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老师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方法 用好才是真好.doc_第1页
初中老师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方法 用好才是真好.doc_第2页
初中老师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方法 用好才是真好.doc_第3页
初中老师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方法 用好才是真好.doc_第4页
初中老师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方法 用好才是真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老师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方法 用好才是真好 【班主任案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虞城县贾寨镇初级中学梁凤梅 一觉醒来,地上结冰了,走出大门,打了个寒颤,才感觉到冬天真的来了。冬的寒意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节奏,日子依旧平平凡凡地过着。 这一节是八三班的思想品德课。我走进教室,习惯性地和同学们寒暄了几句,又说了一句:“只有像蜜蜂一样工作,才能像蝴蝶一样生活。”然后准备向我的“小蜜蜂们”提问上节课的重点。我扫视了一下学生,没有看到那几张我熟悉的面孔,心里想:是不是看不是班主任的课他们就随便换位了?我努力寻觅 “报告!”在教室门口,三个熟悉的声音齐声喊道。我掩饰住内心的不快,一脸关切地说:“我刚才心里正打鼓呢!我最喜欢的几位帅哥都不在,这节课上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他们几个小脸羞得通红,干跺脚,手使劲往衣兜里揣。我看他们知道错了,就让他们进了班。 在我的讲解和点拨下,整节课依旧是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求同存异”,画上快乐的句号。下课后,我刚走进办公室落座,三位帅哥就跟进来了:“老师,我们错了!”朱明代表大家向我道歉。“这节要不是你的课,我们就不来了,省得挨训!”邵文洋没有心计却是很真诚地说。 我无语,真的。那些想教训他们又想劝他们的话,想一想就觉得苍白无力,看着他们,我的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你们回去吧。” 他们走了,我的心隐隐作痛。许多关于他们的事浮现在我眼前。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邵文洋。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所有老师眼里的“学混混”邵文洋,思想品德考了96分。我也惊诧,平时并没见他用过功啊!但说实话我上课时他的确没捣过乱。评完卷后,我走到他跟前向他表示祝贺,他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低下头说:“老师,就你不批评我,我喜欢上你的课。” 八年级时一次多媒体课上,邵文洋多次举手发言,说得头头是道,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下课时,他趴在我耳边说:“老师,你的课生动活泼,我能自由发言,脑子有事干。我喜欢这感觉!” 有次在校园碰到邵文洋,看到他英俊潇洒的样子,我脱口而出:“邵文洋真帅!”他笑笑说:“老师,你成天夸我,学不好思想品德就对不起你。”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会从喜欢老师的人到喜欢老师的课,无论你有哪方面的魅力,当学生真正喜欢上你时,你就会有“子不嫌母丑”的感觉,到那时,你的关心、你的严厉,在学生眼里都会转化成爱发自内心的浓浓的爱!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都懂得其中的道理。但当我们看到那些不听话的学生时,又有几位老师嘴里能说出夸奖的话呢?这些学生的“闪光点”怎么就那么容易被老师忽略呢? 只有老师把每一位学生都看做自己的宝,设身处地看“立体的他”时,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案例点评】教育方法,用好才是真好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所杨宁远 本案例中,成绩差的淘气学生邵文洋因为思想品德课老师对他的态度比较客气和正面,因而认真学习这门课程并取得很好的成绩。老师借此佐证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绩有直接影响,说明“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样的说法,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成立的。但我们也必须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呢?有些时候,对某些学生适当地给一些压力和磨炼或许更好。 我经常听家长说起孩子的某一门功课特别差,是因为孩子不喜欢教那一门课的老师,于是就不爱学那一门课。对此,家长通常的反应是对老师有意见,希望老师改正。要知道改造老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样的诉求基本不会有结果,最后遭殃的还是学生自己。这样的问题,是否还有别的解决思路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除了去改造老师的诉求,还应该有一个诉求,就是帮助孩子改变自己的心态,教会孩子正确面对老师的问题。 首先,学习一门知识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老师。因此,无论喜欢不喜欢教课老师,自己都要认真学习这门课程。其次,要培养学生宽容的心态,学会体谅老师的难处,包容老师的缺点,甚至学会正面和老师沟通,学会给老师提意见和建议,甚至因为老师有问题反而更加认真地学好这门课。这样,孩子就能慢慢摆脱感受,学会不用自己的喜好做判断,而是用理性做判断,学会包容,学会在困难中主动成长。如果这样做,家长和学生都会因此而成长。关键问题是,很多家长自己就不宽容,不能积极主动应对问题,自然不会这样去引导孩子。 在这样的问题面前,教师的成长空间就是要学会关爱学生,不是只关爱好学生,而是好学生差学生一起爱,没有分别地爱。拥有这样爱心的教师都有博大的胸怀和慈悲的心,是真正合格的教师。 这个案例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孩子的教育方式问题。虽说我们都认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我们也经常会听人说“油盐出好菜,棍棒出好人”。有人说得更夸张:“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可是你说严格管教好吧,很多家长把孩子掐得鸡飞狗跳也没见成效;你说赏识教育好吧,有些家长把孩子夸得飞上天都不行。这样就搞得很多家长无所适从。这个本来就说不清楚的问题,加上最近“虎妈”“狼爸”成功教育故事被热炒,又一度热闹起来,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借题发挥,众说纷纭。对孩子到底是严格管教好,还是多加赏识好?这个问题仍然挂在墙上有待解决。 说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好的问题。到底是“虎妈”“狼爸”的严格磨炼教育好,还是宽容开明的赏识教育好? 这样问问题一般是没有正确答案的。为什么呢?就像一种病,你问吃哪一种药比较好。要知道病人的情况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药。原来,答案是“合适就好”。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说到这里为止而不给大家讲清楚到底什么情况该用什么药,说了也等于没说,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其实磨炼教育好还是赏识教育好,主要还是看孩子是处于被动成长阶段还是主动成长阶段。被动成长的孩子对外界条件依赖性比较强,比较感性,注重感受。他们学得好不好依赖于老师教得好不好,而且还取决于他们喜不喜欢老师。这些孩子,就需要多用赏识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实很多成年人都还一直是停留在这个阶段,精神的主动性没有发育好。而那些处于主动成长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是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他们的学习,不会受老师讲得好不好、他喜不喜欢老师的影响,他会积极主动地利用老师的帮助来学习。这样的孩子,你赏识他,他会开心;你磨炼他,他会发奋。如果你对能力弱、敏感的孩子严格要求,他们就会抵抗或受伤;如果你对积极主动的孩子一味赏识,他们也会因为缺乏磨炼而发育不全。 因此,养虫宝宝,你除了呵护别无选择。喂养雄鹰,幼小时需要呵护;到它能爬时,就要触动它行走;当它能行走时,就要引导它飞翔,到风雨中去搏击长空。 再深一层说,无论赏识教育还是磨炼教育,都有一定的要领和技巧,一定要慎用和会用。不适当地使用,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不灵光。比如赏识教育,一定要有根据,要发现真正的闪光点,要适度,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过分夸大。再说磨炼教育,应该不是出于情绪,不是简单粗暴的要求和训斥,而是提出适当严格的要求,佐以貌似粗暴的督促,让孩子一发力就能够达到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能接受磨炼教育的孩子,通常都比较优秀,心态较好,能够正确和积极地应对问题。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机会受到处罚,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管理得比较好。比如“虎妈”就说,她不能居功。她不觉得索菲亚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录取与她的教养方式有关,她觉得这百分之百是索菲亚自己努力的结果。从“虎妈”的故事看,她严格但并不粗暴,她非常用心和善于管理,更像一个严格的生命成长教练。 貌似凶悍的“狼爸”也说,打孩子不是像说的那么简单。根据他的经验,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并不容易。那什么是科学地打呢?他认为,是明家规、定尺度的家法。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错的是新错还是重犯。错了打哪里,打多少下,打的时候不能有不良的反应。打完之后要孩子表述受罚后下定的决心。 大家一定要注意,从媒体中了解到的“虎妈”“狼爸”的凶悍是有一些夸张成分的。大家通常只看到“凶悍”的表象,而没有看到这个夸张的表象后面真正精彩的实质,也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第一,他们自己很优秀,以身作则,本身就是很好的榜样。第二,他们不仅关爱和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有一些严格训练的技巧和严谨管理的方法。很多家长自己不学习,整天打麻将、约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