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记贾汪区青山泉中学教师杨雪松支教事迹.doc_第1页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记贾汪区青山泉中学教师杨雪松支教事迹.doc_第2页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记贾汪区青山泉中学教师杨雪松支教事迹.doc_第3页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记贾汪区青山泉中学教师杨雪松支教事迹.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记贾汪区青山泉中学教师杨雪松支教事迹 他热爱教育,听从召唤,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关爱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以致于他教过的每届学生都对他心存感激;他热心公益、献血、做志愿者,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亲人、同事和学生中的许多人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大军;他捐助过近百位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可他却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做的只是一些小事,现在很多人都在做,而且比我做的更好。”的确,在他的身上没有发生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这些,综合到一个人身上,又有那么一些不平凡!他就是xx年获得“第二届感动徐州教育人物”称号的贾汪区青山泉中学教师杨雪松。 xx年9月,任教于青山泉中学的杨雪松听说新集中学缺少中学数学老师的消息后,主动请缨到该校支教。 自踏进新集中学校园的那一刻起,杨雪松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每周12节数学课,另加8节晚自习,杨雪松从未叫苦叫累,他主动与新集中学的教师一起研讨新的课改模式,还被区教研室选中在江庄中学上了区级示范课。为弥补农村孩子学习资料的不足,他自己购买了4份辅导用书,从中精选习题,反复研究,和他坐对桌的同事开玩笑说,“你怎么天天都把自己困在题海里呀!”杨雪松听后淡淡一笑,并未表态,其实他暗下决心要坚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 临近中考的紧要关头,九(1)班的班主任赵老师病倒了,面对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杨雪松主动站了出来,担任了该班的临时班主任,与孩子们携手冲刺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杨雪松老师身上处处传递着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有亲和力,基本功扎实,教学成绩突出”新集中学校长李克杰作出这样的评价。 杨雪松也对自己的支教工作进行了总结:“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一年的支教生活让我明白自己未来从教的方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有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但热爱学生不简单,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容易。杨雪松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为他的学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据杨雪松介绍,自1997年参加工作,他已记不清有多少次送学生去医院,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守护在学生的病床前。紫庄镇的学生张某,毕业已经6年,现在谈起杨雪松老师仍然充满感激。他说那天早上和杨雪松老师一起打扫五楼走廊时,腹中传来阵阵剧痛,看到自己疼得手捂胸口,满头大汗,杨雪松老师在第一时间联系好车辆和家人后,立即背起自己下楼。自己的个头已接近杨老师,背下五楼谈何容易?下到三楼半,杨老师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自己肚子再疼,也于心不忍啊!于是多次要求下己走,可杨老师说什么也不愿意。最后一层楼,杨老师几乎是每下两个台阶就要歇一歇经医生检查,是急性阑尾炎,办好住院手续,打上点滴后,自己的家人终于赶到了。母亲后来给校长说,进这样的全封闭学校刚开始是有顾虑的,可孩子回家说,杨雪松老师比父亲还要细心。经过这件事,我彻底放心了。后来张某给杨雪松老师的毕业留言中写道:“初中三年,永远不能忘记的是您宽阔的背,给我们遮风挡雨,您的爱,可以温暖我们一生” 杨雪松背过的学生不止张某一个,留给青山泉狄某最深的记忆,是杨老师在她的病床前守护了一夜江庄镇的李某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文字:“老杨,很高兴在初中最关键的阶段遇到你,你就像父亲一样,给我鼓励和支持,真的很感谢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孩子们私下里都喊他老杨,他们说,老杨在的时候不觉得什么,有时候他去学习、听课什么的,感觉一天都像少了些什么 杨雪松是一个热心公益但又低调内敛的人,从xx年至今他每半年都要去徐州血站献全血一次,每个月都要去献一次血小板,用来帮助病人大手术的快速止血。 任何超凡的行为背后,往往有着一个并不超常的理由。杨雪松却说自己献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如果非要找一条的话,就是献血宣传中的一条促使他下定决心:献血800以下的,自己可以三倍无偿用血,父母、配偶、子女可以等量的用血;献血800以上的,自己可以终身用血。本身是带着为自己为父母储存健康的自私想法去献了第一次血,没想到这一献就坚持了十年。 十年中,他共献了63次血,其中3800全血,105份血小板(血小板有血液中的“黄金”之称,它可以挽救许多血液病患者,以及癌症化疗病人,颅底出血等重症慢性病患者。一个二人份的血小板往往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十年中,他的献血证积累到了21本,也拿到了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颁发的无偿献血先进个人金奖、银奖。他在xx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随时等待为配型成功的白血病人无偿捐献骨髓。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弟弟、同事、学生中,也有许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妻子张丽静献血总量达到铜奖的标准、同事王贺已经获得金奖、学生吴丽梅等把献血作为自己18岁的成人礼。同时,他还加入了徐州无偿献血志愿者,为无偿献血的宣传尽自己的一份力。曾几何时,网上疯传献血怎么、怎么有害,医生自己怎么不去献血等等谣传。这时,不太爱言语的他总要和别人理论两句,现身说法,徐州血站的医生和护士也是定期献血的。特别是郭美美事件发生后,人们对红十字会、血站等慈善机构的信心跌到了谷底。他仍然没有放弃,他说,一旦大家都不去献血,受伤害的不是红十字会,而是那些等待用血的人。 生活中,杨雪松又是一个热爱运动、阳光向上的人,随着自行车运动的兴起,他加入了骑行的队伍,成为贾汪捷安特单车俱乐部的一名成员。 在骑行中杨雪松认识了各行各业的朋友,开阔了眼界,更开阔了心胸,大家决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xx年9月的一天,杨雪松提议去汴塘镇马头山骑行的时候,顺便到北吕村看望一下孤寡老人,立即得到了许多骑友的支持。虽然这次集体活动,捐款的数额很小,每人仅几十块钱,但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意义非凡。在这以后,每当面对一些赤贫家庭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变得慷慨!这次活动让杨雪松坚信:当心与心汇集到一块儿的时候,小善终会成大德!就这样,活动坚持了下来,到耿集看望百岁老人,到贾汪城区看望白血病孩子,到汴塘北元幼儿园看望留守儿童遇到特别困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