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发展新动向:禅商.doc_第1页
企业文化发展新动向:禅商.doc_第2页
企业文化发展新动向:禅商.doc_第3页
企业文化发展新动向:禅商.doc_第4页
企业文化发展新动向:禅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文化发展新动向:禅商 禅商是当代企业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新动向,它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赚钱动机与生存智慧、差别智与根本智、张扬个性与破除我执。禅商是继儒商之后中国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再斟酌和再选择。这种悟心灵之源,体万物之道的文化觉悟有助于当代经济生活的品质沉淀和商道智慧的逐步成型。 在这个多元主义时代,对文化资源的选择也是自主的和多元的,不能说禅商比儒商好,但是一定有某种不同,从儒商到禅商的新变也反映了某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显示了中国商人的一种值得称道的文化悟性。我们所感兴趣的是:禅与商究竟有何关联?在这种关联中会涉及到一些什么问题?其实在国内,商道问题也是近年来企业界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所谓商道,究其实是如何将中华传统儒、释、道文化变现为当代企业文化资源的问题,在信息经济或文化经济时代,知本、知道、知心已成为看得见的趋势,而对道的理解实际上也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自觉选择,这种现代化的道,究竟是究于人际以德配天,还是追问生命直入空茫?或者是人天和谐顺应自然? 究竟什么是禅商?禅商与儒商到底有什么分别? 这种区别大约就是儒、禅之道的不同。儒商究于人际伦常,是此世的超越和忧乐天下的胸怀,而禅商要悟心灵之源,体万物之道,注重的是空灵无住的慧心妙用,在个体灵魂、智慧照用、生命本相这个层面上强调得更多,超越得更彻底。儒、禅虽同是负抱天下的普世主义,二者在生存论意义上的感悟却深浅有别。相比之下,儒的伦理教化、由人伦及天道的此世主义有它的局限性。近年来对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反思就是一个明证,除了商业抱负和政治上的如鱼得水,现代商人更需要穷究生命本相,寻求智慧根基,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和驾驭今天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把握自己而不致迷失。 一般商人以赚钱为目的,禅商的商业活动只是悟心灵之源,体万物之道的方便,是探索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不以赚钱为终极目的,亦不受外在道德理想的驱使。 解开这个结的关键是对心的理解。上海有位学者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见解:新时代就是心时代,新生活就是心生活,新经济就是心经济。佛学是心学,禅宗是心宗,佛经是心经。所有的发展也只是为心灵的回归所作的铺垫。这种境界当然不是一般商人能达到的,它需要觉悟和一定程度的财富积累。比如对财富的看法,可以因觉悟而自觉地改变,也可以因积累和投入的扩大而不自觉地改变。海尔总裁张瑞敏推崇觉悟,他的看法是: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广东商人也有一句口头禅:赚十万是自己的;赚一百万是家庭的;赚一千万是社会的。一己之私的赚钱目的渐渐淡化,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境界上不来就会变成数字游戏,而回归根本智才能体现生存智慧。这种大私无私的现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尔?盖茨最高身价曾达1千亿美元,但他声称只为三个孩子留下几百万美元,其余全部用于慈善事业。用他的话说:我不过是财富的暂时看管人。在新经济时代,财是守不住的,是液体的、流动的,任何个人、家庭、民族都不可能把财富圈死,没有人是财富的终点。用禅者的话讲,叫作取之于空,还之于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在禅者看来,经商是赚取财富的活动,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生存本相,是一种智慧活动而非智慧本身,经商不能着相,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经商又无非是真如缘起的大用,是利益众生造福社会的大行大愿,是用自己的智慧、福报、事业、财富大公于世。商本身是私,而没有对私的保护就不能有效地增长财富、行于大公。所以商人不经商就不能见禅,此谓真俗不二、禅商不二,禅是商的真源,商乃禅的妙用,惟有行此中道,才能不落二边、契入究竟。因此,经于商而不着于相,行于功利而又超于功利,这才是禅者的本色。 现代商业活动崇尚的是理性精神,每一项制度设计、每一种经营活动都需要科学地决策、合理地安排。经商是一种精明人所从事的讲求理性法则的智慧活动,是一种差别智,在这种条分缕析的理性精神的催生下,各式各样的管理理论、管理词汇也空前地繁荣起来:企业战略、名牌战略、CIS策划、营销企划、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公关战略与策略、MBA教程、六西格玛、ERP、CRM、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OEM、MBO、股票期权、品牌管理、员工满意度.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的泡沫化倾向也是不言自明的。而高度理性化的另一面又是以某种激情偏执作为补充,现代营销的魔鬼训练和成功学的一些潜能激发就带有某种偏执成分。似乎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人着起魔来,有股疯劲,真有一种潜能被激发出来的感觉。这是增长人性中无明渴望的妄业的方法,使人大脑处于兴奋、激动、贪着、竞争的一种颠倒状态,这样会导致人类社会失去宁静、自然、平和、正直、无求、喜舍、利乐的精神,更会在极端情况下产生不择手段地谋取财物与建树业绩,一切的罪恶均由此而引发,使人类在发展财富的同时,丧失了生命的根本原则,远离了觉性家园的空乐与清净。没有根本智的觉照,没有大本大源的显现,不能将商家的行为提升为道的高度,那么这些差别智就会演变成一场无休止的精神混战,经济发展也会偏离人性的轨道,比如泡沫经济、片面追求产值、短期行为、经济增长中的文化瓶颈、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假冒伪劣等等。 从经营战略的角度看,企业家选择项目、谋划大局尤其需要开放心灵、提升悟性。企业家不是一般的商人和经理,他不能凭借发生过的案例来推理,而是要处理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新情况,他对项目的悟性总是发生在具体论证之前,其风险和不确定性甚至不可以用概率分布来描述。所以有人说项目是嗅出来的,是企业家的原创。潘石屹也有一些怪诞的举止,比如他写投诉潘石屹,批判现代城的书,拿自己做的项目开骂,虽有广告炒作之意,却也不失开放自我、超越是非和恢复真诚批评的宽容。其实,世界上任何不可思议的创意都应该有一个平常心的底蕴,只有在无的空茫中,在大定现前、止水于心的清灵中,才会生出天马行空的自由和无奇不有的见地,才能空纳万境,火中生莲,权变随机。这就是不着相的智慧,就是根本智的开发。 现代企业家具个性风采,有推行自己的价值观的能量和魄力。禅的宗旨同样也是看重自性,主张自家宝藏、即心是佛,但这个自性虽是自家的,却又不是自我封闭的一己之心,而是超越小我的大我之心。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既有的、不变的我,一切都是流动的、缘起缘灭的,唯无我无法、无心无念,方有心灵的敞开。禅宗主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要帮助人们洞见这个虚化流动的世界本相,以无心为心,以无我为我,这就是般若的智慧。否则头上安头,被一个我字束住了手脚,就会落入无明与偏执。 这种人无我、法无我的境界与商人的事业和个性并无根本冲突。因为无心成全的是一心,是世界本相的当下呈现,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这种境界会使人更敬业、更专一,更能体会一沙一花的灵妙之境;而无我就是大我,是做大事的开放性人格,开放个性不等于消除个性,而是对自我的展开和超越。这种开放的个性是无需张扬的,有一种埋头做事的、低调的风格:我所接触的禅,更像新经济时代的网络精神,更注重的是平等、自然而然的东西,你有什么样的事你就说什么事,表达什么。整个风格,无论是管理风格还是说话还是建房子都注重不要张扬。如果是张扬,显示自己的力量、显示自己的聪明,就和禅背道而驰了,这是禅宗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真正开放的,就不需要向外张扬什么,因为没有外。也不存在拥有智慧,而是直接就在其中,前提是去我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