再没有因为上围棋课而发生冲突,也从那天开始,我都会在儿子离开家门前,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我要让儿子感受到我是那么地爱他。 如今,儿子的变化是明显的,越来越自信、阳光、独立,脾气不再那么急躁,决定事情之前总是跟我商量,得到许可才会去做,真正开始成熟起来。其实这一切真正应该感谢的是我参加的心理课程讲座黄维仁博士亲密之旅情商自我成长课程培训,“亲密关系”这个围绕我们这些人世间男女老少们的恒久话题,也因为这种关系,产生了失望、纠结、无奈、痛苦,当然也有我们最想要得到的希望、快乐、满足与幸福。这是一种探索真爱、认识自我,帮助我们大家增进亲密关系、学习自我成长的课程。 儿子就是上天赐予我的最好礼物,他那样纯洁无瑕,犹如一面晶莹透亮的镜子,他身上的种种品格,其实就在告诉我自己是怎样的,感谢我的孩子,是他让我看到自身的不足,是他让我知道成为一位好妈妈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成长。所以这两年来我不断参加各种心理、语言沟通方面的课程培训及阅读书藉,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之间一个良性、智慧的沟通是那么重要,当然儿子也在我这种不断的学习中受益,他的情商指数得到不断地提高。 平常生活中我们也总会因为意见的不统一产生分岐与争执,当我还在生气的时候,儿子总会走过来,轻轻的叫声“妈妈”,或者找点别的需要我帮忙的事情以达到求和的目地,事后我们也总会约定彼此都要改正不对之处,友好相处。通过自我反省,觉察自身,发现儿子其实一直在包容我,包容我的固执、强势与自以为事。因为不断地学习,我把目光看向自己,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去更好的协调亲子关系。 所以,想让孩子快乐的成长,为人父母,再忙也要拿出时间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再累别忘了给自己的家庭教育智慧充充电。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先行,成为快乐的、智慧的、高效能的父母,给足孩子心理营养,让孩子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