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赏鉴:清代名家楹联书法.doc_第1页
书法赏鉴:清代名家楹联书法.doc_第2页
书法赏鉴:清代名家楹联书法.doc_第3页
书法赏鉴:清代名家楹联书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赏鉴:清代名家楹联书法 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春节贴在门上的对子叫“春联”。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字形式,有人称它是挂起来的诗,是人类文化中的奇珍,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中国人民所撰写的楹联像海洋一样,无边无际,用途十分广泛。它像号角,激励人们前进;它像欢快的乐曲,创造喜庆气氛;它像图画,吸引人们欣赏;它也像手术刀,切割毒瘤、揭露丑恶。当然,对联还是一种高雅的游戏,具有妙不可言的娱乐功能。下面遴选的几幅清代名家对联,并非说其用途与功能,而主要是提供大家欣赏其书法艺术。均属文物,价值不菲。 图1清刘墉行书七言联 清刘墉行书七言联长93.5厘米宽21.2厘米蜡笺 行书七言联:“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眇致张皇。”是用硬笔蘸浓墨写在滑润不吸墨的金粉绘有图案的蜡笺纸上。结字具有线条粗细对比、巧拙相生的特点。初看圆拙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貌丰骨劲,味厚神藏。墨饱时笔道非常丰满肥厚,墨将尽时仍不辍笔继续行进。这种枯润生巧、粗细对比的特点所体现出的灵动节奏,正是刘墉书法的绝妙之处。精于书法的刘墉,乾隆时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合称四大家,且居之首。并与金农、郑燮等相呼应。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善书法,尤长小楷。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面目。 图2清邓石如隶书七言联 清邓石如隶书七言联长135.5厘米宽30.6厘米蜡笺 隶书七言联:“吟坛赠答追长庆,华榭壶觞继永和。”隶书结体写得很紧密,略似北魏书中斜画紧结的特色,用篆籀之笔而略带行书之意,故神彩飞动。其波挑也很有个性,隼尾处不是一味向上挑笔,而是横挑偏平,捺笔往往向下出锋,有笔断意属之势。赵之谦评价邓石如曰:“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以隶书为第一。”安徽博物院藏有邓石如十幅隶书诗屏,他的学生包世臣称“是顽翁绝笔也。”邓石如学汉碑而不为之所囿,借古开今,敢于创新,故风标独立。 邓石如(1743-1805年),原名琰,又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县人。书印兼擅,开宗立派,为清代碑学巨擘。 图3清毕沅篆书八言联 清毕沅篆书八言联长198厘米宽28厘米纸本 篆书八言联:“岺回山幽流云夹道,祠兴本报景福来廷。”上下联两侧用行草分别题云:“乾隆五十八年癸丑长至,余幕友邓生石如归皖,言其族人新构祠堂,乞余联以为颂祷之辞,意甚嘉之。适抚汉三公山碑,爱其古朴淳厚,有似邓生,则其族可知。三公,尊爵也。因辑此碑字,以为邓氏后来之兆。镇洋秋帆毕沅题。”该联其字受秦李斯峄山碑及唐李阳冰篆法影响,参入石鼓文笔意。通篇以隶笔作篆,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表现出微方的特色,雄强稳健。大字篆书联与小字行书款,古朴秀逸,相得益彰。 毕沅(1730-1797年),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生平最爱礼贤下士,曾经曹文植介绍延请邓石如到节署作幕宾三年之久,二人结成深厚友谊。当邓石如告归时,毕沅特制铁砚相赠,砚背还铸有“笈游道人”四字,“邓一生宝爱之”,后来邓石如将自己书斋取名为“铁砚山房”。 图4清伊秉绶隶书十一言联 清伊秉绶隶书十一言联长162厘米宽26厘米宫廷绘库绢 隶书十一言联:“海阔天空容得间曹充吏隐,水流云在好从寂境悟禅机。”在用笔上,笔势稳健,笔画平直;在结体上,四边充实,字形方正;在布白上,分布均匀,外周余地很少,显得严肃庄重而又大方。字体较大,雄伟壮观,使人心胸广阔。行书小字落款与端庄隶书大字相衬托,静中有动,神逸奇纵。评家赞曰:“墨沉笔实,劲秀古媚,独创一家。”伊秉绶隶书,在清代书坛上大放异彩,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伊秉绶(1754-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宁化人。乾隆进士,官至扬州知府,擅长书画、篆刻、诗文,以隶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图5清何绍基行楷八言联 清何绍基行楷八言联长206.3厘米宽38.3厘米腊笺 此幅行楷八言联:“玉堂宝书茶烟禅榻,墨池云篆天风海涛。”作者用异于常人的、如老猿抱树般回腕高悬法写出。若开劲弩,通身力到,极锥沙蚀木之妙,浓于金石气味。中锋用笔,于行草笔势掺入篆隶笔意,体方势圆,古拙沉雄,柔中带刚,精气内涵。何绍基书法自秦汉篆籀,至南北碑,皆心摹手追,自成一家,风标独立。其“执笔用回腕法,为书林别调”,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一个生命力很强的流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